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新发
- 作品数:13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内镜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巨大腺瘤体会
- 目的探讨内窥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在垂体巨大腺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30°神经内窥镜下对经MRI确诊的5例垂体巨大腺瘤患者,在内窥镜电视监视下经单鼻腔-蝶窦入路,打开蝶窦前壁,暴露鞍底切除垂体巨大腺瘤,术后神经内窥镜下鞍底...
- 马跃辉潘新发叶红星孙天孚黄凯源
- 前床突硬膜内切除术在颅底外科中的应用体会
- 前床突切除术是颅底及脑血管外科中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临床重要意义在于能充分显露近端颈内动脉、视神经、蝶鞍和中央颅底。目前前床突切除术有开颅硬膜外或硬膜内以及内镜经鼻三种手术入路。硬膜内前床突切除术能根据有适应症的病变,量体...
- 叶红星郑秀珏马跃辉肖锋潘新发孙天孚黄凯源詹仁雅
- 小胶质细胞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3年
- 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可在脑出血后即刻出现并长期维持,其主要表现为脑水肿和神经元死亡(坏死或凋亡)。近年来,炎症反应在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其很有可能在继发性脑损伤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布广泛,是脑内固有的免疫效应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支持、营养、保护和修复等重要作用。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被激活,发挥巨噬细胞的吞噬效应,并通过产生神经性分子和神经营养因子发挥双重作用。本文就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双重作用,小胶质细胞的功能干预及分子影像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潘新发万曙
- 关键词:小胶质细胞脑出血继发性脑损伤分子影像
- 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减轻作用及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和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的变化,初步探讨高压氧预处理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的机制。
方法:应用立体定向仪固定大鼠,将自体新鲜动脉血100μL注入大鼠右侧基底节区制备脑出血实...
- 潘新发
- 关键词:脑出血脑水肿炎症反应高压氧疗法
- 文献传递
- 青年高血压脑出血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对比分析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是否存在年龄相关性临床差异。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治25例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年龄<45岁),按1:3的配比系数随...
- 詹仁雅万曙潘新发
- 文献传递
- 全程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附手术录像)
- <正>目的分享全程神经内镜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全程神经内镜下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颞叶直切口或颞叶马蹄形切口,在颞中回皮层造瘘穿刺血肿腔成功后固定扩...
- 马跃辉潘新发
- 文献传递
- 脑脊液鼻漏内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脑脊液鼻漏内引流装置,包括外导管,内有一沿轴线设置的引导通道;导流杆,适配穿设于外导管内,导流杆的前端内侧沿轴线开设有导流通道,导流杆的杆壁上开设有与导流通道连通的导流口;条形气囊,贴固于外导管的外壁...
- 潘新发沈建李刚磊肖峰周丽慧
- 心脏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重症监护治疗与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4年
- 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及麻醉监测手段的发展,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心脏手术病死率不断下降,手术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但术后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仍是影响患者手术效果,威胁患者安全的重要并发症之一[1-3]。这些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降低生活质量并使病死率大幅增加。
- 潘新发赵希坤万曙詹仁雅
-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心脏术后监护治疗重症体外循环技术麻醉监测
- 微创脊柱神经外科的开窗之术: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
- 目的初步分享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神经外科开展微创脊柱外科工作的想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初期开展经皮椎板间入路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MRI确定椎间盘突出节段及突出...
- 马跃辉潘新发
-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内窥镜
- 文献传递
- 一例无创评估与有创评估定侧矛盾的难治性颞叶癫痫
- 目前认为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电图、发作期脑电图、症状学、PET、磁共振、神经心理等结果越趋向于一致,手术效果越好。然而,临床上脑电图异常、颞叶PET的低代谢、磁共振结果是基于双侧对比,可能存在与颅内记录结果不一...
- 吴登唱马跃辉张建芳胡静陈钟琴计彩红潘新发徐庆生周佳佳王康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