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杰

作品数:75 被引量:317H指数:11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7篇地震
  • 24篇震前
  • 23篇地震前
  • 23篇前兆
  • 20篇地震前兆
  • 15篇地下水
  • 14篇水位
  • 10篇断层
  • 9篇地下水位
  • 9篇地震预报
  • 9篇井水位
  • 8篇聊古一井
  • 7篇地下流体
  • 7篇断裂带
  • 7篇应力场
  • 7篇裂带
  • 7篇流体
  • 7篇固体潮
  • 6篇气压
  • 5篇地震异常

机构

  • 75篇山东省地震局
  • 6篇河北省地震局
  • 3篇山东省计算中...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2篇上海市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安徽省地震局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南京市地震局

作者

  • 75篇耿杰
  • 26篇张昭栋
  • 18篇王忠民
  • 13篇魏焕
  • 12篇王华林
  • 5篇周翠英
  • 5篇王梅
  • 4篇刁守中
  • 4篇潘双进
  • 3篇陈安方
  • 3篇任桂香
  • 3篇张玲
  • 3篇许萍
  • 3篇王吉易
  • 3篇高玉斌
  • 2篇苗同信
  • 2篇刘庆国
  • 2篇宋治平
  • 2篇李永红
  • 2篇李冬梅

传媒

  • 16篇地震研究
  • 7篇西北地震学报
  • 5篇地震地质
  • 5篇华南地震
  • 5篇高原地震
  • 4篇地震
  • 3篇地震学刊
  • 3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地震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地壳形变与地...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东北地震研究
  • 1篇内陆地震
  • 1篇山西地震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世界地震译丛
  • 1篇邢台地震40...
  • 1篇2013年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 7篇1999
  • 7篇1998
  • 7篇1997
  • 4篇1996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数字化地震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评价
<正>本文对我国第一个区域性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山东数字化地震前兆台网观测数据与相关模拟观测数据进行了系统对比分析评价,提出能否取代模拟观测的具体意见。主要结果为: 1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较系统的进行数字化与模拟...
刁守中李杰耿杰魏焕王梅王忠民苗同信
文献传递
中国大陆及邻区地震序列类型分区特征和震源环境讨论
本文在对中国大陆及邻区17次 M≥8的地震、53次6≤M≤7.9的地震和44次5≤M≤5.9的地震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利用作者提出的考虑不同地域地震类型本身存在比例差异的地震序列类型的概率百分比方法,划分了15个地震序列类...
王华林周翠英耿杰
文献传递
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及其形成演化模式被引量:14
1998年
对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的生成方法、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形成演化模式的研究表明,唐山地震前后地下水位动态图象正负区和异常特征区的时空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和阶段性。负值区的演化具有“收缩—扩展—急速扩展—发震”的特征;异常特征区的演化显示“迁移—扩展—稳定—发震—消失”的特征;滑动变差值显示“增大—减小—发震—急速减小”的变化过程。探讨了地下水位动态图象演化与构造变形、断层运动和上地幔物质上涌的关系,提出了唐山地震地下水位动态图象“场—区—源”的演化模式。
耿杰张昭栋魏焕王忠民
关键词:地下水位异常唐山地震地震前兆
郯庐断裂带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段差异及未来强震危险地段
使用现代地震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研究了郯庐地震带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其分段特征,指出郯庐带北段东西两侧现代构造应力场方向和力的作用方式可能存在差异,渤海区段与其南北两侧应力场方向和作用方式存在差异,南段的合肥以南与其以北区段...
周翠英许萍冀东普耿杰季爱东刘霞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现代构造应力场强震
文献传递
无线地下流体数据监测系统水位观测数据与模拟水位观测数据一致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山东地区投测的中科光大无线地下流体数据监测系统产出的水位数据为基础,从系统现场测试结果、观测资料变化特征及与模拟观测系统产出数据的一致性研究结果等方面,对该系统进行了分析与评价。认为该观测系统的产出数据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地下水位的相对变化特征;在观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GPRS通讯模块和中心系统程序各部分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系统产出的数字化观测资料可用于地震分析预报研究。
耿杰陈安方潘双进
关键词:地下流体一致性监测系统分析评价
用小波变换方法提取地下流体观测异常信息被引量:6
2009年
首先对小波分析方法作了简单介绍,然后运用该方法,对1992~2002年上海地区9口水氡观测井的资料进行了6阶小波变换,提取的地震异常信息与实际地震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1983年山东荷泽5.9级地震和1998河南清丰4.0级地震前聊古1井的氡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发现1~6阶小波系数均出现异常;对1999年山东苍山5.2级地震前枣庄十里泉井的水汞观测资料进行了小波分析,发现1~6阶小波系数也出现异常。因此,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地震前兆异常信息。
耿杰陈安方潘双进
关键词:小波分析地下流体前兆异常低频
菏泽5.9级地震前豫01井水位对气压和固体潮响应的变化被引量:6
1994年
本文给出了一种处理井水位的新方法,它考虑了井水位对气压和固体潮响应的滞后影响。利用泰勒和杜得森展开法,导出了计算井水位气压系数、固体潮系数以及它们的滞后时间的公式,并给出了考虑滞后影响的井水位气压与固体潮改正公式。我们利用这一新方法处理了豫01井1983年的观测资料,计算出每天的井水位固体潮、气压系数和它们的滞后时间。该4种参数在1983年11月7日菏泽Ms5.9级地震时大幅度变化,而且在地震前、后也有一些大幅度变化:井水位气压系数在9月9日和11月2日分别大幅度下降,震后11月20日大幅度上升,井水位对气压响应的滞后时间在9月23日大幅度减少,井水位固体潮系数11月2日大幅度上升,11月7日和8日大幅度下降。这一方法为分析地震前兆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张昭栋耿杰高玉斌张铸钢
关键词:地震前兆井水水位气压固体潮
沂沭断裂带及其附近断裂的断层泥分形特征及其地震地质意义被引量:16
1996年
利用岩石碎裂数目的分形理论,分析、计算了沂沐断裂带及其西侧北西向断裂的断层泥粒度成分的分维值,讨论了断层泥粒度成分分维的地震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沂沐断裂带内的断裂活动强度大于北西向断裂活动强度;F2是沂沐断裂带中活动最强的一条断裂;断层泥粒度成分分维值可作为表征断裂活动时代、破裂形式和断层泥形成年代等的参量;分维值还与断层泥的母岩、厚度、粘土矿物含量和所处的断裂部位等相关。
王华林耿杰
关键词:沂沭断裂带断层泥地震地质
断层逸出气测量在活动断裂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0年
从断层逸出气测量应用于活动断裂研究的工作原理、研究方法及技术思路入手,对沂沭断裂带、海原8.5级地震断裂、鲜水河断裂带和山东平原地区活动断裂等的断层逸出气进行系统地分析、对比和研究,探讨了断层逸出气与断层活动性和贯通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断层几何学研究和平原地区活断层探测中的应用等问题。结果表明:断层逸出气Rn,Hg的含量和变化梯度可以作为评价断层活动性和贯通性的参考指标,断层逸出气测量为断层几何学和运动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快捷方便的探测方法,是确定隐伏断层具体位置的有效手段之一。
耿杰
关键词:断层活动性
山东聊古一井水化学地震前兆异常特征研究
<正>聊古一井是中国地震局I类水化学综合观测井。自1981年正式投测以来,对其周围500km范围内的5级以上地震具有良好的映震能力,但各次地震前水化组分的异常变化差异较大。从地震异常的场源兆鉴别分析人手,研究各次地震前水...
耿杰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