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和林

作品数:45 被引量:511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生物学
  • 1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动物
  • 7篇种群
  • 5篇马麝
  • 2篇野生动物
  • 2篇生态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资源现状
  • 2篇麝香
  • 2篇细胞色素B
  • 2篇林麝
  • 2篇马鹿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作用
  • 2篇活性
  • 2篇活性氧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动物分类
  • 1篇动物香料
  • 1篇动物资源

机构

  • 35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新疆大学
  • 3篇北海道大学
  • 3篇吉首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安徽省林业厅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上海动物园

作者

  • 35篇盛和林
  • 11篇刘志霄
  • 8篇王小明
  • 6篇李明
  • 5篇徐宏发
  • 3篇张恩迪
  • 3篇增田隆一
  • 2篇陆厚基
  • 2篇李明
  • 2篇陈季武
  • 2篇顾长明
  • 2篇黄步军
  • 1篇杜卫国
  • 1篇周自力
  • 1篇朱兵
  • 1篇虞启涛
  • 1篇丁宇晶
  • 1篇孙立新
  • 1篇玉手英利
  • 1篇刘嵩

传媒

  • 7篇野生动物
  • 4篇动物学杂志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Zoolog...
  • 2篇生态学报
  • 2篇Curren...
  • 2篇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大自然探索
  • 1篇科学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草药
  • 1篇色谱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师大学报...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8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5
  • 1篇198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麂习性的初步观察被引量:13
1990年
黄麂(Muntiacus reevesi)广泛分布于我国秦岭以南的广大区域。每年的狩猎量65万头左右,是中国每年狩猎量最大的鹿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乱捕滥杀,种群数量已开始下降。对黄麂生态习性的研究,有利于保护和利用这种鹿类资源,也为人工驯养提供必要的依据。观察方法:黄麂6只(3雄3雌)圈养在上海郊区林场3000平方米的围栏中,围栏边上有小河流过。栏内草地上生长有毛茛、蛇蕾、大戟、黄花苜蓿、禾木科杂草及一些小灌木,可供动物自由采食,每天补充一些草料和麸皮,黄麂在围栏中生长良好。
徐宏发周自力盛和林
关键词:生态生活习性
毛丝鼠体温调节发育的研究被引量:1
1985年
毛丝鼠幼仔,六日龄已基本上达到恒温水平。吮乳期幼仔的静止代谢率较威体高;二日龄前,代谢率变化不符合体表面积定律;二日龄后,趋向成年恒温动物代谢类型,而符合体表面积定律。幼仔在25℃环境的热能消耗比20℃时少。
王培潮钱国桢陆厚基盛和林祝龙彪
红斑羚和斑羚几种常见行为的比较观察被引量:9
1989年
作者对上海动物目3头红斑羚和5头斑羚进行了观察研究。主要地就取食行为,反刍行为,饮水行为,休息行为,舐痒和搔痒行为,威胁行为,排粪和排尿行为进行了比较,初步找到了这两种同属的动物在这些行为上的一些异同之处,对它们在形态和生理上的异同之处作了行为上的补充,说明了这两个近缘物种之间由于生殖隔离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在行为上也是有异同之处的。
孙立新盛和林
关键词:斑羚行为学
1988年哺乳动物生态学研究概况
1990年
哺乳动物生态学是当今哺乳动物中广泛研究的内容。根据1988年国内外有关学术刊物的统计,研究对象啮齿目动物占47.8%,国内对猫科动物、食虫类和翼手目动物研究却很少;研究内容种群生态的比例大,国内对行为生态的研究则不足,现简述如下。习性方面廖炎发荒漠猫(Felis bieti)的研究,从栖息环境、洞穴构造、活动规律和食性等方面作了首次记述,填补了中国此项研究的空白。(廖炎发1988)。郑生武等对猪獾的栖息地、习性、食性、繁殖、换毛、天敌和寄生虫作了较全面的报道(郑生武等1988)。蔡桂全研究了白唇鹿的分布区、栖息生境、年活动周期和主要食物(蔡桂全1988)。李枝林等对子午沙鼠的数量消长、食性。
盛和林张恩迪
关键词:哺乳动物生态学
中国鹿科动物被引量:25
1992年
我国是鹿科动物的发源地,也是这类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6种,占全球种类的39%。鹿茸有滋补强壮、调节机体新陈代谢、促进生理机能活力和抗衰老等作用,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鹿角既可入药,又是名贵的装饰品;鹿肉、鹿胎及脏器等都有滋补作用。因此鹿科动物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盛和林
关键词:鹿科
中国的麝文化
<正>麝是一类重要的经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麝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麝类动物的知识体系。中国的麝文化是世界麝文化的主体,是中国动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麝文化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古代麝文化期、...
刘志霄盛和林
文献传递
甘肃兴隆山林区马麝(Moschus chrysogaster)隔离种群的生态特征被引量:25
2001年
兴隆山林区大约在 3 0 0 a前就已完全隔离。现有马麝种群的密度高而相对稳定 ,约为 3 0~ 50头 /km2 ,在目前密度与系统压力下 ,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在 50 0 0头左右 ,但却面临着疾病、营养不良与偷猎的威胁。因此应努力建立一个“以开发养保护 ,以保护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从而为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树立典范。
刘志霄李强康发攻盛和林
关键词:马麝生态特征
内蒙锡林郭勒盟黄羊种群观察
1998年
1994年11~12月和1995年3~4月我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共发现8029头黄羊,两次观察的黄羊群平均大小分别为293.5头和44.6头,雌雄成年性比为4:1。
王小明李明盛和林毕俊怀
关键词:黄羊种群保护动物
麝科动物干皮标本中的DNA扩增被引量:6
1998年
李明王小明黄步军盛和林增田隆一
关键词:标本DNA扩增
生物多样性与其保护意义被引量:5
1995年
物种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保护物种则必须从保护其生存环境、研究其基因多样性等多方面进行。物种的丧失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生物多样性程度的降低对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将产生阻碍作用。
王小明李明盛和林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物种灭绝片断化环境保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