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国娟
- 作品数:14 被引量:123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YD油田超深稠油天然气/水交替驱参数优化
- 2012年
- 文章利用Petrel软件建立机理模型,采用CMG软件对气水交替驱开发效果关键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制定了YD超深层稠油天然气/水交替驱试验区优选原则,完成了先导试验区选择。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试验区单井注气参数优化,为同类油田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借鉴。
- 孙欣华王斌文白国娟路磊徐赢
- 关键词:稠油气水交替
- 致密储层分析实验方法探讨——以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为例被引量:5
- 2014年
- 致密油勘探是当今热点,但由于致密油往往在非常规储层中,常规实验方法难以满足地质研究的需求,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储层非常致密、岩性复杂且相变快,需要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满足勘探开发实际需求。通过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岩性识别及储层实验方法对比研究,利用岩心、全岩X衍射、扫描电镜、QEMSCAN扫描电镜、薄片、碳酸盐含量测定等方法组合,提出全岩X衍射为主鉴定成分,结合薄片、手标本解释成因,并参考区域环境特征等方法最终定名的岩石学鉴定方法,并利用铸体薄片、氩离子剖光扫描电镜、纳米CT,常规孔隙度与渗透率测定、GRI,高压压汞等方法优选组合,最终找到有效评价致密储层物性的方法组合,对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致密油下一步勘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对其它地区致密储层研究中实验方法的优选提供了较好的范例。
- 马强黄卫东白国娟卿忠孙玉峰李宏伟张品申海莲
- 关键词:储层三塘湖盆地芦草沟组
- 牛东火山岩油藏注水开发可行性研究
- 2010年
- 通过对牛东卡拉岗组压力等值图的分析发现,卡拉岗组轴部区平均地层压力偏低,翼部区较高,油井附近偏低,水井附近压力较高。从前期五个注水井组取得的初步效果,认为注水开发技术对于牛东火山岩油藏是可行的,注水方向与裂缝方向的关系制约着油井见效见水程度。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下步技术对策,为牛东火山岩油藏高效开发指明了方向。
- 孙欣华白国娟陈昶旭陈小英王斌文
- 关键词:火山岩地层压力注水裂缝
-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其含油性研究被引量:29
- 2009年
-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延长组长6油层是研究区主要目的油层,因此了解其沉积相类型及平面展布,探讨沉积微相与油气分布的关系,对勘探开发有指导意义。以岩芯及野外剖面观察为基础,通过岩石相、测井相、粒度和薄片鉴定资料的综合分析,揭示出研究区长6油层为三角洲前缘亚相,并可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席状砂、水下决口扇和水下天然堤6个沉积微相,分析了各小层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在此基础上,首次将定量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含油砂体沉积微相的分析,研究表明,长6油层的油气主要赋存在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组合砂体中,在层位上又以长61为主,是下一步主要勘探目标。
- 马强屈红军严耀祖胡春花白国娟
- 关键词: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微相
- 准噶尔盆地北部晚石炭世岩相古地理被引量:6
- 2009年
- 运用野外露头和钻井地质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北部晚石炭世的岩相古地理环境。野外露头和钻井剖面的沉积建造及其古生物组合特征表明,晚石炭世准噶尔盆地自西向东依次发育浅海相、滨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并伴随较大规模的火山活动,西部和东部分别有一条北东向和两条北西向的火山岩带。结合古亚洲洋石炭纪闭合-碰撞过程的区域构造背景认为,研究区晚石炭世的构造环境总体属于古亚洲洋闭合-碰撞后发育的陆内裂陷型残余海盆。
- 白国娟陈刚王志维李睿
- 关键词:晚石炭世岩相古地理
-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
- 准噶尔盆地西北部尤其是哈山及其前缘变形带的构造变形序次、构造组合样式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是近年来中国西部山前带构造地质学研究和油气勘探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综合运用地质构造解析、地震剖面解释、沉降史模拟和...
- 白国娟
- 关键词:油气成藏地质构造准噶尔盆地
- 文献传递
- LKQ油田E区超深层超稠油注温水开发可行性研究
- 2012年
- 水驱油实验表明油水相渗及驱油效率对温度非常敏感,提高油层温度、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流动性是E区超稠油开发的关键。在油藏地质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优选Y401井区作为注温水先导试验区。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注采井距70m,井口注入100℃温水,可以实现有效驱替。采用反五点井网,直井注水可以满足注采平衡需要,同时可以验证不同方向温水驱效果;直井日注水20m3时,井底流体温度略高于油层温度,不会造成冷伤害。
- 孙欣华张娜白国娟路磊王斌文
- 关键词:超稠油数值模拟注采井距温水
- 鲁克沁油田深层稠油天然气吞吐开发技术
- 鲁克沁油田开展了稠油/天然气非平衡状态性质及变化规律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对天然气吞吐开发深层稠油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得出其主要增产机理是人工激励形成泡沫油。在此基础上对天然气吞吐进行优化研究,利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对相关参数...
- 赵健王斌文路磊白国娟张娜
- 关键词:深层稠油天然气吞吐泡沫油
- 三塘湖盆地条湖组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62
- 2014年
- 应用地震、测井、录井和分析化验资料,研究新疆哈密地区三塘湖盆地二叠系致密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三塘湖盆地二叠系条湖组二段发育高孔低渗型致密沉凝灰岩储集层,储集层粒度细,纳米级孔喉占88.3%,空气渗透率小于0.5×10^-3μm^2;储集层脆性大、易于压裂,含油饱和度高,原油密度较高。条二段致密沉凝灰岩储集层中原油主要来自下伏芦草沟组优质烃源岩,源储纵向相距100-500m,烃源岩生成的中质原油经油源断裂向上运移至条二段储集层中聚集,具有他源充注、源储分离的聚集特征。致密油分布主要受芦草沟组烃源岩和条二段沉凝灰岩储集层控制。马朗一条湖凹陷条二段致密油甜点区勘探面积约203km^2,预测甜点区资源量2.4×10^8t。
- 梁浩李新宁马强梁辉罗权生陈璇白国娟张琪孟元林
- 关键词: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集层
- 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榆林地区中生代沉降史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通过对伊陕斜坡东北部中生代被剥蚀地层的估算来模拟该区三叠纪以来的沉降史,采用PRA公司的Basin-Mod 1-D软件,应用回剥技术模拟榆林地区的沉降史,并绘制沉降史曲线。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纪以来研究区的沉降主要经历了4期沉降和4期抬升,早白垩世沉降幅度最大,沉降速率达到57.00 m/Ma;晚白垩世发生了三叠纪以来最强烈的一期全盆抬升剥蚀事件,研究区最大剥蚀厚度超过1 100 m。从早侏罗世开始,受燕山运动逐渐增降的影响,盆地沉积中心自东向西迁移退缩,最终于燕山中期到达吕梁山以西,并在其东部发生构造掀斜抬升,形成现在鄂尔多斯盆地的构造格局。
- 王志维陈刚李睿白国娟江涛丁超
- 关键词:中生代剥蚀厚度沉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