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骨折
  • 7篇股骨
  • 4篇近端
  • 4篇儿童
  • 3篇术后
  • 3篇髓内
  • 3篇肱骨
  • 3篇肱骨近端
  • 3篇肱骨近端骨折
  • 3篇近端骨折
  • 3篇骨盆
  • 3篇股骨粗隆
  • 3篇股骨粗隆间
  • 3篇股骨粗隆间骨...
  • 3篇粗隆
  • 3篇粗隆间
  • 3篇粗隆间骨折
  • 2篇弹性髓内钉
  • 2篇远端
  • 2篇治疗儿童

机构

  • 15篇河北省沧州中...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院

作者

  • 15篇王树辉
  • 7篇刘浩
  • 4篇张青
  • 4篇宋驰
  • 3篇赵均福
  • 3篇尹同珍
  • 2篇王江静
  • 1篇赵振拴
  • 1篇马红茹
  • 1篇苗军
  • 1篇张文路
  • 1篇李娜
  • 1篇杨锦昌
  • 1篇范焕焕

传媒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例腰骶椎骨转移癌术后感染负压封闭引流失败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近年来报道较多的新的创面处理方法。VSD技术是治疗急、慢性创面和创腔的新技术,它能够早期封闭创面,去除腔隙,清除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同时控制感染,促进软组织修复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创面治疗方法[1]。但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适用此种方法。笔者所在科室应用VSD治疗1例腰骶椎骨转移癌术后感染患者,结果未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张青王树辉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软组织感染
青壮年隐匿性股骨粗隆间骨折1例
2020年
隐匿性骨折是指普通X线片难以诊断,但经CT或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或经过一段时间骨折出现移位后方能发现的骨折。笔者于2019-04诊治1例青壮年隐匿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报道如下。1病例报道患者,男,39岁,主因“摔伤致左髋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1 d”入院。入院查体可见患者左髋部疼痛明显,患髋及左下肢活动受限,左下肢屈曲、外展、外旋呈被动体位,疼痛严重而不能翻身及活动,左下肢、左足感觉及运动功能正常,左侧足背动脉可扪及搏动。
崔路宽刘浩王树辉王大鹏赵均福刘玉杰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隐匿性骨折被动体位髋部疼痛足背动脉
早期后路融合预防儿童脊柱结核后凸畸形
目的:探讨儿童生长期脊柱结核早期行后路融合阻滞预防迟发性后凸畸形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 年1 月~2011 年1 月收治的7 例胸腰椎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行病灶清除同时或早期行后路椎体融合固定.术后...
王树辉尹同珍马红茹张文路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尺桡骨双骨折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前臂尺桡骨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传统治疗方法多为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对于不稳定骨折及明显骨折移位的前臂双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多需手术治疗,传统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见,弹性髄内钉固定技术作为一种简单、可靠、微创的手术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治疗儿童前臂骨折,如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肢体功能恢复快,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张青王树辉
关键词:前臂骨折儿童护理
分析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骨盆和(或)髋臼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
2024年
目的分析股骨粗隆间合并同侧骨盆和(或)髋臼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10-2022-09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15例股骨粗隆间合并同侧骨盆和(或)髋臼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折侧别、致伤原因、股骨粗隆间骨折Evens分型、骨盆骨折Tile分型、髋臼骨折Judet-Letournel分型、合并损伤、治疗方式、受伤至手术时间、随访时间及末次随访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总结此类少见且复杂骨折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股骨粗隆间合并同侧骨盆和(或)髋臼骨折占同期股骨粗隆间骨折的1.19%(15/1260),其中男12例(80.00%),女3例(20.00%),年龄23~79岁,平均54.13岁。骨折侧别:左侧8例(53.33%),右侧7例(46.67%)。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0例(66.67%),平地摔伤2例(13.33%),交通事故伤2例(13.33%),重物砸伤1例(6.67%)。除2例平地摔伤患者外,其余13例均合并不同程度其他部位损伤。股骨粗隆间骨折按Evens分型:Ⅲ型2例(13.33%),Ⅳ型2例(13.33%),V型11例(73.33%)。9例合并骨盆骨折,4例合并髋臼骨折,2例同时存在骨盆环及髋臼骨折。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A型2例(18.18%),B型2例(18.18%),C型7例(63.64%)。髋臼骨折按Judet-Letournel分型:前壁骨折3例(50.00%),前柱骨折1例(16.67%),后柱骨折1例(16.67%),后壁骨折1例(16.67%)。除2例未手术患者外,13例平均6(0~12)d后行手术治疗粗隆间及骨盆/髋臼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均予髓内固定,骨盆/髋臼骨折予钢板固定2例、外固定架固定3例,其余行非手术治疗。13例经13~29个月随访,平均21.50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49~94分,平均82.00分。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同侧骨盆和(或)髋臼骨折的发生率低,常为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复杂骨折,且以男性居多,此类骨折术前应综合评估患者病情,根据患者综合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切口与内固定物,术后短期效果较好�
崔路宽刘浩王江静王树辉吴琳琳刘玉杰李梅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同侧
两种方法治疗学龄期儿童股骨下段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2024年
