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华

作品数:59 被引量:255H指数:9
供职机构:廉江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慢性
  • 14篇肝炎
  • 12篇疗效
  • 11篇乙型
  • 11篇乙型肝炎
  • 11篇慢性乙型
  • 11篇慢性乙型肝炎
  • 9篇细胞
  • 8篇注射
  • 8篇纤维化
  • 8篇肝纤维化
  • 7篇丹红
  • 7篇丹红注射液
  • 6篇蛋白
  • 6篇血清
  • 6篇急性
  • 5篇中医
  • 5篇胶囊
  • 4篇性关节炎
  • 4篇炎症

机构

  • 38篇廉江市人民医...
  • 18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深圳养和医疗...
  • 4篇北京市中医研...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57篇王华
  • 15篇杨柳明
  • 14篇黄玲
  • 11篇赵延龙
  • 10篇曾令兰
  • 9篇陈平
  • 8篇李淑莉
  • 6篇贺永文
  • 5篇徐克成
  • 5篇吴志荣
  • 5篇潘延凤
  • 4篇危北海
  • 4篇孔天翰
  • 3篇王金
  • 3篇郭春霞
  • 3篇陈杜芳
  • 3篇张万岱
  • 3篇陈莎燕
  • 2篇林振
  • 2篇石贵明

