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林
- 作品数:60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马王堆帛书灸疗学术通考及成就探析被引量:3
- 2023年
- 基于文献学、训诂学、医学史史料考证,对马王堆帛书中所记载灸疗相关内容分析提炼与梳理总结。经考析,马王堆帛书时期,灸疗已经有了初步的经络理论指导;施灸材料种类较为丰富多样;施灸部位涵盖了从疾病局部到远端的面、线、点多个层次;灸疗应用范围涵盖了痛症、骨关节病、内科病、五官科病、危重症等多科疾病。另外,对灸疗补泻、灸疗禁忌、诊脉指导灸疗、热病可灸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马王堆帛书中的灸疗学术内容是《黄帝内经》时代以前较系统的记载,反映了《黄帝内经》时代之前的灸疗学术概貌与水平。
- 刘立安孙永章汤立新王育林周立群
- 关键词:马王堆帛书灸疗
- 以《汉书·艺文志》等四种目录书论医籍史发展被引量:1
- 2019年
-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我国古代较为重要的目录书,可反映图书的存佚、流传情况以及学术的发展演变。在著录医籍的数量方面,到了《文献通考·经籍考》开始大幅增加。在诊断方面的医书上,自《隋书·经籍志》开始著录,以辨脉象为主。经方类医书以《隋书·经籍志》著录的数量最多,多是小型方书。《文献通考·经籍考》则收载了规模较大的方书,如《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针灸方面,《汉书·艺文志》无记载,《隋书·经籍志》收载的书目最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与其他三部目录书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医案、医论、综合性医书数量的大大增加。这四部目录书所著录的医籍数量、著录内容逐步增多,医籍分类、编纂体例越来越细化、精密,可清晰反映一段历史时期内医书的流传情况。
- 吕晓雪王育林
-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文献通考·经籍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通雅·身体》疾病类词汇的训诂研究
- 2019年
- 明末方以智所著《通雅》,内容广博,材料丰富,是雅书中举足轻重的一部。为了推动医学词汇的训诂研究,现整理并分析该书“身体”门下疾病类词汇的训诂,其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被训释词,可以分为病、证、症3大类;训释方式,以直训为主,义界为辅;考证方法,主要有据古训、文献佐证、类聚比较和破通假。
- 王赛王育林
- 关键词:身体疾病训诂
- 《说文解字注》本草引文溯源考
- 2023年
-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说文解字》注作中的集大成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征引文献广博,其中不乏本草类文献。经整理分析,《说文解字注》征引的本草文献共计118处,涵盖《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蜀本草》《本草拾遗》《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本草衍义》等多部重要本草。但经文本对比、引书版本线索、段玉裁人际交往与观书条件、中间文本与单行本排除等多方面考证分析后发现,段玉裁征引的本草文献实际上主要源于《证类本草》,且其所据版本应为金泰和晦明轩张存惠刊本。这既反映出张存惠刊本《证类本草》在本草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又对《证类本草》的流传应用研究有一定补充意义。
- 杨瑶王育林
- 关键词:说文解字注证类本草
- 论《黄帝内经》中的经解体被引量:4
- 2021年
- 《黄帝内经》中存在经解体结构,"经"即"经文","解"即对"经"的解说、注释之文,"经"和"解"同时存在于一书之中,故又可称"经解合一"。本文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经文与解文的关系,发现其存在经解体结构的篇目有《灵枢·小针解》《素问·针解篇》《素问·阳明脉解篇》《素问·脉解篇》,以及没有明确标"解",而实际上是前经后解的篇目。其解经方式多表现为先指出解说的对象:"……者",紧接着作出解释:"……也",类似于后世的训诂的阐释方法。
