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忠良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新农村
  • 3篇新农村建设
  • 3篇职业教育
  • 3篇农村
  • 3篇农业职业
  • 2篇院校
  • 2篇农业职业教育
  • 2篇农职院校
  • 1篇学研结合
  • 1篇一体化
  • 1篇职业院校
  • 1篇三农
  • 1篇三农服务
  • 1篇试点村
  • 1篇苏南农业
  • 1篇农业
  • 1篇农业产业
  • 1篇农业产业化
  • 1篇农业产业化经...
  • 1篇农业结构

机构

  • 6篇苏州农业职业...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 1篇嘉兴职业技术...

作者

  • 6篇王忠良
  • 5篇石丽敏
  • 1篇朱自立
  • 1篇朱勇
  • 1篇袁恩吉

传媒

  • 2篇职业技术教育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职教论坛

年份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农业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发展对策被引量:8
2008年
目前,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新农村建设赋予农业职业院校的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滞后,服务意识不强,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以学历为主单一办学模式等,这些都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农业职业教育要转变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中心,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的"的办学方向,开门办学,面向大众办职教,为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培育适用性人才。
石丽敏王忠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职业教育
新农村建设中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策略被引量:2
2008年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开发人力资源、造就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各类人才是时代赋予农业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农业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并在为"三农"服务中彰显特色,求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石丽敏王忠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职业教育
苏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其特征被引量:3
2002年
以苏南模式著称的苏南地区 ,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正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笔者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本质内涵 ,对苏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 ,进行了近两年广泛、深入的调查 ,认为 :苏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其显著的区域特征 ,已由初始阶段转入到了一个发展阶段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石丽敏王忠良杨光中朱勇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调整
创业教育——农职院校服务“三农”的必然选择被引量:4
2003年
以提高学生自我谋职能力和创办小企业能力为目的的创业教育,适应了劳动力就业方式的积极转变。对于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农业职业院校来说,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适应了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中对大批民营农业企业家、"七小"农场主以及中、初级农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王忠良石丽敏朱自立袁恩吉
关键词:创业教育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教育
农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类型探析被引量:3
2005年
农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正在从局限于校内形成向广阔的农村、农业企业、农业科研单位等部门拓展.其类型有基地带动型、示范园带动型、专业产业化带动型、科技推广带动型等.
王忠良
关键词:农职院校产学研结合
新农村建设加快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昆山、吴江两市四镇6个试点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被引量:5
2008年
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着眼于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苏州,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通过实地调查,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苏州的新农村建设加快了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已逐步形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区域分明、产业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美、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社会文明、镇村管理民主的具有苏州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其为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石丽敏王忠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