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冠勇

作品数:6 被引量:47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省荣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新入院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增高
  • 1篇血常规
  • 1篇医院临床
  • 1篇增生
  • 1篇诊疗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增生
  • 1篇入院
  • 1篇腺癌
  • 1篇协作管理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法
  • 1篇末梢
  • 1篇末梢血
  • 1篇精神分裂症
  • 1篇精神分裂症患...

机构

  • 6篇河北省荣军医...

作者

  • 6篇焦冠勇
  • 2篇刘小东
  • 2篇冯实
  • 2篇崔会欣
  • 2篇刘敬文
  • 2篇王微微
  • 1篇李砚峰
  • 1篇茹保健
  • 1篇赵慧
  • 1篇王微

传媒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谈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临床检验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2022年
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在提高,对于医疗以及护理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预防等和临床检验有着直接联系,检验结果对于临床的诊断有积极作用,很多检验数据直接就是诊断的依据,所以加强医院检验质量管理,提高检验质量水平,这成为医院管理的重点。
刘敬文焦冠勇冯实赵曾翔
PSA测定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对PSA测定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5例,乳腺增生患者83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对研究对象的血清PSA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测定结果。结果乳腺癌组PSA水平最高,与乳腺增生、健康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中均存在一定水平的PSA表达,并且会由于乳腺疾病的恶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这对临床乳腺癌诊断以及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刘小东崔会欣焦冠勇王微微李砚峰
关键词:PSA乳腺癌乳腺增生化学发光免疫法
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0年
刘敬文茹保健王微焦冠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肌酶增高新入院CKMB
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被引量:41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各45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人员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小板等检查项目。结果静脉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24±3.16)×109/L;RBC:(3.34±0.98)×1012/L;HCT:(42.35±20.46)%;HGB:(115.75±15.76)g/L;MCHC:(319.78±28.79)g/L;PLT:(228.75±84.78)×109/L。末梢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86±3.18)×109/L;RBC:(3.86±0.87)×1012/L;HCT:(31.46±21.48)%;HGB:(101.56±16.48)g/L;MCHC:(322.43±28.94)g/L;PLT:(213.48±81.46)×109/L。两组患者的MCHC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RBC、HCT、HGB、PLT的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应用静脉血代替末梢血可以有效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刘小东崔会欣焦冠勇赵慧
关键词:血常规静脉血末梢血
浅谈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的有效协作在诊疗工作中的意义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珯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辅助科室,它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正凭借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及科学严谨...
焦冠勇
关键词:协作管理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2012年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56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56例正常人将其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从胆碱酯酶(CHE)、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凝血功能和血小板(PLT)计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GGT、TBA含量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时间延长,PLT计数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HE、FIB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可有效的评估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损害程度以及预后,较为全面的掌握患者疾病的发展趋势,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王微微冯实焦冠勇
关键词:肝硬化肝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