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志超

作品数:19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镇江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细胞
  • 11篇树突
  • 11篇树突状
  • 11篇树突状细胞
  • 8篇单克隆
  • 8篇克隆
  • 7篇单克隆抗体
  • 7篇抗体
  • 4篇免疫
  • 3篇单抗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3篇雷公藤
  • 3篇雷公藤多甙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移植排斥
  • 2篇移植排斥反应
  • 2篇生物学
  • 2篇提呈

机构

  • 19篇镇江医学院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岐阜大学

作者

  • 19篇潘志超
  • 18篇许化溪
  • 15篇刘恭植
  • 11篇王胜军
  • 10篇严俊
  • 8篇李良菊
  • 7篇邵启祥
  • 3篇曹友清
  • 3篇王卉放
  • 2篇张锦堃
  • 2篇许嘉弟
  • 2篇傅翠梅
  • 2篇杨宁
  • 2篇付翠梅
  • 1篇夏圣
  • 1篇张悦
  • 1篇柴顺根
  • 1篇马斌
  • 1篇黄锡全
  • 1篇臧磊

传媒

  • 6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上海免疫学杂...
  • 3篇镇江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单克隆抗体通...
  • 1篇医学检验教育

年份

  • 2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5篇1994
  • 3篇199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胆红素对小鼠T细胞增殖和产生IL-2的影响
1994年
观察小鼠应用胆红素后其脾脏T细胞对ConA刺激的增殖能力和产生IL-2的水平。结果表明,服用一定剂量的胆红素均能增强T细胞增殖(P<0.01)和促进IL-2的产生(P<0.01),IL-2产生随着胆红素剂量增加而升高。这说明胆红素在免疫应答中可能亦具有调节作用。
王卉放钱晖赵燕汤文琴许化溪严俊王胜军潘志超
关键词:胆红素T细胞增殖白细胞介素2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5
1997年
应用细胞分层剂密度梯度离心辅以细胞贴壁和花环沉降法,分离和纯化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通过Et花环形成细胞测定、荧光染色镜检和FACS分析表明,分离的细胞纯度可达40%~60%,残留的其他细胞多为NK细胞、单核细胞和T细胞。FACS分析还显示:所分离的细胞表面MHCⅡ类抗原的阳性率达97.34%;扫描电镜观察可见独特的细胞形态。将此类细胞加入体外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体系则呈现明显促进作用。提示:分离的细胞形态与功能均与树突状细胞相符。
许化溪王胜军严俊潘志超夏圣刘恭植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外周血
人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作用被引量:4
1999年
研究树突状细胞与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我们制备出4株人树突状细胞(huDC)单克隆抗体(单抗),并对其特异性及其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纯系BALB/C小鼠,8周龄,雌性,由江苏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许化溪王胜军潘志超严俊臧磊马斌邵启祥李娜刘恭植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生物学
雷公藤多甙与WZD_3联合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1996年
SD 大鼠尾静脉注射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WZD_3)和 la 单克隆抗体。同时经灌胃施用雷公藤多甙(T_1,33mg/kg),观察其外周血或脾淋巴细胞对 ConA 刺激的增殖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及溶血素产生的水平。结果表明,单独注射的两种单抗皆可明显抑制 T 细胞应答和减少 B 细胞分泌溶血素的水平(P<0.01或 P<0.05),当 WZD_3与 TⅡ减半量联合应用时,其对 MLR 仍表现抑制作用(P<0.01),但不影响 T 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溶血素的产生(P>0.05),这一作用可能与对 MHC 基因产物特异性耐受的诱导相关。
许化溪潘志超王胜军严俊刘恭植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雷公藤多甙免疫耐受
OT致小鼠DTH模型及雷公藤多甙抑制效应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以局部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为指标,比较了旧结核菌素(OT)和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在成模前给小鼠连续9~15d灌喂30mg/kg的雷公藤多甙(TⅡ),以观察该药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0.25U的OT2次注射后能明显导致小鼠的DTH;TⅡ应用后可有效地减轻第2次OT注射局部血管的通透性,降低DTH的发生率。通过树突状细胞(DC)过继后对DTH的影响、TⅡ对DC作用的研究及模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清TNF、NO水平的检测,对DTH的发生和TⅡ抑制DTH的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许化溪李良菊王卉放曹友清王胜军潘志超刘恭植
关键词:迟发型超敏反应雷公藤多甙
大鼠树突状细胞单抗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将分泌抗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接种BALb/c小鼠腹腔,取腹水用正辛酸沉淀法纯化得到单克隆抗体WZD3.应用该单抗阻断试验,探讨WZD3对树突状细胞参与的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树突状细胞在两种反应系统中的作用受到明显抑制,其抑制程度随WZD3稀释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中的最大抑制率达96.4%。
潘志超许化溪刘恭植严俊邵启祥李良菊王胜军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在迟发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6年
在应用旧结核菌素和福氏不完全佐剂混合物诱导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同时,皮下注射新鲜分离的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以观察该细胞在迟发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树突状细胞注射组超敏反应局部(耳廓)的血管通透性和ConA刺激的T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强于各对照组(P<0.01),而相应抗体的产生水平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病理切片观察,于发生超敏反应的局部可见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尤以树突状细胞注射组为著。提示该细胞作为一种抗原递呈细胞,确实能增强迟发型超敏反应。
李良菊许化溪曹友清潘志超王胜军刘恭植
关键词:迟发型超敏反应树突状细胞小鼠
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活化T细胞的机制研究被引量:2
1995年
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活化T细胞的机制研究严俊,许化溪,邵启祥,潘志超,付翠梅,刘恭植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s)是一种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重要的作用,关于DCs抗原提呈活化T细胞的机制现在尚不清楚。Steinman ̄[...
严俊许化溪邵启祥潘志超付翠梅刘恭植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抗原T淋巴细胞
大鼠DC单抗应用于移植排斥反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1994年
应用WZD_(1-5)细胞株分泌的抗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作微量细胞毒性试验,考察其对大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特异性杀伤作用;并采用WZD_1单克隆抗体连续给大鼠体内注射,然后作用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后观察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结果表明WZD_(1-5)单抗对大鼠DC呈现较高的特异性杀伤活性,杀伤率在69.3%~75.3%,WZD_1单抗能有效地延长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平均存活时间为16.6d(对照组平均为4.6d.p<0.001)。
邵启祥许化溪刘恭植李良菊严俊潘志超傅翠梅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移植排斥
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防治同种胰岛细胞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1997年
用链脲霉素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成模后7天内连续静脉注射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WZDs)或隔日腹腔注射新鲜分离的大鼠树突状细胞(DC)3×15^5--2×10^6个,或用WZDs在补体存在的条件下体外预处理处理待移植的胰岛细胞,观察DC对移植胰岛细胞存活时间的影响和WZDs抗排斥反应的作用,通过检测受体大鼠血糖、尿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显示直接注射WZDs和接受经WZDs预处理胰岛细胞的受体。
许化溪王卉放王胜军潘志超刘恭植
关键词:胰岛移植排斥反应免疫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