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4篇造影
  • 3篇动脉疾病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治疗
  • 3篇冠脉
  • 3篇冠状动脉疾病
  • 3篇房颤
  • 2篇蛋白
  • 2篇动脉造影
  • 2篇对比剂肾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肌梗死患者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血浆

机构

  • 15篇深圳市孙逸仙...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5篇胡伟
  • 11篇王丽丽
  • 9篇龙娟
  • 4篇曾繁芳
  • 4篇罗颖
  • 2篇张怡清
  • 2篇徐验
  • 2篇陈协辉
  • 2篇郭文玉
  • 2篇衣为民
  • 2篇易文雅
  • 2篇赵洪磊
  • 1篇何霞
  • 1篇季军
  • 1篇陈绮映
  • 1篇麦炜颐
  • 1篇陈小玲

传媒

  • 4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与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诊室血压和动态血压与糖尿病人群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在门诊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且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36例,根据是否合并冠心病或脑卒中,所有患者被分为心血管疾病组(122例)和无心血管疾病组(214例),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血糖、诊室血压、动态血压等一般资料;又根据全天收缩压平均值中位数(122mmHg)分为<122mmHg(168例)和≥122mmHg组(168例),进行心血管疾病比较。结果:(1)与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组年龄较大,吸烟、高血压比例及血浆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0.01);动态血压:心血管疾病组全天SBP平均值[(119.8±8.7)mmHg比(124.4±9.6)mmHg]、白天SBP平均值(dSBP)[(121.4±9.3)mmHg比(128.0±10.3)mmHg]和夜间SBP平均值(nSBP)[(114.4±4.2)mmHg比(120.8±4.7)mmHg]均明显升高(P均<0.01);两组患者诊室血压无明显差别;(2)与<122mmHg组相比,≥122mmHg组脑卒中(20.2%比25.0%)和总心血管疾病(32.7%比39.9%)比例明显升高(P均<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管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全天平均SBP值均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1.36,P均<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采用动态血压预测其心血管风险优于传统诊室血压;全天SBP平均值可能是一个用于预测患者心血管风险的较好的动态血压指标。
曾繁芳陈协辉王丽丽龙娟赵洪磊胡伟罗颖易文雅
关键词:血压心血管疾病
经解剖鼻烟壶处的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1例被引量:4
2020年
1989年Campeau[1]首次报道以桡动脉为入路进行冠状动脉造影,1993荷兰Keimeneij等[2]首次报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支架术,随后更多的临床研究发表,使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TRI)已成为一种成熟的介入诊疗途径[2-3]。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势是减少出血,增加安全性和增加患者舒适度[4-5]。而经股动脉入路的血管相关并发症和出血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特别是给予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后[6-7]。
曾繁芳王丽丽龙娟胡伟吴志业黄蓉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桡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率、相关因素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86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测定其术前和术后48~72h内的血清肌酐水平(Scr),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事件。CIN定义为术后48~72h内Scr升高>25%,或绝对值升高≥44.2μmol·L-1(0.5mg·dL-1)。结果 186例患者中有34例发生CIN(CIN组),152例为非CIN(非CN组),CIN发生率为18.3%。CIN组患者年龄较非CIN组更大(P<0.05),CIN组肾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合并心力衰竭(Killip≥Ⅱ级)的患者明显多于非CIN组(P<0.01),所有心源性休克患者均发生了CIN;CIN组术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比例低于非CIN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肾功能不全(基线肌酐清除率<60mL·min-1)、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心源性休克、术前他汀治疗与CIN的发生有关。CIN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非CIN组延长,住院期间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增高(P<0.05或P<0.01)。结论 CIN是急诊P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增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肾功能不全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CIN的危险因素,术前他汀治疗是减少CIN发生的预测因素。
徐验衣为民龙娟罗颖张怡清胡伟郭文玉
关键词:造影剂
MicroRNA在心房颤动的心房重构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4年
目的研究和分析microRNA(miRNA)在心房颤动的心房重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2年9月至2013年1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19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实际病况分成心房颤动组(104例)和窦性心律(窦律)组(94例),均行外科开胸术治疗,术中取样两组患者右心耳组织进行检测和分析,记录两组患者心房组织中miRNA的表达量和Cx43mRNA表达量,并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患者心房组织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形态学发生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心房细胞异常增大,肌纤维异常增粗且断裂,同时表现出大小不均、排列紊乱、细胞核增大、间质纤维化明显等特点。心房颤动组miRNA在心房组织中的表达量[(0.614 9±0.175 7)×103]明显低于窦律组[(2.298 6±0.390 6)×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743,P<0.01);但两组Cx43mRNA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4,P>0.05);心房颤动组Cx43蛋白表达量[(0.576 2±0.201 0)×103]显著低于窦律组[(1.145 0±0.373 9)×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07,P<0.01)。结论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明显;同时该类患者心房组织中mi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致使其相关的靶基因Cx43蛋白的表达量也随之下调,二者呈非负相关,说明miRNA并不能直接通过对Cx43的表达调控而参与到心房重构中。
胡伟龙娟王丽丽
