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恒孝

作品数:49 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篇细胞
  • 12篇蝎毒
  • 12篇多肽
  • 11篇蝎毒多肽
  • 10篇杀伤
  • 10篇自然杀伤
  • 10篇小鼠
  • 8篇提取物
  • 8篇蝎毒多肽提取...
  • 6篇血管
  • 6篇酒精
  • 6篇酒精性
  • 6篇活性
  • 5篇杀伤细胞
  • 5篇自然杀伤细胞
  • 5篇柽柳
  • 5篇细胞活性
  • 5篇酒精性肝损伤
  • 5篇肝损伤
  • 5篇NK细胞

机构

  • 48篇山东省医学科...
  • 10篇济南大学
  • 2篇山东省肿瘤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中国重型汽车...
  • 1篇平度市人民医...
  • 1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新泰市人民医...

作者

  • 49篇王恒孝
  • 23篇韩琛
  • 17篇王朝霞
  • 12篇王兆朋
  • 11篇张月英
  • 10篇张钰
  • 9篇贾青
  • 8篇姜国胜
  • 6篇任霞
  • 5篇蔡生业
  • 5篇王丽
  • 5篇周宪宾
  • 5篇姚成芳
  • 4篇王利民
  • 4篇温培娥
  • 2篇张德贤
  • 2篇魏玲
  • 2篇任青华
  • 2篇李晓冰
  • 2篇张维东

