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祝峙

作品数:60 被引量:297H指数:10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1篇细胞
  • 19篇基因
  • 16篇病理
  • 15篇病理学
  • 14篇肝癌
  • 13篇肿瘤
  • 13篇癌细胞
  • 13篇P53
  • 12篇肝癌细胞
  • 11篇细胞癌
  • 11篇肝细胞
  • 11篇肝细胞癌
  • 10篇教学
  • 8篇蛋白
  • 8篇原发性
  • 7篇乙型
  • 7篇乙型肝炎
  • 7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肝炎
  • 7篇肝炎病毒

机构

  • 5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济南军区总医...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京军区总医...

作者

  • 60篇祝峙
  • 35篇朱明华
  • 21篇倪灿荣
  • 18篇郑建明
  • 15篇李芳梅
  • 13篇林静
  • 12篇陈颖
  • 11篇王建军
  • 10篇于观贞
  • 9篇何妙侠
  • 9篇曲建慧
  • 7篇王洋
  • 5篇郑唯强
  • 5篇高莉
  • 4篇朱焱
  • 4篇罗志刚
  • 3篇曲建慧
  • 3篇李莉
  • 3篇曹晓哲
  • 3篇刘晓红

传媒

  • 8篇中华病理学杂...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癌症
  • 2篇临床与实验病...
  • 2篇肿瘤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法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体视学与...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3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基因标志物在造血系统肿瘤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1年
目前许多肿瘤基因标记物已被发现 ,在基因水平精确地对肿瘤进行诊断和分型是将来肿瘤诊断学发展的趋势。它已应用于日常的肿瘤诊断、筛选、治疗效果的判断及预后复发的判断。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常可检测到抗原受体基因克隆性重排和细胞染色体易位导致融合基因的异常表达。利用特异的基因标记 ,能使淋巴系统肿瘤得以准确分型。
祝峙朱明华
关键词:造血系统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和p14^ARF依赖性、非依赖性途径对肝癌细胞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是否通过p14ARF途径影响肝癌细胞生长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Bx及p14ARF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不表达p14ARF的肝癌细胞株HepG2。实验分为pcDNA3、pcDNA3HBx、pcDNA3p14ARF、pcDNA3HBx+pcDNA3p14ARF4组。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各转染组HepG2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用含p53结合位点p2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转染组细胞p14ARF、MDM2、p53、p21WAF1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HBx及p14ARF单转染及共转染含野生型p53但无p14ARF表达的HepG2细胞,单转染HBx及p14ARF组其细胞凋亡率(14.11%、13.72%)、G0/G1期阻滞细胞数(63.62%、61.75%)、p21WAF1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1.25±0.05、1.09±0.06)及p53、p21WAF1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10.66%、57.42%、0.77±0.03)明显升高,而共转染组与单转染p14ARF组相比其p14ARF蛋白表达及上述各项指标(18.61%、66.74%、3.53±0.43)又进一步升高。结论HBx通过依赖及非依赖p14ARF途径诱导p53表达从而导致激活p21WAF1,进而引起细胞周期G0/G1期的阻滞及细胞凋亡的增加。
余党会林静曲建慧祝峙李芳梅倪灿荣朱明华
关键词:P14^ARFP21^WAF1
胰腺癌组织中p73和p63蛋白过表达的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郑建明朱明华钱海龙王洋于观贞祝峙倪灿荣
关键词:胰腺癌P73P63生物学行为
生长抑制因子抑癌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2009年
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ING)家族是新近发现的一组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目前发现ING基因家族至少有5个成员:ING1~ING5,每个成员可能都具有多个不同的mRNA转录剪接体。近年来,ING基因家族的抑癌功能及其机制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祝峙朱明华
关键词:生长抑制因子肿瘤抑制基因生物学功能ING1MRNA
