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强 作品数:28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FEZF1-AS1靶向miR-610对膀胱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FEZF1-AS1对膀胱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FEZF1-AS1和miR-610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在膀胱癌细胞中干扰FEZF1-AS1后,采用CCK-8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采用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膀胱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蛋白免疫沉淀(RIP)实验检测FEZF1-AS1与miR-610的靶向结合,通过荧光素酶实验验证FEZF1-AS1和miR-610的靶向关系;通过细胞周期实验验证FEZF1-AS1对细胞周期的影响;通过细胞凋亡实验验证FEZF1-AS1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裸鼠荷瘤实验验证FEZF1-AS1在体内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以上实验推测FEZF1-AS1在膀胱癌中的作用。结果:FEZF1-AS1在膀胱癌组织中高表达(P<0.01),miR-610在膀胱癌组织中低表达(P <0.01),二者呈负相关(r=-0.572 6,P=0.000 3);shFEZF1-AS1能显著抑制FEZF1-AS1表达并促进miR-610表达(P<0.05),miR-610inhibitor可减弱sh-FEZF1-AS1对miR-610表达的促进作用(P<0.05),FEZF1-AS1能明显抑制miR-610表达(P<0.05),miR-610mimic可减弱FEZF1-AS1对miR-610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RIP实验显示FEZF1-AS1能够靶向结合miR-610;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FEZF1-AS1序列上有miR-610的结合位点。sh-FEZF1-AS1能显著抑制T24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抑制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均P<0.05);miR-610 inhibitor能显著减弱sh-FEZF1-AS1对T24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促进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凋亡(P<0.05)。结论:FEZF1-AS1可通过靶向miR-610促进膀胱癌细胞T24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其作用机制与FEZF1-AS1对miR-610的吸附有关。 刘双宁 翟晓强 李颖毅 张辉 毕航 卞少华 李正义关键词:膀胱癌 阴茎头表皮样囊肿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阴茎头表皮样囊肿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对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阴茎头表皮样囊肿患者临床资料:36岁,发现阴茎头肿物6年,进行性增大1个月。检查阴茎头中部可触及一内生性、球形、质硬包块,大小约1.5cm×1.2cm×1.0cm,无触痛,包块与阴茎白膜及尿道界限清楚。尿道外口正常,勃起后阴茎无弯曲,阴茎头肿物无明显增大。彩超提示阴茎头海绵体内实性占位伴细小钙化斑。MRI检查阴茎头内可见结节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等信号,T2WI呈低信号,考虑为肿瘤性病变。患者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阴茎头肿物切除术。结果:手术顺利,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证实为阴茎头表皮样囊肿。结论:阴茎头表皮样囊肿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疾病,进展缓慢。手术切除疗效好,无复发,对患者勃起功能无明显影响。 翟晓强 张栋 李和程 张连栋 种铁 赵军关键词:表皮样囊肿 手术治疗 囊性肾癌27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CRCC)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CRCC患者的症状与体征、影像学表现、手术方式、病理检查及随访结果。结果:综合B超、CT、MRI、超声造影等检查诊断CRCC 24例,疑似肾癌2例,误诊为肾囊肿1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15例,根治性肾切除11例,肾囊肿去顶减压后再行根治性肾切除1例。病理检查报告为透明细胞癌2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临床分期T1aN0M08例,T1bN0M012例,T2aN0M05例,T2bN0M02例;组织分级G16例,G221例。27例随访6~78个月,平均21个月,除1例术后3个月局部复发外,其余26例均无复发和转移。结论:综合多种影像学检查能提高CRCC的诊断率,部分患者保留肾单位手术能达到与根治性肾切除术同样的治疗效果。除肾癌囊性坏死型外,其余类型预后较好。 翟晓强 雒启东 张栋 李建平 赵军 李和程 种铁关键词:肾肿瘤 囊性肾癌 精囊镜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相关精囊疾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经尿道精囊镜检查术治疗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DPKD)相关的顽固性血精及射精管梗阻性无精子症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共收治ADPKD相关精囊疾病7例,其中以顽固性血精为主要表现3例,以梗阻性无精子症为主要表现4例。收集上述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盆腔磁共振主要表现为双侧精囊扩张,精囊的平均宽度为25mm,长度为45.8mm。除精囊扩张外,3例顽固性血精患者中2例出现单侧精囊内信号异常,1例精囊结石;4例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中1例表现为射精管囊肿,1例单侧精囊内信号异常。所有患者均行精囊镜检查术,平均手术时间35(20~50)min。