传媒

  • 5篇第八届全国免...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山东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软饮料工业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4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膜补体调节蛋白与T细胞免疫功能的负向调控
<正>膜补体调节蛋白(m CRPs,membrane complement regulatory proteins)是补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较多的m CRPs主要有膜辅助蛋白CD46、衰变加速因子CD55和保护...
阴海鹏李翠玲郭强王恒孝任霞姜国胜
文献传递
花刺参粘多糖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 观察花刺参粘多糖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花刺参粘多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组织贴块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细胞粘附实验方法,观察花刺参粘多糖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细胞间粘附分子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及单核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后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增强,花刺参粘多糖(1.5~6.0 g/L)可从蛋白和mRNA水平浓度依赖性地抑制其表达,流式细胞分析示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荧光强度由176.4±3.5减少到80.7±1.9(P<0.01),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荧光强度由92.2±2.9减少到58.3±2.1(P<0.01);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结果发现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的相对光密度值由0.61±0.03减少到0.41±0.04(P<0.01),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相对光密度值由0.41±0.01减少到0.30±0.03(P<0.05);粘附实验发现花刺参粘多糖可减少单核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粘附,光密度值由0.467±0.062减少到0.256±0.029(P<0.05).结论 花刺参粘多糖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平滑肌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表达,减少单核细胞与平滑肌细胞的粘附和聚集,这可能对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起一定作用.
王利民蔡生业姚成芳王丽周宪宾王华亭王恒孝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血管平滑肌细胞粘附分子单核细胞
HIF-1α、PDGF与VEGF、VEGFR在乳腺癌发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信号通路效应与乳腺癌发病、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对61例乳腺癌病理标本及17例乳腺增生、纤维瘤标本进行组织形态学和HIF-1α、PDGF-A、VEGF-A、VEGFR-2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进行比较.结果 61例乳腺癌标本中,39例VEGF表达阳性,其中20例(51.3%)阳性表达区域超过肿瘤组织的10%;42例VEGFR表达阳性,有22例(52.4%)阳性表达区域超过肿瘤组织的10%.在VEGF阳性标本中同时VEGFR-2表达阳性的有12例.HIF-1 α表达阳性50例,PDGF表达阳性39例,分别有36例(72.0%)和23例(59.0%)阳性表达区域超过肿瘤组织的10%.VEGF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χ^2=11.080,P=0.001)及淋巴结转移(χ^2=4.699,P =0.046)密切相关,而VEGF(χ^2 =0.880,P=0.415)、HIF-1α(χ^2=1.620,P=0.303)及PDGF(χ^2=0.150,P=0.786)与患者年龄未见明显相关;VEGF(χ^2=0.677,P=0.437)、HIF-1α(χ^2=1.394,P =0.323)及PDGF(χ^2=1.841,P=0.192)与患者淋巴结转移亦未见明显相关.乳腺增生及增生性纤维瘤患者部分标本中亦有HIF-1 α、PDGF-A、VEGF-A和VEGFR-2阳性表达,但均明显低于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论 HIF-1α、PDGF、VEGF-A、VEGFR-2在乳腺癌组织中均高表达,而VEGFR-2与患者发病年龄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提示上述蛋白可作为诊断、预后和靶向治疗的辅助标志物.
李纯苓王朝霞王恒孝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亚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内皮抑素融合蛋白的发酵与纯化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对内皮抑素融合蛋白的发酵和纯化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利用 5L发酵罐 ,设定了溶氧、搅拌速度、补液量、补液时机和补液速度等发酵条件 ;用硫酸铵分级沉淀、凝胶过滤、离子交换色谱等方法纯化目的蛋白质。结果工程菌目的蛋白质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 2 0 % ;纯化后纯度达 95 %以上。结论研讨了大肠杆菌高效表达内皮抑素融合蛋白发酵及纯化工艺 ,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
刘金生王郡甫王恒孝张捷张彩田志刚
关键词:内皮抑素融合蛋白发酵纯化大肠杆菌
原位移植法建立肝脏H22肝癌细胞移植瘤小鼠模型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H22肝癌细胞小鼠肝脏原位移植瘤模型,为进一步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做准备。方法:直接注射一定数量的H22肝癌细胞于C57BL/6小鼠肝脏左叶,构建肝癌原位移植瘤模型。结果:术后7天小鼠肝脏表面出现大小不一结节散在分布,随着时间延长结节增多增大,后期腹腔脏器出现浸润、粘连,腹水增多。肝脏瘤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肝脏原位成瘤率100%,无自发消退。结论:原位注射H22肝癌细胞株能在肝脏局部形成原位移植瘤,且成瘤时间相对较短,成瘤过程中伴有脏器转移、腹水形成等,较好的模拟了机体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生理学过程,能满足对肝癌相关研究的要求。
韩琛王恒孝王朝霞
关键词:原位移植实验动物模型
川芎嗪对PDGF-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骨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9
2005年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 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骨桥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PDGF BB刺激VSMC ,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川芎嗪对VSMC增殖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 PCR)测定VSMC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川芎嗪可显著地抑制VSMC增殖(P <0 .0 1) ,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0 /G1期;PDGF BB诱导骨桥蛋白mRNA呈高表达,川芎嗪下调了这种表达。结论:川芎嗪能抑制体外的VSMC增殖,提示川芎嗪可能作为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一种药物。