关键词:心房颤动微RNAS心房重构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96例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给予华法林及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为6.25%,对照组为2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hs CRP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观察组NT-pro BNP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可减少房颤早期复发。
胡伟王丽丽
关键词:替米沙坦螺内酯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早期复发
兔血栓中新型亲水涂层冠脉支架产生的影响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新型亲水涂层冠脉支架对兔血栓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哈尔滨大白兔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药物涂层支架,对照组使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亲水涂层支架,比较两组置入支架后第1、第4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s V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血栓与内皮化结果。结果与第4周相比,第1周两组大白兔的血清CRP、s VCAM-1以及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前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第1、4周观察组大白兔血清CRP、s VCAM-1以及MMP-9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血栓形成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水改性必须适度,否则不仅起不到增加冠脉支架血液相容性的作用,反而会提高血栓形成率。
胡伟王丽丽
关键词:冠脉支架
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对照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84.44%,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6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89%)与对照组(24.44%)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较为满意,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胡伟王丽丽
关键词: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他汀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预防作用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前,应用他汀类药物对于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行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是否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分为他汀组(42例)和非他汀组(144例),收集其PCI治疗前和治疗后48~72 h内的血清肌酐浓度,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186例患者中34例发生CIN,CIN发生率为18.3%;他汀组CIN发生率显著低于非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1%vs.21.5%,P<0.05)。他汀组术后血清肌酐浓度明显低于非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3±26.0)μmol/L vs.(101.5±28.4)μmol/L,P<0.05]。术后他汀组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高于非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5±21.1)mL/min vs.(63.9±18.2)mL/min,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I治疗前应用他汀类药物(OR 0.48,95%CI 0.11~0.89,P<0.05)和肾功能不全(基线内生肌酐清除率<60 mL/min)、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心源性休克是CIN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急性AMI行直接PCI治疗的患者,术前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能保护肾功能,降低CIN的发生率,提示术前他汀类药物预处理可能具有预防CIN的作用。
徐验衣为民龙娟罗颖张怡清胡伟郭文玉
关键词:心肌梗死他汀类药物造影剂对比剂肾病
替罗非班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中替罗非班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76例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后TIMI血流分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行PCI后观察组TIMI血流3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7%,对照组为23.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应用替罗非班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胡伟
关键词:替罗非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与急性左心衰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与急性左心衰患者预后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通过前瞻性方法,入选68例急性左心衰发作患者,收集基线资料及其相关实验室指标;出院后对其随访1个月;依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分为有事件组和无事件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同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终点事件相关性。【结果】本研究患者平均年龄为(57.3±12.6)岁,男性52例(76.5%);其中46例既往有冠心病(67.6%),10例有风湿性心脏病(14.7%),12例有扩心病(17.7%);38例有高血压(55.9%),24例有糖尿病(35.3%)。随访1月时,共有39例患者发生心血管终点事件(57.4%),其中36例因心衰再入院,3例因心衰死亡。与有事件组患者相比,无事件组患者年龄较小,吸烟所占人数比例较少(P<0.05);无事件组患者血浆N端脑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水平较低(P<0.05);而血浆总胆固醇和白蛋白水平较高(P<0.05)。出院带药两组患者间无明显差别。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浆总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终点事件相关性,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收缩压、血浆白蛋白、糖尿病、高血压、药物后,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对心血管终点事件具有保护作用(优势比OR为0.91,95%置信区间0.80-0.96);进一步校正血浆C反应蛋白后,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升高对心血管终点事件保护作用不再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为0.97,95%置信区间0.87-1.09)。【结论】血浆适当总胆固醇水平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短期预后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适度水平胆固醇能够提供能量和营养支持,改善炎症反应有关。
曾繁芳王丽丽龙娟易文雅胡伟罗颖陈绮映麦炜颐
关键词:胆固醇急性左心衰炎症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