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连启
- 作品数:64 被引量:207H指数:9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肺曲菌病68例诊断与外科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总结提高肺曲菌病患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8年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的68例肺曲菌球病患者临床资料,术前确诊42例,误诊26例,误诊率38.24%(26/68);手术方式:采用肺叶切除46例,肺段及局部切除20例,全肺切除2例。结果术后合并支气管胸膜瘘5例,均为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患者,术后由于余肺膨胀差,有空腔而行胸廓改造成形术5例;切口感染1例。本组患者进行了6个月至20年随访,8例患者失访,所有随访患者未发现复发,生活质量较好。结论肺曲菌病常继发于肺基础疾病,缺乏特异性,临床易漏诊、误诊,胸部CT是术前确定诊断的较好方法,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段勇于大平白连启
- 关键词:肺曲菌病手术切除
- 肺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06年
- 据WTO的统计,肺癌在发达国家的常见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在我国城市恶性肿瘤中死亡率居首位,肺癌也已经成为恶性肿瘤中的头号杀手。近20年来虽然肺癌的治疗手段增多。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5年生存率仍甚低。患者就诊时发现的肺癌多数为中晚期。只有15%~25%是IA期.因此5年生存率只有12%~15%。如何对肺癌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筛查和对肺癌病变进行早期诊断是提高肺癌治疗效果的关键。以下就肺癌的早期诊断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 白连启
- 关键词:恶性肿瘤高危人群
- 术前化疗对小细胞肺癌远期生存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术前化疗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对小细胞肺癌(SCLC)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总结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1994年1月至2005年1月手术切除的263例SCLC的综合治疗效果。比较术前化疗组(A组,n=111例)和术后化疗组(B组,n=96例)的治疗效果。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42.16%。A组5年生存率38.25%,B组5年生存46.57%。A组5年生存率Ⅰ期60.15%、Ⅱ期35.70%、Ⅲa期40.16%、Ⅲb期14.29%、Ⅳ期0,A组5年生存率NO-1和N2为40.12%和39.22%。B组5年生存率Ⅰ期61.10%、Ⅱ期50.23%、Ⅲa期42.32%、Ⅲb期26.47%、Ⅳ期0,B组5年生存率N0—1和N2组为51.91%和42.69%。结论术前化疗病例比术后化疗病例有预后变差倾向;SCLC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术后化疗模式不可缺少。
- 段勇白连启龚昌帆阎东杰窦学军
- 关键词:肺肿瘤药物疗法术前用药法
- 巨大肺错构瘤二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 2002年
- 窦学军白连启等
- 关键词:肺肿瘤病例报告影像学诊断手术治疗
- 172例结核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效果观察
- 2012年
- 目的比起内科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外科手术创伤较大且存在一定风险。在临床上,手术是否需用于治疗结核性毁损肺(简称:毁损肺),仍是有争议和未解决的问题。方法回顾分析该院胸外科1992年4月至2010年6月外科治疗的172例(176例手术)结核性毁损肺的临床效果。结果全组男性83例,女性89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72岁,平均38.4岁。术前咳嗽120例,发热31例,咯血42例。术前查痰结核菌阳性49例,痰查结核菌阳性率28.5%(49/172)。全组左侧毁损肺116例,右侧毁损肺56例。
- 白连启洪征龚昌帆阎东杰梁子坤
- 关键词:结核性毁损肺外科治疗结核菌阳性手术创伤药物治疗肺结核
- 外科治疗腋窝淋巴结结核的效果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以功能性区域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为主的手术方式治疗腋窝淋巴结结核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4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21例腋窝淋巴结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前提下,根据病变的局部情况,给予功能性区域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功能性区域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平均手术时间为(2.23±0.35)h,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0.35±12.29)mL,术后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为(5.36±2.08)d,临床治愈率为100%。术后进行了为期12~18个月的随访,患者手术部位均无复发。结论 应用功能性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腋窝淋巴结结核,手术效果确切,能够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梁子坤白连启洪征龚昌帆闫东杰
- 关键词:腋窝淋巴结结核外科治疗复发
- 388例肺结核外科切除病例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当前肺结核病的外科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症。方法总结胸外科1999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388例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全组浸润肺结核116例,结核球或干酪性肺炎85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66例,肺结核合并曲菌球形成18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28例,结核性毁损肺75例。结果全肺切除术95例,肺叶切除术217例,气管或支气管成形术11例,其他手术65例。外科切除临床治愈372例治愈率95.9%,并发症33例发生率为8.5%,手术无死亡。结论虽然肺结核是以抗结核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治疗。外科手术可提高重症和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治愈率。
- 白连启
- 关键词:结核
- 肺结核病外科治疗进展
-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TO)发表“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宣言”,结核病又有卷土重来之势,结核病的控制仍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全国第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肺结核病人得到化疗管理的只有17.7[%],复治率高...
- 白连启许绍发
- 关键词:肺结核病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病灶切除
- 文献传递
- 外科治疗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及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影响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因素,ⅢA期N2非小细胞肺癌可细分为不同的亚组,分析经手术治疗的不同亚组病人的生存率差异。方法对1997年1月~2000年1月我院146例手术治疗的ⅢA期N2 NSCLC患者进行分...
- 窦学军闫东杰龚昌帆刘树库陈肖嘉白连启许绍发
- 文献传递
- 外科治疗III_A期N_2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分析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探讨影响IIIA期N2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因素,并分析经手术治疗不同亚组病人的生存率差异。方法分析1997年1月至2000年1月146例手术治疗的IIIA期N2NSCLC病人的可能影响预后因素:病理类型、肿瘤位置、肿瘤大小、手术方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术后辅助治疗等,并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生存率差异,Cox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IIIA期N2NSCLC病人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19.86%和14.56%。单因素分析示肿瘤位置、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及个数是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示肿瘤大小、临床N2情况,N2转移组数和肿瘤位置影响预后。右肺下叶肿瘤单组或单个N2转移,预后最好。结论纵隔N2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个数和组数是影响术后生存率主要因素。手术前未发现N2转移(mN2),有1组N2转移(N2L1),N2转移数少于4个者手术治疗效果好。右肺下叶肿瘤发生单组N2淋巴结转移预后好。
- 窦学军刘树库陈肖嘉白连启许绍发闫东杰龚昌帆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分期胸外科手术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