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学启

作品数:10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储层
  • 3篇油田
  • 3篇裂缝
  • 2篇地质
  • 2篇断裂带
  • 2篇须家河组
  • 2篇山岩
  • 2篇石炭
  • 2篇石炭系
  • 2篇裂带
  • 2篇火山
  • 2篇火山岩
  • 2篇储层特征
  • 1篇地质特征
  • 1篇地质意义
  • 1篇岩溶
  • 1篇野外
  • 1篇野外露头
  • 1篇应力场
  • 1篇营城组

机构

  • 10篇西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重庆一三六地...
  • 1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0篇甘学启
  • 8篇宋文燕
  • 7篇秦启荣
  • 3篇苏培东
  • 2篇姜懿洋
  • 1篇秦雪源
  • 1篇王彭
  • 1篇樊佐春
  • 1篇王志萍
  • 1篇才业
  • 1篇王继文
  • 1篇胡平

传媒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岩性油气藏
  • 2篇油气藏评价与...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水土保持应用...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旋走滑对十屋油田构造形态的影响及石油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11年
十屋油田左旋走滑构造运动开始于沙河子—营城组沉积末期,至登娄库组沉积末期时最为强烈,形成了小宽走滑带等3个NE向挤压走滑带。三维地震研究表明,十屋油田走滑构造样式并非单纯走滑,而是呈前期走滑后期伸展或前期走滑后期挤压的发育状态,出现了负花状、"F"型、反"Y"字型和正花状等构造样式。左旋走滑运动产生的构造样式不仅控制着十屋油田沉积沉降中心的发育,而且对油气的运聚也有着重要意义。
甘学启秦启荣苏培东樊佐春宋文燕才业
关键词:左旋走滑构造样式石油地质意义
奉节县某滑坡地质特征与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通过研究奉节县某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基本特征,描述了该滑坡的结构及变形特征;从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根据室内试验、现场大剪试验并结合地区经验确定了滑坡参数的取值,考虑3种不同的工况下,用一般条分法、毕肖普法、传递系数法计算了滑坡的稳定性系数。结果表明:该滑坡遭遇5 a一遇暴雨时基本处于稳定状态;遭遇50 a一遇暴雨时处于潜在不稳定状态;遭遇5 a一遇暴雨加地震时处于不稳定状态。在对研究区滑坡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3项滑坡防治措施。
宋文燕易飞任家定秦茂钊甘学启
关键词:滑坡地质特征稳定性滑坡防治
十屋油田裂缝发育与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通过岩心观察、地层倾角测井与成像测井数据分析,对十屋油田的裂缝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十屋油田裂缝发育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构造应力、构造部位、岩性、岩层厚度以及埋藏深度。该研究结果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宋文燕秦启荣苏培东王志萍甘学启
关键词:裂缝
红车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油藏储层特征被引量:10
2011年
红车断裂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随着油气勘探进程的加快,近几年在石炭系火山岩中不断有油气发现。本文从储层岩石学及储集性能等方面对该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特征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认为研究区储层岩石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和次生裂缝;孔隙性最好的是火山角砾岩和砂砾岩,渗透性最好的是凝灰岩;储层岩石的含油气级别较低,绝大部分为不含油,储层绝大部分为干层或水层,只有约四分之一的储层有油气生产能力。
甘学启姜懿洋秦启荣宋文燕
关键词:红车断裂带石炭系储层特征火山岩油藏准噶尔盆地
HC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储层非均质性是储层岩石的基本属性之一,它严重制约和影响油气储层的储渗性能和油气藏开发的效果,是储层(尤其是火山岩储层)研究的一个重点。通过研究HC断裂带石炭系火山岩储层的孔隙非均质性、层内非均质性和平面非均质性,认为:石炭系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较强,火山岩岩石结构、岩石的矿物成份以及孔隙结构都对储层的孔隙非均质性有影响;而储层的层内和平面非均质性则主要表现在储层岩石、储层孔隙度以及渗透率在剖面和平面上分布的不均一性。
甘学启秦启荣姜懿洋宋文燕
关键词:非均质性储层火山岩
川中雷口坡组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
川中地区区域构造位置属四川盆地川中平缓褶皱带和川北低褶带的南部,面积较大,雷口坡组分布广泛,厚度也较大,油气资源应该很丰富,但储层目前勘探程度较低,影响因素较多,给油气勘探带来了许多困难。 本论文以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
甘学启
关键词:古岩溶野外露头发育程度储层特征
文献传递
龙岗须家河组须六段裂缝形成演化及分布预测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岩心观察、地震、钻井等资料,结合川中地区构造运动背景,以龙岗地区须六段断裂构造形迹为基础,研究裂缝形成演化模式,结合岩石力学与构造地质学理论,使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预测该区的古构造应力场及须六段底部的裂缝发育与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裂缝主要形成于燕山运动早期和晚期,共形成了两期5组;裂缝的发育主要受断裂和构造部位的影响,分布极不均匀。该研究成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匹配较好,对下一步勘探开发部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甘学启宋文燕王志萍邵晓州
关键词:裂缝
十屋沙河子组储层裂缝预测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古构造应力场二维数值模拟,预测研究区沙河子组岩体的破裂程度,分析古构造应力分布特征,划分裂缝发育级别。预测结果表明,十屋油田沙河子组储层裂缝主要发育在断层位置及其附近地区,储层经历两期构造应力场作用并形成了2期4组裂缝,裂缝主要发育的方向为北东向和南北向。
王彭秦启荣甘学启
关键词:沙河子组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储层
龙岗地区须六段主要断裂成因及裂缝预测被引量:1
2011年
分析龙岗地区主要断裂成因,并结合岩石力学与构造地质学理论,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技术预测须六段底部的裂缝发育与分布情况、类型及产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在喜山早期东西向挤压作用下形成了南北向断裂,喜山晚期北东-南西向压扭作用下形成了北西向断裂。裂缝的发育主要受断裂和构造部位的影响,分布极不均匀,裂缝以高角度剪切缝、低角度剪切缝和高角度纵张缝为主。
甘学启秦雪源胡平秦启荣宋文燕
关键词:须家河组
十屋油田营城组储层裂缝特征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研究区现有岩心的观察描述,利用钻井、试油等资料,详细探讨了十屋油田营城组储层裂缝特征,并从构造运动和现今地应力2个方面对裂缝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裂缝以高角度斜交缝和直劈缝为主,力学性质表现为剪性缝和扭张缝;裂缝充填程度主要为半充填,主要充填方解石和泥质;虽然存在多组裂缝方向,但以北东向、近南北向裂缝占优势,其次为北西和北北东向裂缝;主要在营城组末期和登娄库组末期北西向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裂缝。在现今地应力作用下,东西向裂缝有效程度高,成为影响十屋地区开发布井的重要裂缝组系。
宋文燕王继文苏培东秦启荣甘学启
关键词:营城组裂缝有效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