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庆
- 作品数:72 被引量:227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严重烧伤后参与肝细胞损害的一些因素被引量:1
- 1989年
- 严重烧伤后肝细胞损伤严重影响烧伤病人存活率的提高。参与严重烧伤后肝细胞损害的因素较多,例如肝细胞缺血、缺氧,内毒素和烧伤毒素的作用等。近年来,烧伤后氧自由基介导的肝细胞损害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着重介绍这些因素如何参与对肝细胞的损害。
- 王广庆方之杨
- 关键词:烧伤细胞损伤缺血内毒素
- 全文增补中
- 转EGF基因表皮细生物活性的研究及移植试验
- 目的探讨转EGF基因人表皮细胞在人体外培养条件下及移植后EGF的表达。方法将转EGF基因的表皮细胞于体外培养,采用ELSA法测定不同培养时间或不同代数时培养上清中EGP的含量。然后将Balb/c小鼠的表皮细胞和转基因的人...
- 肖仁初夏照帆杨君王广庆王永胜刘志国
- 文献传递
-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烧伤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研究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严重烧伤大鼠肺部促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产生及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 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4 8只 ,随机分为假烫 (A)组、烫伤对照 (B)组和烫伤 +p38MAPK抑制剂SB2 0 35 80(C)组 ,每组各 16只。观察烫伤 (以下称烧伤 ) 2 4h后大鼠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血浆和肺脏微血管vonWillebrand因子 (vWF)含量、肺脏激活蛋白 1(AP 1)活性等指标的改变。 结果 B组大鼠烧伤后 2 4h血清和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明显增高 ,血浆vWF含量为 (194 .2± 2 8.3) % ,显著高于A组的 (93.2± 14 .3) % (P <0.0 1);肺脏微血管vWF含量的积分值为 1.1± 0 .3,显著低于A组的 3.3± 0 .4 (P <0.0 1);其肺脏AP 1活性上升。C组血清和BALF中TNF α和IL 1β含量、血浆及肺脏微血管vWF含量、肺脏AP 1的活性较B组变化幅度明显偏小。 结论 p38MAPK活化后 ,通过活化转录因子AP 1,介导了严重烧伤后肺脏促炎性细胞因子TNF α和IL
- 陈旭林夏照帆韦多贲道锋王广庆唐洪泰
-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烧伤急性肺损伤
- 含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膜覆盖物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被引量:4
- 2003年
- 肖仕初夏照帆俞为荣王广庆杨勇王永胜刘志国
-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创面愈合整形外科烧伤外科
- 烫伤后巨噬细胞精氨酸酶活性增加
- 目的烫伤后观察小鼠巨噬细胞精氨酸酶活性是否增加。方法用 C3H/HeN 小鼠4~5周龄,体重20~25 g。烫伤前剪毛,浸入沸水中9s,造成15%TBSA,Ⅲ度烫伤。随机分(1)假烫组:麻醉后
- 王广庆夏照帆韦多
- 文献传递
- 含自体表皮细胞和异体表皮细胞的复合皮
- 本发明涉及医学创面修复技术领域,是一种可用于深度创面修复的含自体表皮细胞和异体表皮细胞的复合皮。按常规采用细胞培养技术,将自体表皮细胞和异体表皮细胞混合,然后接种于真皮替代物表面,经体外培养后形成含单层或复层表皮细胞膜片...
- 夏照帆肖仕初田建广王光毅王广庆朱世辉
- 文献传递
- 自由基参与烧伤后肝细胞损伤
- 王广庆方之扬葛绳德
- 关键词:游离基实验动物病超氧化物岐化酶褐家鼠过氧化脂质类
- 转EGF基因表皮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及移植实验被引量:7
- 2003年
- 为探讨转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及移植后EGF的表达 ,于体外培养转EGF基因的人表皮细胞 ,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培养时间及不同传代数时培养上清中EGF的含量。然后将转基因的人表皮细胞种植于无细胞真皮替代物表面 ,于体外培养后形成复合皮 ,移植于裸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 ,移植后 3周以抗EGF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后EGF的表达。结果显示 ,转EGF基因表皮细胞传至第 5代仍可分泌EGF ,达pg级水平 ;含转基因表皮细胞的复合皮移植后 1~ 3周 ,抗EGF染色阳性。提示转EGF基因表皮细胞在体内与体外均可稳定地表达外源基因产物 ,可望应用于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
- 肖仕初夏照帆杨珺王广庆朱世辉贲道锋
- 关键词:生物学活性复合皮
- 烧伤延迟复苏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探讨烧伤延迟复苏能否引起心肌细胞凋亡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30% Ⅲ度烧伤 6 h后进行复苏,再灌注 2、10、18 h后抽提心肌组织中基因组 DNA,用 PCR试剂盒检测凋亡,PCR产物行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基因组DNA是否出现特征性的凋亡图像并观察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和脂肪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烧伤延迟复苏后心肌组织基因组DNA出现标志凋亡的“梯形”图像,随延迟复苏时间的延长大鼠心肌组织凋亡的发生率增加。NO在延迟复苏后 2 h显著降低,延迟复苏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烧伤后立即复苏大鼠,细胞膜僵硬度显著增加。结论烧伤后延迟复苏导致心肌组织细胞凋亡,其发生与NO含量减少、氧自由基产生增加有关。
- 王广庆于宝军夏照帆陈玉林方之扬葛绳德刘世康
- 关键词:烧伤心肌细胞细胞凋亡氧自由基
- 烧伤后单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的表达变化
- 纪世召张毅王广庆刘嘉楠郑兴峰夏照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