目的比较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与弹性髓内钉治疗学龄期儿童股骨下段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5例学龄期股骨下段不稳定型骨折患儿分成观察组(采用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治疗,38例)与对照组(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弹性髓内钉治疗,37例)。记录手术情况、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术后再移位发生率。采用HSS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 X线片显示两组骨折均复位良好。两组骨折愈合时间2.5~5个月。末次随访时,HSS评分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再移位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弹性髓内钉相比,股骨远端90°锁定钢板治疗学龄期儿童股骨下段不稳定型骨折,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更少,术后骨折再移位率更低,疗效更好。
张远鉴王意菊尹同珍王树辉
关键词:弹性髓内钉股骨下段骨折儿童
股骨转子间骨折新综合分类法有效性验证
2023年
目的验证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ITF)新综合分类法的有效性。方法研究纳入616例ITF患者,男279例(45.29%),女337例(54.71%);年龄23~100岁,平均72.5岁。由2名骨科住院医师(研究者Ⅰ、Ⅱ)及2名高年资骨科医师(研究者Ⅲ、Ⅳ)各自间隔1个月,分别采用1996/2007版国际内固定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2018版AO/OTA分型及新综合分类法,按随机顺序对616例患者CT影像资料进行分型。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3种ITF分型方法在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4名观察者两次评估3种分型方法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分析结果示,3种分型方法均具有较强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其中,新综合分类法κ值高于1996/2007版及2018版AO/OTA分型,且观察者的经验对分型结果有一定影响,低年资较高年资骨科医师观察者间一致性稍好。4名观察者对3种分型方法两次评估的观察者内一致性分析结果示,除观察者Ⅳ在2018版AO/OTA分型中一致性略高于新综合分类法外,其他3名观察者新综合分类法一致性更好。说明新综合分类法有较高可重复性,且高年资骨科医师观察者内一致性较低年资者更好。结论新综合分类法具有良好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用其对ITF患者CT影像进行分型时具有较高的有效性;研究者的经验对3种分型方法结果有一定影响,经验丰富者其观察者内一致性更高。
崔路宽刘浩刘浩范焕焕王江静王树辉范焕焕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有效性一致性
“Y”形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1年
背景:手术是治疗"Y"形软骨未闭合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但由于儿童期是骨骼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股骨颈骨折的发生及手术治疗可能导致患儿股骨近端骺板早闭,导致患儿骨骼发育障碍。目的:分析"Y"形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Y"形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手术治疗,年龄4~14岁,平均(8.4±1.4)岁,所有患儿术后随访6~12个月,根据患儿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股骨近端骺板早闭将其分为早闭组(26例)和非早闭组(5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两组性别、年龄、患侧、Delbet分型、移位程度、受伤至手术时间、固定方式、有无骺板固定、复位方式、有无股骨头坏死10个因素与"Y"形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80例"Y"形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术后发生股骨近端骺板早闭26例,发生率为3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闭组年龄10~14岁、移位程度≥Ⅱ度、发生股骨头坏死患儿占比(46.2%、42.3%、65.4%)高于非早闭组(20.4%、16.7%、29.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0~14岁、发生股骨头坏死均为"Y"形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2.3,P<0.05)。结论:"Y"形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10~14岁、发生股骨头坏死,据此临床可对有以上特征的患儿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以降低"Y"形软骨未闭合股骨颈骨折患儿术后股骨近端骺板早闭的发生风险。
杨锦昌张青李永犇尹同珍王树辉苗军
钛缆固定结节肱骨头置换与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比较
2023年
比较PHILOS钢板手术与钛缆固定结节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方法 收集自2016年12月-2021年5月间采用钛缆固定结节行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资料,采用临近匹配方式筛选相同数量PHILOS钢板治疗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手术资料、随访时Constant和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各纳入19例患者,两组间性别、年龄、手术侧、骨折类型等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间除手术时长存在显著差异(P=0.040 < 0.05)外,术中出血及输血量、切口长度、Constant和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置换组Constant和VAS评分平均值优于钢板组。结论 应用钛缆固定结节方法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手术可收到与钢板内固定相当的手术效果。
崔路宽王树辉宋驰刘浩王大鹏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人工肱骨头置换钛缆
骨盆Salter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渐发脱位的原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骨盆Salter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渐发脱位的原因。方法采用骨盆Salter截骨治疗63例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7例术后发生渐发脱位,分析其发生原因。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12~89个月。术后发生渐发脱位7例中,3例因术后关节囊松弛,不能有效维持关节稳定性,通过佩带髋外展支具后髋关节恢复稳定;2例因术中骨盆截骨旋转角度过大,髋臼后方包容欠佳,术后髋臼软骨发育不良,再次行骨盆Pemberton截骨关节囊紧缩修复矫正;2例因术前合并多关节松弛症,关节稳定性相对较差,术后并发Perthes病行髋臼周围截骨手术矫正治疗。结论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渐发脱位与患者自身合并疾病、髋关节病变程度、手术操作等因素均有密切关系,准确的术前评估、适合的手术方式、精确的手术操作、术后早期干预治疗是防治术后渐发脱位的有效方法。
王树辉王建真张远鉴张青
关键词: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