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守志

作品数:48 被引量:43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1篇天文地球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盆地
  • 11篇地球化
  • 11篇地球化学
  • 10篇油气
  • 10篇凹陷
  • 9篇泌阳凹陷
  • 8篇地质
  • 8篇源岩
  • 8篇烃源
  • 8篇烃源岩
  • 6篇页岩
  • 6篇石油地质
  • 6篇勘探
  • 6篇成藏
  • 5篇油气地球化学
  • 5篇生物标志
  • 5篇化合物
  • 4篇页岩油
  • 4篇油源
  • 4篇原油

机构

  • 41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西南石油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南京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 1篇克拉玛依职业...
  • 1篇新疆石油管理...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8篇胡守志
  • 21篇李水福
  • 12篇张冬梅
  • 11篇何生
  • 6篇付晓文
  • 6篇吕倩
  • 6篇黄新
  • 5篇沈传波
  • 5篇王廷栋
  • 5篇马军
  • 4篇刘国权
  • 4篇侯宇光
  • 3篇陈红汉
  • 3篇陈世加
  • 3篇阮小燕
  • 2篇王华
  • 2篇廖泽文
  • 2篇吴亮亮
  • 2篇曹剑
  • 2篇杨道庆

传媒

  • 8篇石油实验地质
  • 5篇地球科学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 3篇地质科技情报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矿物岩石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内江科技
  • 1篇石油教育
  • 1篇武汉冶金管理...
  • 1篇地质科技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岩石热解参数图版的烃源岩内部排烃效率计算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排烃效率是研究排烃作用的关键地质参数,准确计算烃源岩排烃效率对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都有重要意义。在原始生烃潜力恢复法基础上,介绍了一种热解图版法。该方法是利用氢指数与最大热解峰温关系划分有机质类型的经典图版,将有机质类型分界线和成熟度趋势线均匀插值网格化,然后将样品的氢指数和最大热解峰温数据投点于图版中,沿着类型线向左追踪至与R_o为0.2%的成熟度线交点作为生烃指数的原始值,从而计算出排烃效率。通过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泌页1井66个烃源岩实测数据,研究了排烃效率与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成熟度(ATM)特性以及页岩油富集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人为赋值法相比,热解图版法获得的排烃效率与有机质ATM特性更具规律性,与页岩油富集程度的吻合度较高,而且计算过程与结果不会出现负值和排烃效率大于100%的现象。该方法计算的烃源岩内部排烃效率合理可行,可作为原始生烃潜力恢复法计算排烃效率的补充。
张冬梅张延延郭隽菁胡守志李水福
关键词:排烃效率烃源岩泌阳凹陷南襄盆地
泌阳凹陷西部地区原油芳烃组成特征及其意义
泌阳凹陷是南襄盆地东北部一南深北浅的中新生代箕状断陷湖盆,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油气勘探区。30多年的油气勘探已经证实了该凹陷是“小而肥”的凹陷。从泌阳凹陷西部地区井楼油田和古城油田的原油物性数据看,它们均属于粘稠的重质原油。...
胡守志李水福何生刘国权侯宇光
关键词:泌阳凹陷原油类型生物标志物
文献传递
涠西南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被引量:24
2014年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和涠洲组烃源岩地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流沙港组生烃潜力高于涠洲组,其中以流二段最优;2套烃源岩总体处于弱还原—弱氧化的沉积环境,伽马蜡烷含量甚微,C24四环萜的含量表明陆源有机质占有一定比例,各组段C27、C28、C29αααR型甾烷分布特征多为"V"型和反"L"型,且流二段的C30-4-甲基甾烷含量最为丰富。根据生标特征可将原油分为3类:Ⅰ类原油来源于流一段烃源岩;Ⅱ类原油源于流三段烃源岩;Ⅲ类原油可分为2个亚类,Ⅲ1类原油来源于流二段的泥页岩,Ⅲ2类原油为流一段和流二段混合来源,推断混源中流二段烃源岩生烃贡献较大。涠洲组原油与涠洲组烃源岩特征相差甚大,推测应源于其下部地层。
范蕊李水福何生王晓龙胡守志张冬梅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物油源对比涠西南凹陷北部湾盆地
原油中常见化合物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复杂混合物分离分析技术,该技术在分离石油烃类化合物方面显示出比传统一维色谱-四极杆质谱分析更强的优越性。通过不同类型原油的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建立生物解降原油饱和烃组分和轻质原油烃类组分(饱和烃与芳烃)的分析方法,得到了甾烷、萜烷和芳烃化合物的二维平面点阵图和三维立体图。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原油的萜类化合物和轻质原油的饱和烃与芳烃同时分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许多在普通一维色谱分析中不能分离或分离效果不佳的共馏化合物得到了很好的分离。
李水福胡守志何生马军刘国权侯宇光
关键词:萜烷甾烷芳烃化合物原油