传媒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3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河南医科大学...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国医学文摘...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医药导报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中医药杂...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2
  • 2篇2001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100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给予基础治疗+中药汤剂+苦碟子注射液+中药泡洗+综合康复方案,对照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胞二磷胆碱注射液+现代康复技术.两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当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14天NIHSS评分(22.33±1.06)分,明显下降(P<0.05);治疗21天后,治疗组NIHSS评分、ADL评分、MMSE评分[分别为(18.73±1.23)分、(20.19±2.17)分、(38.68±2.85)分]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21.65±1.41)分、(25.37±2.34)分、(32.12±3.11)分](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 (55/60),对照组为70.00% (28/4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8,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可明显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
王华杨柳明黄玲王金陈平赖福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缺血性脑卒中
肝病患者外周血中CD_4^+ CD_(25)^+ T细胞的变化与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为了探讨肝病发病机制中CD4+CD25+T细胞的作用,本文采用全血裂解的方法得到单个核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慢乙肝、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的变化。实验测得重型肝炎、慢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分别为7.53%、7.39%和6.47%,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06%(P<0.01或0.05);而重型肝炎、慢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分别为30.44%、38.12%和39.63%,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5.07%(P<0.01或0.05)。结果表明CD4+CD25+T和CD4+T细胞的变化可能与这些肝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董丹丹贺永文潘延凤王华
关键词:CD4+CD25+T细胞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
强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强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7月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葡醛内酯片、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组给予强肝胶囊,共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观察两组中医体质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ALT、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PT短于治疗前,ALB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两组ALT、TBil、ALB、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PDGF-BB、TGF-β1、MMP-1、TIMP-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PDGF-BB、TGF-β1、TIMP-1水平低于治疗前,MMP-1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PDGF-BB、TGF-β1、TIMP-1水平低于对照组,MMP-1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体质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体质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体质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肝胶囊能有效改善CHB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中医体质。
王华杨柳明黄玲信洪武赵延龙许俊考黄春荣冯广贵
关键词:强肝胶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体质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均给予阿司匹林、维生素E、维生素C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加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胞磷胆碱静脉点滴,均1次/d,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患者的hs-CRP[治疗组(2.11±0.31)mg/L、对照组(2.72±0.23)mg/L]、TNF-α[治疗组(0.35±0.07)μg/L、对照组(0.51±0.06)μg/L]、IL-6[治疗组(18.17±3.15)μg/ml、对照组(28.13±4.97)μg/ml]均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治疗组(20.26±2.17)分、对照组(28.83±2.93)分]及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组(18.34±1.25)分、对照组(22.52±1.09)分]均较同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配合对症治疗,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NF-α、hs-CRP、IL-6水平,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王华黄玲陈平钟增铮许武赖福娟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急性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积雪草酸对HSC-T6细胞Smad7和PPARγ的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检测积雪草酸对HSC-T6细胞Smad-7和PPARγ的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积雪草酸抗肝纤维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MTT实验检测积雪草酸对HSC-T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抑制率,确定积雪草酸作用浓度;设置空白对照组与积雪草酸干预组,用半定量RT-RCR检测两组HSC-T6细胞Smad7和PPARγ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积雪草酸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药物浓度为10、20、30、40、50、70、90μmol/L时,抑制率分别为7.47%、12.42%、13.97%、21.32%、47.31%、51.18%、60.36%。空白对照组和积雪草酸干预组的半定量RT-PCR的结果分别为:Smad7/GAPDH mRNA空白对照组为0.267±0.037,积雪草酸干预组为0.358±0.035;PPARγ/GAPDH mRNA空白对照组为0.157±0.054,积雪草酸干预组为0.570±0.066。两组结果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雪草酸可以上调HSC-T6细胞Smad7和PPARγ的mRNA的表达,从而抑制HSC-T6细胞合成和分泌胶原,改善肝纤维化的病理表现。
陈杰曾令兰王华刘朝
关键词:PPARΓRNA信使积雪草酸
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探究被引量:7
2020年
为打破当前现代化中药发展现状,需制定完善的评价模式和质量控制制度,也是目前我国中药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难点问题。因中药的复杂性,在研究方法、思路及科学技术条件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我国采取的中药评价模式和质量控制制度不能对中药质量进行准确控制,更难清晰地反映其药性和使用安全性[1]。为对现有中药评价模式和质量控制制度进行创新和优化,相关研究人员可在现有参考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的药性、药材种类的实际应用,构建中药质量检测体、创新评价模式,希望对中药质量控制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1中药质量控制预评价模式阐述在我国中药质量检测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王金钟其培王华
关键词:中药
痹痛灵胶囊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痹痛灵治疗活动期类风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 4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痹痛灵胶囊 (BTL)治疗 (治疗组 )及氨甲喋呤 (MTX) (对照组 )治疗。结果 :治疗 1个月 ,治疗组患者其晨僵、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障碍等主要症状与体征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 ;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或P <0 .0 5 ) ;治疗 3个月 ,上述主要症状与体征 ,2组均较前有明显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 ;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ESR ,RF ,IgA ,IgG等炎性及免疫指标治后 2组较治前明显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痹痛灵胶囊改善类风湿患者症状与体征 ,控制急性炎性反应优于对照组 ;
杨柳明吴志荣王华石贵明莫李生王丽峰林济宝孔天翰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痹痛灵胶囊氨甲喋呤药物治疗
痹痛灵胶囊镇痛效果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痹痛灵胶囊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34例疼痛患者采用痹痛灵胶囊治疗 ,32例用芬必得作对照。结果 :痹痛灵组在起效时间、完全缓解时间、缓解持续时间方面均优于芬必得组 (P <0 .0 1)。痹痛灵组总有效率为 97.1% ,芬必得组总有效率为 84.4% ,痹痛灵组疗效优于芬必得组 (P <0 .0 5 ) ;不良反应发生率痹痛灵组(11.8% )明显低于对照组 (43.8% ) (P <0 .0 1)。结论 :痹痛灵胶囊镇痛疗效优于芬必得 。
杨柳明张瑞王华钟文英岑卓英赵延龙黄玲孔天翰
关键词:镇痛痹痛灵胶囊芬必得临床疗效
强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探讨强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8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药组(40例)用强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中药组(45例)单用强肝胶囊,两组均治疗6个月。治疗前3个月内和治疗后1个月内分别进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穿刺病理学检测。结果(1)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两组治疗后透明质酸、Ⅳ型胶原、层黏蛋白均显著下降(P<0·05)。(2)肝组织学改变:中西药组炎症活动度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0·0%,肝纤维化改善总有效率为70·0%;中药组分别为57·8%和75·6%,中西药组治疗后炎症活动度改变程度优于中药组(P<0·05),但肝纤维化程度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强肝胶囊联合拉米夫定可明显减轻炎症坏死活动性,单纯强肝胶囊也能改善肝纤维化病变。
王华赵延龙徐克成杨柳明危北海张万岱陈杜芳
关键词:强肝胶囊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理观察
血液灌流治疗肝衰竭的临床观察
:观察HA型树脂血液灌流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本院肝衰竭患者23例进行HA型树脂血液灌流治疗,25例进行常规内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血常规、PT的变化,观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变化。 ...
罗少媚孙移王华吴晓燕
关键词:肝衰竭血液灌流临床疗效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