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奇

作品数:26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香港中文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科研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6篇多态
  • 16篇基因
  • 14篇多态性
  • 10篇血压
  • 10篇高血压
  • 9篇基因多态性
  • 7篇蛋白
  • 7篇蛋白原
  • 7篇纤维蛋白
  • 7篇纤维蛋白原
  • 7篇老年
  • 5篇心病
  • 5篇冠心病
  • 4篇动脉
  • 4篇多态性研究
  • 4篇血管
  • 4篇缺血
  • 4篇细胞间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机构

  • 25篇山东省医学科...
  • 6篇香港中文大学
  • 5篇济南市中心医...
  • 4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 1篇章丘市人民医...

作者

  • 26篇田奇
  • 24篇路方红
  • 15篇吴凡
  • 14篇孙慧
  • 11篇商青
  • 9篇赵颖馨
  • 9篇温培娥
  • 5篇苏国海
  • 4篇张大鹏
  • 3篇杜贻萌
  • 3篇张薇
  • 3篇王克志
  • 2篇魏芳
  • 2篇商清
  • 1篇韩凯
  • 1篇叶琳
  • 1篇吴虹
  • 1篇李玉阳
  • 1篇鹿庆华
  • 1篇吴坚美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国外医学(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预防医学文献...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1篇2006
  • 9篇2005
  • 7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绒毛膜酶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筛检价值
2002年
目的探讨应用尿绒毛膜酶诊断糖尿病 (DM)患者的早期肾损害。方法对 86例 DM病人 ,77例糖耐量低减(IGT)和 15 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尿 β2 - m和尿绒毛膜酶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尿 β2 - m仅在 DM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尿绒毛膜酶在 DM组和 IGT组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尿绒毛膜酶的筛检价值要高于尿 β2 - m。结论尿绒毛膜酶检查是 DM肾损害的早期检测手段之一 ,对 IGT、DM的早期肾损害诊断较 β2 -
田奇路方红吴凡孙慧林娟
关键词: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筛检糖耐量低减尿微球蛋白
体质特点与脉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研究人群体质特点与脉压的相关关系。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 83 71名成年人 ,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中年组及老年组 3组 ,研究各项体质指标与脉压的关系。  结果 :男女两性脉压大多随体重指数及腰臀比四分位数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 ,尤以女性为明显。性别在青年人群为一明显影响因素 ,而在中老年人群其与脉压相关性不明显。每周参加锻炼次数在老年组与脉压呈负相关。  结论 :防治超重及中心型肥胖有助于降低脉压 ,尤其对女性和中青年人群 ,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降低脉压及心脑血管发病危险。
路方红张大鹏李琦吴凡田奇赵颖馨
关键词:脉压中老年人群中心型体质特点体质指标人群体质
吸烟与中国汉族人心肌梗死患病率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的关系 吸烟与基因多态现象的联合协同作用
2005年
目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作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之一,在炎症早期介导白细胞与受损内皮细胞的紧密黏附。分析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分布情况及吸烟与中国汉族人群心肌梗死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10/2004-05济南中心医院心内科选择住院心肌梗死患者69例为患者组,男40例,女29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自愿者77人为对照组,男46人,女31人。两组对象均为汉族且无血缘关系。利用巢式聚合酶链技术对两组对象进行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心肌梗死患者69例,健康人77人。①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患者组与对照组的KK+KE和EE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12,0.188;0.649,0.351,差异明显(χ2=4.816,P=0.028,OR=2.326,95%CI:1.084~4.992)。②调整其他因素后,Logistic回归示K等位基因和吸烟均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心肌梗死的患病危险性,同时吸烟与K等位基因之间对于心肌梗死的患病存在着一定的协同作用,而且高于吸烟和K等位基因单一作用(K等位基因:P=0.041,OR=2.408,95%CI:1.035~5.602;吸烟:P=0.012,OR=3.028,95%CI:1.270~7.732;K等位基因和吸烟协同作用:P=0.002,OR=3.339,95%CI:1.536~7.258)。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心肌梗死患者及正常人中的分布不同,K等位基因可能为心肌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而且它与吸烟在影响心肌梗死发生危险性方面有协同作用。
商青路方红温培娥苏国海吴凡赵颖馨田奇
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3
2003年
目的 :探讨人群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性。  方法 :对 2 5 5 3 7例高血压普查人群进行登记及测压 ,应用二值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脉压与冠心病危险的相关关系。  结果 :人群总体脉压在 40~ 49mmHg(1mmHg =0 13 3kPa)时出现的频率最高 ,男女无显著差异 (P =0 0 5 9)。对血压以外的其他主要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进行校正后 ,脉压每增加 10mmHg ,冠心病危险中年人增加 5 1 5 % ,老年人增加2 3 9%。但进一步校正舒张压后 ,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的正相关性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 ,进一步校正收缩压后 ,中、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均不再显著。  结论 :中、老年人脉压与冠心病虽然显著正相关 ,但其相关性不独立于收缩压和舒张压 ,在重视脉压的同时 ,应首先重视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控制。