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以顽固性血精为主要表现的3例患者术后3个月血精症状均消失;以梗阻性无精子症为主要表现的4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2例精液质量恢复正常,2例精液量仍<1.5ml,离心后可见少量精子。术后6个月,1例患者配偶成功妊娠。结论:ADPKD可累及精囊、附睾等男性生殖器官,累及精囊时患者可表现为梗阻性无精子症或顽固性血精。经尿道精囊镜检查术治疗表现为顽固性血精及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安全、有效。 翟晓强 赵军 李和程 张栋 张连栋 王子明 种铁关键词: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 精囊镜 血精症 无精子症 V形加压贴在预防阴囊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两种固定方法在预防阴囊手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方法收集2014年3月-2016年9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阴囊手术患者100例,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阴囊V形加压贴加压包扎切口,对照组常规纱布包扎。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囊水肿情况、术后切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各级阴囊水肿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疼痛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囊手术后应用V形加压贴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张丽 韩强 翟晓强关键词:阴囊 水肿 并发症 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 本发明公开了泌尿外科用尿道给药器,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右侧滑动设有可将药液注入患者体内的推注机构,所述的壳体左侧锥螺纹贯穿有移至患者病灶部位内的导向机构,所述的壳体左侧滑动贯穿有可将壳体内部与导向机构进行连通的联动机... 翟晓强 武雁文献传递 附睾管三维重建及解剖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以人附睾组织为研究对象,进行附睾管三维重建,明确附睾管解剖学及组织学特点。方法对1例人附睾连续组织切片,Leica-Aperio AT2数字扫描,Photoshop CC 2018配准,VGStudio MAX V3.0三维立体合成,Materialise Magics V22.0后期修饰。另1例用于电子显微镜观察。结合切片及三维重建,分析附睾管的组织学特点。结果获得7μm厚的横断面人附睾石蜡切片4331张,矢状面切片543张;人附睾管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分布,附睾头、体和尾部可分别划分为7个、9个和4个亚区,亚区间有组织间隔;不同亚区内附睾管排列无序,但附睾管管径及其上皮结构存在差异,且体、尾部各亚区间为单根附睾管连接。结论利用连续组织切片的方法能成功三维重建人附睾管。揭示人附睾管具有明显的空间区域性,不同亚区组织存在差异。 马玉波 陈娟 翟晓强 张同殿 种铁 王子明 赵军关键词:附睾管 三维重建 HE染色 电子显微术 染料木黄酮对塑化剂邻苯二酸-单-2-乙基己酯所致青春期前SD大鼠睾丸氧化损伤的影响 目的 明确染料木黄酮(GEN)及塑化剂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EHP)单一及同时暴露对青春期前大鼠睾丸氧化应激状态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建立青春期前雄性SD大鼠暴露于GEN和/或MEHP的模型,设立对照组(Con组... 王子明 张连栋 李和程 尹健 翟晓强 种铁复杂性梗阻性无精症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对1例复杂性梗阻性无精症患者的诊治过程分析,阐明因儿童发育特点,在儿童腹股沟区手术时应加强对输精管保护。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无精症患者,术前有腹股沟区手术病史,通过术前检查、手术探查证实既往左腹股沟手术部位的输精管存在离断,经术中证实输精管远、近端通畅后,在显微镜下行输精管无张力吻合术,术后1月、6月复查精液,并于术后6个月再次行精囊镜检治疗右射精管梗阻。结果术中证实患者的左腹股沟区手术导致同侧输精管梗阻,右侧射精管梗阻可疑。在显微镜下对患者行输精管吻合术,术后1月精液分析证实输精管再通,术后6月检查示精液质量改善不明显。精囊镜再通射精管成功,精液质量明显改善,爱人怀孕。结论梗阻性无精症原因复杂,除先天性畸形,儿童时期腹股沟区手术输精管损伤外,实际发生率高且难及时发现。输精管复通后精液质量随既往手术时间间隔越长,损伤时年龄越小,其恢复也越慢。精囊镜及显微镜下输精管吻合术是治疗梗阻性无精症的有效手段。 赵军 翟晓强 李和程 种铁 王子明关键词:梗阻性无精症 精囊镜 输精管吻合 疝气 显微镜 青春期前苯甲酸雌二醇暴露对大鼠睾丸基因表达谱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青春期前苯甲酸雌二醇(estradiol benzoate,EB)暴露对SD大鼠睾丸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 12只21日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EB[100.0μg/(kg·d)]暴露组(AEb组)和对照组(AC组)。于青春期前,即出生后第22天(PND 22)每日皮下注射EB[100.0μg/(kg·d)],共14d,对照组仅注射玉米油(溶媒)。于性成熟后(PND 64)处死大鼠,采用Affymetrix大鼠基因组230 2.0芯片研究大鼠睾丸基因表达谱变化,选择部分基因采用定量RT-PCR验证芯片实验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Eb组有2 740个基因表达变化,其中下调基因1 043个,上调基因1 697个。聚类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包括类固醇激素合成、结合和代谢相关基因,精子发生和精子细胞发育相关基因,DNA复制和修复相关基因,蛋白质合成和修饰相关基因,以及免疫反应、细胞粘附、细胞骨架、信号转导、转录因子、氧化应激和凋亡相关基因等。实时定量RT-PCR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青春期前EB暴露对SD大鼠睾丸基因表达谱有影响,基因组学的改变可能进一步影响睾丸组织的发育与功能。 陈琦 屈栗明 翟晓强 种铁 吕茉琦 洪慧慧 王子明 李和程关键词:睾丸 青春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