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多发生于1岁以内,其病因不清,病死率高,确诊主要依靠尸 检。本文报告4例婴儿原发性EFE尸检资料分析.主要病理改变为心脏扩大、质量增加、心内膜增厚。光镜下,心内膜弹力纤维及 胶原纤维增生,平行排列。弹力纤维染色(+)。病理学检查应与继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和心内膜心肌纤维化病进行鉴别。
王洋祝峙戴益民朱明华龚志锦郑建明
关键词:病理学
p53基因网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1
2003年
肿瘤抑制基因p53与其上、下游功能相关基因组成了一个复杂的基因网络。p53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7q13.1区带,编码的野生型p53蛋白包含N-末端的转录激活结构域、DNA结合结构域、四聚体化结构域和C-末端调节域。p73、p51、p63等基因由于在结构上与p53基因具有同源性,因而被归为p53基因家族。p53是联系不同遗传应急和细胞应答的中间环节,离子辐射、化疗药物及异常的细胞生长信号均能刺激p53基因表达。p53表达升高后,可通过p53-mdm2、p14ARF-mdm2环路对p53表达水平进行精确调节,p53功能的发挥还同时需要p33ING1b基因的协同作用。磷酸化和乙酰化是细胞内调节p53活性功能的主要途径。p53可以调控下游多种基因表达,其功能主要表现在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维持基因组稳定性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四个方面。认识p53基因网络的功能将有助于理解p53及其相关基因间的具体作用机制。
祝峙
关键词:P53基因基因网络基因表达调控
不同肝癌细胞系中P53/P21/MDM2表达初步观察
2003年
选用P53状态不同的Hep3B、PLC/PRF/5、HCC-9204、HepG2、HepG2215细胞,通过Western印迹分析观察各细胞P53蛋白以及P53下游基因p21、mdm2蛋白表达情况;将报告基因PG13-CAT转染细胞,通过观察CAT酶表达水平反映各细胞中P53的反式活化功能;P21-LUC质粒细胞内转染,比较不同细胞中P53对P21启动子的活化情况。结果显示,PLC/PRF/5细胞中P53蛋白高表达、低功能,但P21蛋白以及报告基因P21-LUC转染细胞后荧光素酶均具有较高水平表达;Hep3B细胞中P53蛋白无表达、无功能,P21蛋白低表达,MDM2蛋白表达相对较高;HCC-9204细胞具有较高MDM2表达,P53蛋白表达及功能均较低,P21亦呈低表达;HepG2215较HepG2细胞具有较高的P53、P21蛋白表达,P53活化报告基因的活性也较强。结果提示,肝癌细胞中P53活性与其表达水平、存在状态有关;某些细胞中P21的活化表达存在不依赖于P53的途径;MDM2与P53的表达具有负性相关倾向。
曲建慧朱明华倪灿荣李芳梅林静祝峙于观贞
关键词:肝癌细胞系P53P21MDM2蛋白表达
病理学第二课堂PCMC的初步实施与效果评估被引量:8
2010年
在病理学的教学环节中针对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现状,开辟第二课堂,筛选典型尸检病例,引导学生利用课堂知识分析实际病例,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充分发挥病理学的桥梁作用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课题。我们引入了PCMC教学模式,即以临床典型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的启发式临床医学教学模式,并结合多媒体进行临床医学教学,充分调动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良好的效果。以我校2007级军海麻临床医学专业5个班学生为观察对象,随机选择20名学生为实验组,20名学生为对照组进行预试验,参加病理学第二课堂,以临床病例讨论课为载体,开展PCMC教学,进行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第二课堂采用PCMC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教学效果明显,同时也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何妙侠王建军郑建明祝峙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第二课堂
裸鼠脑内接种U-251M G细胞建立脑胶质瘤的模型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建立裸鼠脑内人胶质瘤模型。方法:应用自制的脑内注射细胞装置,将人的U-251MG细胞接种于9只裸鼠脑中。分别于接种后10,20,30,40和77 d 处死动物并行病理解剖、GFAP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结果:我们建立的模型,肿瘤在脑内生长稳定,其特性同于人脑胶质瘤。结论:接种后20 d
王建军祝峙高莉陶文照肖农颜永碧刘建涌
关键词:脑肿瘤动物模型脑胶质细胞瘤
HBV对肝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双重作用
为了进一步观察HBV导致原发性肝癌发生的机制,首先观察了HepG2细胞以及稳定转染了HBV质粒的HepG2.2.15细胞某些生物学活性如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差异,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了细胞中P53蛋白表达情况...
曲建慧林静祝峙倪灿荣李芳梅朱明华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抑癌基因P53P21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