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清清

作品数:23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社会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5篇艺术
  • 4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性别
  • 3篇电视
  • 3篇电视剧
  • 3篇宣传画
  • 3篇社会
  • 3篇文革
  • 3篇文革宣传画
  • 3篇文化
  • 3篇和谐文化
  • 2篇艺术化生存
  • 2篇中国电视
  • 2篇中国电视剧
  • 2篇社会性
  • 2篇审美
  • 2篇审美文化
  • 2篇双性同体
  • 2篇消费主义
  • 1篇电视剧产业
  • 1篇电视剧艺术
  • 1篇电视剧制作

机构

  • 21篇中国传媒大学
  • 3篇广西社会科学...

作者

  • 21篇王清清
  • 3篇王绍辉
  • 1篇颜胤盛

传媒

  • 2篇浙江传媒学院...
  • 1篇传媒
  • 1篇广西民族研究
  • 1篇长白学刊
  • 1篇中国电视
  • 1篇求索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中华女子学院...
  • 1篇湖南工业职业...
  • 1篇新闻实践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运城学院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南宁师范高等...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浙江艺术职业...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湖南民族职业...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革”宣传画的性别传播研究
2011年
"文革"宣传画可以划分为"革命斗争"、"生产建设"和"教文卫体"三种类型。这些类型都从各自的功能出发,服务于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国家主义实践。"文革"宣传画最大的特征是其对样板戏艺术形式的借用,它作为一个功能主义的表意能指,服务于国家主义及其革命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文革"宣传画功能主义的性别传播具有以下三大消极特征:1.它表现的是一种革命化的性别和无性化的宣传;2.革命、生产、建设这样的实际功能遮蔽了性别生态的多元显现;3.画作中隐藏的国家女性主义本质上是以国家、阶级和单位替代以往的父权和夫权。
王清清
关键词:功能主义样板戏
从王汉伦观察中国早期电影与电影宣传被引量:4
2012年
中国早期电影是一种典型的现代性事物。它从新兴西方传入旧式中国,表现出强烈的时间、空间和性别的暧昧性。但很快中国早期电影在身体、欲望和娱乐等方面表现出由传统出发但又异于传统的现代性意味。以电影为联结,女明星本人及其电影形象和电影宣传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性别图绘和摩登(现代性)表情。
王清清
关键词:摩登性别
民营影视企业电视剧制作与播出的现状与问题
2010年
200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使中国电视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进入了最佳历史机遇期,中国民营影视企业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对民营企业电视剧的制播情况进行实证的调研、
王清清
关键词:电视剧制作播出产业振兴规划跨越式发展电视剧产业
“文革”宣传画的类型及其性别传播被引量:1
2011年
"文革"宣传画是我们考察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性别观念、政策及其传播,最为生动的文本载体。它大致可以分为"革命斗争"、"生产建设"和"教文卫体"三种类型。"革命斗争"类型画作中的女性形象畸形造作,反映了女性的男性化描绘;"生产建设"类型宣传画图画了女性与男性一道参与新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美丽图景,体现了男女在工作地位上的平等;"教文卫体"宣传画全方位地再现了妇女在新中国所担任的各种职业,生动地宣传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国家政策。这些类型都从各自的功能出发,服务于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国家主义实践。
王清清
关键词:性别
艺术化生存——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当代广西文学作为少数民族文学既有其独具的民族和地域特性,又有跟共和国同步的历时性与共时性。从农耕民族的朴素美、和谐美,到加速进入工业化而被迫面对环境的制约而呼唤"生态美",这些审美特征和文化背景对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将提供借鉴和启迪。在审美日常化和大众化的美学环境下,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当代广西文学,以审美超越性特征探讨文化对经济的超前性问题,对促进和谐文化的建构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绍辉王清清
关键词:审美文化和谐文化艺术化生存
中国性别传播研究发凡
2010年
中国性别传播研究的主题是以中国视角关注中国问题的性别传播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政策法规、堕产女婴、古代性别理念以及"文化双性同体"等形象的考察,对中国性别传播的政策法规的成就和问题、性别实践中的"实质性歼灭"、文艺中独特的性别表征以及古代哲学中阴阳相生的性别理念,做出了与西方性别以及性别传播研究富有差异性的指示。
王清清
关键词:双性同体
真人秀节目的全球图景与文化批判
2009年
真人秀节目是全球化背景下现代艺术的典型表征,是"世界图像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文本表现。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展示隐私、干扰生活甚至亵渎人类尊严的现实问题。因此,立足于中国国情对真人秀节目的做出文化批判,以及现实而又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发展建议是十分必要的。这可以推动这种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为我国的和谐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王清清
关键词:真人秀节目文化批判和谐文化
艺术化生存——当代广西文学的审美文化研究论纲被引量:1
2008年
在审美日常化和大众化的美学环境下,从审美文化的视角去研究当代广西文学,以审美超越性特征解秘文化比经济的超前性问题,这对促进和谐文化的建构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王绍辉王清清
关键词:广西文学审美文化和谐文化
电视仪式:电视研究的新路向
2009年
电视节目的策划制作与收视实践,是一种仪式的现代性表征。电视仪式就是以电视为媒介中心组织起来的结构性行为。人类学仪式借助电视这一现代传媒技术已经深刻地切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发挥着重要的结构性作用。对电视仪式的研究既可以展示古代仪式的现代表征,亦可以揭示电视艺术的人类学意涵。电视仪式具体地表现为三大性征:1.媒介技术特质;2.社会结构特性;3.现代性价值。
王清清
关键词:人类学社会性
电视与新媒体构建的宏大艺术叙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由电视、新媒体等立体网络共同构筑的媒介事件。与历史意义的媒介事件不同的是,电视虽然在这一媒介事件中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新媒体正在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新媒体介入艺术的创意与实践给艺术的理念、技术与人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诸问题带来了一系列的思考与革新。
颜胤盛王清清
关键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电视新媒体媒介事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