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莹莹
- 作品数:28 被引量:177H指数:8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新苗人才计划)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内质网分子伴侣PDI和BIP在压疮深部组织损伤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 目的 分析压疮深部组织损伤中内质网分子伴侣PDI和BIP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探讨其在压疮损伤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建立压疮深部组织损伤的动物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8只,即对照组(...
- 崔飞飞姜丽萍潘莹莹代彦丽张龙
- 应用Braden量表联合近红外光谱仪评估ICU患者压疮发生的研究被引量:54
- 2014年
- 目的探讨局部持续受压对组织血供的影响,评估患者压疮风险,为压疮早期监测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ICU住院患者117例,应用近红外光谱仪监测患者骶尾部组织氧饱和度,Braden量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和受试者工具特性曲线(ROC)评价近红外光谱仪对压疮的预测效果。结果有压疮者Braden评分为(12.23±1.67)分,未发生者为(13.14±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ICU住院时间的延长,骶尾部组织氧饱和度(rSO2)持续下降。Braden评分评为中、高度压疮危险组,患者局部rSO2测量显著低于轻度压疮危险组;ROC曲线下面积显示,局部组织rSO2参数对压疮判断优于Braden量表评分,两者结合可提高压疮早期判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论应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Braden量表评估有利于临床早期压疮的监测。
- 姜丽萍张龙陈丽莉潘莹莹崔飞飞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压疮近红外光谱
- 一种疼痛红外热成像评估仪及其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疼痛红外热成像评估仪及其方法,属于疼痛红外热成像评估技术领域,包括检测箱,所述检测箱的内部设置检测腔,检测腔内设置有衣物存放装置,检测腔内部设置有指导装置,所述检测箱的侧端设置进口,进口处安装有用于封闭的...
- 黄盼蔡福满江小琼潘莹莹董宁周敏林璐璐钱洁宇
- 文献传递
- 大鼠骨骼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实验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构建体外压疮深部组织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为进一步在细胞层面探讨压疮深部组织损伤机制建立基础。方法将对数生长期大鼠骨骼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及5个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培养,5个实验组分别采用50、100、150、200、250μmol/L过氧化氢处理1~4h后分别检测四氮甲基唑蓝(MTT)、乳酸脱氧酶(LDH)指标并观察骨骼肌细胞Hoechst染色及形态学变化。结果对照组1~4h细胞存活100%,MTT、LDH指标及组织形态无明显变化。5个实验组2h时除50μmol/L组外,均呈现明显损伤变化;至4h,大鼠骨骼肌细胞存活率为20%~75%;显微镜下观察大鼠骨骼肌细胞随氧化应激程度加重而缩收,细胞间隙增大;Hoechst细胞荧光染色显示1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4h已有较多肌细胞趋向凋亡;细胞LDH释放率约为对照组的1.5倍。结论大鼠骨骼肌细胞随氧化应激程度加重,趋向凋亡;经100μmol/L过氧化氢作用4h的骨骼肌细胞可作为研究压疮深部组织细胞氧化应激的体外模型。
- 毛挺挺王晓慧谢浩煌潘莹莹姜丽萍
- 关键词:骨骼肌成肌细胞压疮过氧化氢氧化应激细胞模型
- 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在压疮局部缺血性损伤不同时间点的表达
- 崔飞飞潘莹莹张龙谢浩煌时洪雪肖健姜丽萍
- 文献传递
- 一种红外线智能烤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外线智能烤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有支撑立柱,底座的下表面四个角均安装有万向轮,支撑立柱的顶部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的一侧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上安装有微电脑控制器,调节机构的顶部活动安装有红外...
- 蔡福满潘莹莹王丽娇江小琼黄盼王雨欣杨宇帆林璐璐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伤口智能评估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伤口智能评估方法,包括有基于不规则面积计算方法,测量伤口热图像面积;基于热图像特征和渗出量之间的关系,建立渗出量图像模型;基于伤口类型不同所引起的热辐射不同,建立红外热成图像模型;基于...
- 蔡福满江小琼王昱林璐璐潘莹莹黄盼钱洁宇王雨欣周敏杨宇帆董宁
- 压疮深部组织损伤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构建大鼠深部组织损伤模型,观察和评价该模型的病理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1个正常组和4个实验组,利用磁片循环压迫的方法,对4个实验组大鼠建立压疮深部组织损伤的动物模型,并从整体、组织和生化3个层次对压疮深部组织溃疡进行观察。结果正常组皮肤及肌肉组织肉眼及镜下观察结构完整;实验组受压组织初期出现轻度凹陷、水肿,但表面皮肤尚完整,随着时间延长,至第7天起逐渐出现少许破溃现象;进一步的病理切片观察显示皮肤、皮下、肌肉组织全层受损,各组均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复层鳞状上皮变薄,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层次欠佳,肌纤维广泛变性,横纹结构逐渐消失;镜下观察受压早期,第0天肌肉组织即已受损,且据第14天组的观察发现肌肉组织后期修复较皮肤缓慢;Tunel染色检测皮肤及肌肉组织凋亡情况,各实验组(第0、4、7、14天)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利用磁片循环压迫的方法构建的压疮深部组织损伤动物模型具有组织坏死、炎症细胞聚集、细胞凋亡等特征,其病理变化符合压疮临床病理特点,且成模时间短,可控性强,是一种理想的用于研究压疮机制的动物模型。
- 谢浩煌潘莹莹王晓慧毛挺挺姜丽萍
- 关键词:压疮缺血再灌注
- 内质网应激在压疮深部组织损伤作用的机制研究
-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大鼠压疮深部组织损伤模型的构建 目的:建立压疮深部组织损伤(DTI)大鼠模型,为压疮发生机制的探讨构建模型基础。 方法: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后者按照处死不同...
- 潘莹莹
- 关键词:压疮内质网应激细胞凋亡动物模型
- 文献传递
- 不同居住方式对失能空巢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2年
- [目的]分析不同居住方式对失能空巢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为健全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温州市143位失能空巢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独居组、夫妻同住组、机构养老组3组失能老年人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客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利用度评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夫妻同住组得分最高,机构养老组得分最低。[结论]通过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社会支持服务网络,强化家庭照顾功能和弘扬传统孝道文化精神,以提高失能空巢老年人生活质量。
- 朱晓慧余昌妹杨晔琴潘莹莹黄蓉
- 关键词:失能空巢老年人居住方式社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