张健蔡生业姚成芳王利民王丽周宪宾王恒孝
关键词:川芎嗪骨桥蛋白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增殖
微囊胰岛移植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影响
1999年
目的观察微囊化胰岛移植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脂质过氧化物水平的影响。方法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移植组。移植组接受激囊化胰岛移植。结果移植组血糖降至711±1.28mmol/L.SOD活力为547.7±55.28μg/g.Hb,MDA含量为4.31±0.41μmol/L,模型组血糖仍大于16.67mmol/L以上,SOD活力为420±42.88μg/g.Hb,MDA水平为5.33±1.4μmol/L,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提示微囊保护异种移植胰岛免受排斥,使胰岛在受体内长期生存,受血糖调控释放胰岛素起治疗作用,而且也能减少自由基对组织的损伤,纠正受体的精代谢紊乱。
刘金生姜枫勤王恒孝刘金城任青华尹进
关键词:微囊化胰岛胰岛移植糖尿病脂质过氧化物
花刺参粘多糖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花刺参粘多糖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探讨花刺参粘多糖抗动脉粥样硬化、预防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可能机制。方法组织块贴片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细胞增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流式细胞细胞周期分析;流式细胞术、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刺激后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花刺参粘多糖则呈浓度依赖性地逆转此作用,光密度值由0.406±0.003减少到0.187±0.017(P<0.01),G0/G1期细胞比例由77.4%±5.7%增加到88.1%±5.3%(P<0.05),细胞凋亡率由8.6%±2.3%增加到22.6%±2.3%(P<0.05),凋亡细胞比例由2.7%±0.4%增加到10.1%±0.9%(P<0.01)。结论花刺参粘多糖可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这可能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防止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张健蔡生业姚成芳王丽周宪宾王华亭王恒孝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血小板源生长因子血管平滑肌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索拉非尼抑制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作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对人肝癌裸鼠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构建人肝癌细胞HepG2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采用配对比较法将其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和索拉非尼组(30mg·kg-1·d-1)。绘制各组肿瘤生长曲线,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过碘酸希夫反应双染法检测肿瘤血管生成拟态,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IF-1α、VECFA、VEGFR-1和MMP-2基因表达。结果与荷瘤对照组相比,索拉非尼组肿瘤体积明显减小[(809.69±208.71)mm3:(1678.00±313.29)m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03,P=0.030)。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肿瘤组织瘤细胞生长旺盛,坏死范围小;索拉非尼治疗组肿瘤组织中有大片坏死区域。与对照组相比,索拉非尼组DiOC7标记的功能性血管数明显减少[(4.77±0.15)个:(8.44±0.6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2,P=0.013)。索拉非尼组中血管生成拟态数量较荷瘤对照组明显减少[(1.04±0.46)个:(2.66±0.4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10,P=0.041)。与荷瘤对照组比较,索拉非尼组CD31标记阳性血管数量明显减少[(1.26±0.14)个:(3.42±0.10)个],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580,P=0.002)。进一步研究发现索拉非尼组HIF-1α(0.65±0.03:1.00±0.00)、VEGFA(0.51±0.02:1.00±0.00)、VEGFR-1(0.45±0.04:1.00±0.00)和MMP-2(0.69±0.02:1.00±0.00)在蛋白水平上表达明显下降(t=19.650,P=0.003;t=40.493,P=0.000;t=23.429,P=0.002;t=26.071,P=0.002)。同时也发现索拉非尼组HIF—1α(0.78±0.05:1.00±0.00)、VEGFA(0.52±0.05:1.00±0.00)、VEGFR-1(0.45±0.02:1.00±0.00)和MMP-2(0.71±0.02:1.00±0.00)在mRNA水平上表达也明显下降(t=6.840,P=0.021�
张月英王兆朋王朝霞贾青王恒孝姜国胜张维东
关键词:肝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索拉非尼血管生成拟态
柽柳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柽柳乙醇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慢性乙醇喂养加急性乙醇灌胃法诱导小鼠酒精性肝损伤。将8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柽柳低剂量组和柽柳高剂量组,每组16只。比较各组小鼠体质量、肝质量和肝指数之间的差别;通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的脂肪蓄积和损伤情况;检测外周血谷丙转氨酶(ALT)和甘油三酯(TG)以及肝脏中谷草转氨酶(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组成成份[NLRP3、凋亡相关微粒蛋白(ASC)、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相关炎性因子IL-1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柽柳高、低剂量组小鼠肝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肝脏脂肪蓄积和炎症情况明显减轻,血清中ALT和肝脏中AST水平显著降低(P<0.01);柽柳高剂量组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肝脏中NLRP3、ASC、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结论柽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caspase-1-IL-1β通路活化有关。
张钰韩琛王朝霞王兆朋张月英周淑萍马冉冉王恒孝
关键词:柽柳酒精性肝损伤IL-1Β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