- 赖雪瑜杨明明王育林
- 关键词:黄帝内经解说
- 自然和人文研究融通下中医药“博物”“齐物”论
- 2022年
- 文章首先溯源考证了中医药学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取象比类”方法的体系性,得出“取象比类”是内嵌于“天人合一”体系中的思辨方法;进而探究了以“天人”为主客体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差异与通应。基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考察,参合中医“天人合一”思想体系,打通、融合两个领域的研究,并初步探讨了自然与人文融通式研究的“象思维”内核和“巨系统”形式框架。在此基础上,以谐于“天人”的“齐物”为先导,提出了融通式研究下中医药推进的“博物”“齐物”实践路径,阐述了“博物”“齐物”统一下的经验与体验并重,并依此审视了中医训诂诠释哲学和叙事医学理念。可知,融通自然与人文研究,“博物”与“齐物”并举,是实现中医药传承精华与守正创新并进的可行之途。
- 刘立安孟月王育林汤立新周立群
- 关键词:训诂学
- 《本草纲目》引《证类本草》考被引量:1
- 2018年
- 《本草纲目》与《证类本草》是我国本草学史上具有显著地位的两部著作,无论在药学、中医临床还是文献学方面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通过原文照录、撮述大意、增字引录、减字引录、改字引录五种方式大量引用了《证类本草》的内容。在这些引文中,除部分原文照录外,李时珍对大部分的引文内容均作了改动,这些改动有得有失,本文将通过分析《本草纲目》引《证类本草》的五种方式,从引文的角度客观地评价《本草纲目》。
- 章桂霞王育林
- 关键词:本草纲目引文证类本草
- 考释“咽”“喉”“咙”“嗌”“噎”“■”“喝”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对古辞书中的"咽""喉""咙""嗌""噎""■""喝"等医学词语进行梳理分析,辨别异同,明其所指。[方法]采用文献比较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文史类典籍文献与中医古籍进行分析比较,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代人体解剖学知识,确定"咽""喉""咙"三者的位置关系。[结果]咙即咽,咽与喉相连,喉在上,咽在下。"嗌""噎"为咽部疾病,指吞咽食物困难。"喝""■"为喉部疾病,指声音嘶哑。[结论]由此可知,综合运用文史与医学古籍对存有疑义的医学词汇进行考释,可更加准确地理解医学词汇含义。
- 吕晓雪王育林
- 关键词:考释医学词汇
- 王好古师从张元素及其生卒著述年代辨被引量:1
- 2021年
- 关于王好古的生平,史料中记载甚少,诸多问题尚有争议。本文从史源学的角度,对王好古亲炙张元素一事的材料进行梳理,考辨"先师"一词的内涵,得出王好古师从张元素乃四库馆臣臆断的结论。并运用年代学方法,通过王好古的著述及序文等相关史料,考证出《阴证略例》《汤液本草》《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的成书时间,进而得出王好古约生于十三世纪初,卒于公元1308年之后的结论。
- 刘雨茁王育林
- 关键词:王好古张元素生卒年
- 余云岫《古代疾病名候疏义》的主要内容及性质被引量:1
- 2019年
-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为余云岫晚年所作,是对《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广雅》5部汉魏时期的文字训诂要籍以及《十三经》中的疾病和证候词汇及其古注收集汇编的一部著作,在系统研究病证词汇方面具有开创意义。通过对义疏与训诂定义的辨析、余云岫自序的介绍、全书体例以及按原书分卷次序内容安排的介绍、单纯引用疏解旧注的按语方式和训诂学与词汇学研究内容的异同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明确了《古代疾病名候疏义》的性质:以收集汇编魏及魏以前5部文字训诂要籍及13部儒家经典中的疾病和证候词汇及其古注为主要目的,并对所收集的的资料进行初步梳理,从而为病证词汇研究提供文献资料的义疏体训诂考据类著作。文中还提到了余云岫对涉及116个古代病症词汇的中西医病症名所做的对照工作,不仅列举出与某种症状对应的一系列疾病,而且对许多古今病症进行了辨析。
- 李曌华王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