张大鹏路方红吴凡吴虹赵颖馨田奇孙慧
关键词:脉压冠心病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K469E多态性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l,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与中国汉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巢式PCR和免疫酶联吸附测定技术对160例冠心病患者和164名非冠心病对照进行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及其血浆水平的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组K等位基因频率、ICAM1血浆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对照组(P〈0.05);含K等位基因的个体ICAM1血浆水平(344.34±128.59μg/L)高于不含K等位基因的个体(303.54±108.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且其患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升高(P=0.006,OR=2.158,95%CI:1.250~3.727);K等位基因与吸烟在影响冠心病发生危险性方面有协同作用。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存在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其中K等位基因有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路方红商青温培娥苏国海吴坚美田奇赵颖馨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基因多态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动态血压周节律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体血压一周动态节律 (周节律 )的存在及其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 对33例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一周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 ,ABPM) ;另外对 70例高血压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时间进行统计。结果 健康人和高血压病患者血压的一周波动多呈双峰双谷型 ,模式为周一为第一个高峰 ,周四或周五血压为第二个高峰 ,周日为最低值。高血压病患者周节律更为明显。血压一周节律性波动与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时间基本一致。结论人体动态血压存在周节律 ,急性脑卒中患者一周发病时间规律与血压周节律密切相关 。
魏芳路方红赵子彦李玉阳韩凯田奇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监测脑血管意外
血浆活化凝血因子Ⅶ及其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分析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浆活化因子Ⅶ(activated coagubtionfactorⅦ,F7a)水平及其基因的MspⅠ多态性与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候选基因及病例-对照的方法,以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对108例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及12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行F7基因的MspⅠ多态性分析并确定基因型,同时采用重组可溶性组织因子法(rSTF2-219)测定血浆F7a水平。结果(1)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组血浆F7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88±0.62vs2.58±0.60μg/L,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F7a水平与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性独立相关(OR1.21,P<0.05)。(2)F7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血浆F7a水平均与F7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RR基因型血浆F7a水平显著高于Q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结论血浆F7a水平增高是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F7a水平受其基因的MspI多态性影响。
鹿庆华杜贻萌董兆强路方红温培娥王克志田奇孙慧商清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被引量:5
2003年
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球蛋白 ,主要作为凝血因子 参与凝血。研究发现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可影响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并可能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遗传性危险因素。本文介绍了目前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孙慧田奇路方红
关键词: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 Pl^A多态性、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聚集的关系
2002年
孙慧田奇
关键词:血小板膜糖蛋白多态性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β-纤维蛋白原-455G/A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 β-纤维蛋白原 - 4 5 5G/A基因多态性在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的分布以及该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PCR RFLP)检测了 14 8例健康人和 14 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β Fg 4 5 5G/A基因多态性 ,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 结果 β Fg 4 5 5G/A基因多态性分布在患病组和对照组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定律。在两组内A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者。A等位基因频率在高血压组 (0 171)略高于正常对照组 (0 15 2 ) ,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β Fg 4 5 5G/A基因多态可能不是原发性高血压的遗传易感标志。
孙慧路方红田奇吴凡赵颖馨张大鹏商青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基因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