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基
- 作品数:16 被引量:68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准噶尔盆地晚新生代地理环境演变被引量:3
- 1997年
- 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北干旱区五大自然地理单元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该盆地晚新生代以来干旱环境的形成演变,阐述了现代干旱环境的主要特点与发展趋势.指出干旱环境由来已久,具有继承性与持久性.
- 王树基
- 关键词:环境演变晚新生代干旱区准噶尔盆地古地理
- 吐鲁番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及其表现被引量:5
- 1994年
- 本文主要论述了具有叠加性质的吐鲁番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中,新构造运动的构造形迹与地貌显示、指出晚第三纪以来周边山地与盆地底部巨大的断块差异升降运动,乃是深陷盆地形成的关键;盆地中新构造运动形迹十分明显,地貌表现普遍而突出。
- 王树基
- 关键词:断块运动吐鲁番盆地新构造运动
- 试论我国西北干旱区近四十年的区域环境变化问题被引量:1
- 1992年
- 我国西北干旱区近四十年来,绿洲环境有所改善,而绿洲外的广大地区环境在恶化。本文论述了造成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其后果,并提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对策。
- 王树基
- 关键词:干旱区绿洲化
- 南极Vostok冰芯16万年以来同位素温度及CO_2浓度变化被引量:1
- 1990年
- 通过对面极Vostok2038m冰芯分析,取得了距今16万年以来陆地上最完整的气候曲线。末次冰期始于距今11万年,存在两个温暖期,冰盛期温度降低约9℃。末次间冰期比全新世温度高2℃。大气CO_2与温度变化相似,温暖时期CO_2。浓度高,全新世为263ppmv,末次间冰期为272ppmv;冰期时CO_2低,为240—190ppmv。谱分析及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气候变化由太阳辐射变化引起的,CO_2对相对弱的太阳辐射效应有增强作用。
- 高存海王树基
- 关键词:冰芯同位素冰期CO2
- 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流域的自然条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把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流域(简称阿——塔河流域)作为一个封闭系统,主要阐述流域的自然条件,并对自然条件在农业生产中的利弊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在干旱地区农业开发中,必须统筹安排,全面规划,上中下游合理利用,重视保护脆弱的生态环境,才能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全面收获。
- 王树基
- 关键词:塔里木河农业
- 中国干旱区地理学研究回顾与今后任务被引量:3
- 1989年
- 本文主要回顾了我国干旱区地理学近40年来的主要进展,及从事干旱区地理研究科学队伍的不朽功绩,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与主要任务。
- 王树基
- 关键词:中国干旱区
- 昆仑山西段与东段地貌景观差异性探讨被引量:2
- 1993年
- 昆仑山是青藏高原北部一个高寒干旱的自然地理单元。它是亚洲中部高峻挺拔的巨型山系之一,跨经度16°以上。山地东段与西段的自然状况明显不同。本文主要论述东、西段地貌景观的差异性:山地西段呈现横向岭谷相间的形态,处于青壮年地貌发展阶段;山地东段以纵向低山与高位山间盆地为特点,高原地貌特征明显,属老年地貌发展阶段。
- 王树基
- 关键词:地形景观
- 我国天山自然条件的基本特点被引量:1
- 1991年
- 本文利用大量实地观测分析资料,论述了我国天山地区的自然条件,特别是气候、水文、垂直地貌带和自然景观的基本特征。表明我国天山山地这一湿岛在干旱区的重要地位及在发展绿洲经济中的作用。
- 王树基
- 亚洲中部山地梯级地貌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主要论述了亚洲中部主要山系梯级地貌的空间分布与形成原因.指出普遍存在三个地貌梯级,除第三级系晚新生代褶皱抬升而成外.第二与最高级则是在古生代褶皱山体基础上.受其间长期活动的纵向大断裂控制,而在第三纪末到第四纪早期发生不等量新构造断块活动的结果.
- 王树基
- 关键词:地貌第三纪
- 论天山山麓带第四纪的重大事件及其深入研究的必要性被引量:1
- 1992年
- 本文简要论述了天山南北山麓地带第四纪的重大事件。它们是强烈的第四纪构造活动、黄土堆积、山麓冰川作用以及古人类活动等。指出这些事件中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 王树基
- 关键词:地质事件第四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