原油中难以分辨的复杂混合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1年
普通一维气相色谱中难以分辨的复杂混合物(UCM)是指普遍存在于原油(尤其是生物降解油)中的烃类化合物,其包含化合物数目可多达250 000个,对其有效分辨可为原油(特别是生物降解油)成因、开采、炼制和残油环境污染评价及治理等研究提供大量以前未被发掘的地球化学信息。文章在阐述UCM定义的基础上,对UCM研究的实验技术进展、UCM化合物特征及其在石油勘探、开发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进行全面综述,并指出当前UCM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胡守志李水福张冬梅马军
关键词:生物降解油油气地球化学
页岩油可动性表征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9年
页岩油的可动性及其表征是页岩油研究的一项核心内容,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难度很大,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为加深对页岩油可动性表征的理解,评述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领域研究进展,提出了页岩油可动性表征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页岩油主要以吸附态和游离态2种方式赋存,游离态是主要产能贡献者,游离油的表征及其可动性是核心,当前研究方法可分为直接表征法和间接计算法2大类。直接表征法可分为热解法和抽提法,实验和分析过程都比较繁琐。间接计算法也可分为2种,即基于页岩孔隙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法和基于页岩总含油量与页岩吸附油量的差减法,前者误差较大且计算值偏高,运用页岩总含油量与页岩吸附油量的差减法得到的是最大理论可动油量,其精度主要取决于页岩吸附油量的确定,而页岩吸附主要发生于有机质(干酪根),但干酪根对页岩油的吸附机理目前研究较少。因此,查明干酪根对石油液态烃的吸附能力及其产物组成的变化规律,进而揭示干酪根对页岩油的吸附机理,是当前页岩油可动性表征研究领域值得探索的新方向。
朱晓萌朱文兵曹剑宋宇张冬梅胡守志李水福
关键词:页岩油赋存状态可动性干酪根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年代学被引量:43
2014年
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期研究对油气运聚与圈闭时空匹配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综合运用原油/油包裹体分子地球化学、单个流体包裹体荧光特性和显微测温等油气成藏期次划分方法,获得了塔河油田奥陶系发生了3期成藏的认识;接着,运用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及Re-Os和K-Ar直接定年方法,构筑了其奥陶系油气成藏年代学格架。结果表明,塔河油田第一期成藏发生在加里东中-晚期(463.2~414.9 Ma),第二期成藏发生在海西晚期(312.9~268.8 Ma),第三期成藏发生在喜马拉雅期(22~4.8 Ma)。其中,塔河主体发生了3期成藏,而塔河外围仅发生了第一期和第2期两期成藏。深入剖析阿克库勒凸起受差异构造演化控制的成藏期次和成藏时期在空间上表现出的非均质性,对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其它构造带的勘探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陈红汉吴悠丰勇鲁子野胡守志云露漆立新
关键词:油气成藏期次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奥陶系塔河油田
基于反相柱系统分析的原油烃类化合物全二维色—质谱图特征被引量:4
2011年
原油中烃类化合物是最复杂的混合物体系,而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是目前分离复杂混合物体系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该文采用反相柱系统对原油烃类化合物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其中重要的化合物系列进行了识别,为原油中烃类化合物的反相柱系统分析和谱图识别提供了参考。分析结果表明,反相柱系统对饱和烃,尤其是低分子量的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等化合物在二维上具有很好的分离效果,因此,反相柱系统对生物降解油饱和烃馏分的"鼓包"化合物(UCM)的分离与研究可能将起到一定作用。
李水福胡守志曹剑何生马军王绪龙张冬梅陈昱瑶
关键词:烃类化合物原油
泌阳凹陷深凹区页岩非均质性与含油性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页岩的非均质性和含油性研究,对揭示页岩油微观富集规律和页岩油开发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地球化学、核磁共振、岩心观察、X衍射等方法,对南襄盆地泌阳凹陷页岩岩性、矿物组成、有机质丰度、孔渗性和含油性等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泌页1井5号页岩层有机质丰度呈中部高、顶底低的分布特点;中部和底部页岩段的含油量比顶部高;顶部页岩段粉砂质质量分数较高,中部页岩段灰质质量分数较高,底部页岩段云质质量分数较高;页岩中陆源碎屑矿物质量分数随深度增加而增多,黏土矿物质量分数则相反,碳酸盐矿物质量分数呈中部高、顶底低的趋势;页岩渗透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而孔隙度变化不大;页岩层形成于干旱气候下具有中—高等生产力的咸水还原环境中;有机质丰度、脆性矿物质量分数、孔隙度和烃类微运移作用是影响页岩含油量的主要因素;与高有机质丰度页岩层段相邻的泥质粉砂岩和云质页岩夹层是页岩油开采的有利层段。
吕倩李水福胡守志黄新
关键词:非均质性含油性泌阳凹陷南襄盆地
单质硫和含硫矿物对固体沥青中生物标志物热演化过程的影响
2021年
含硫物质与地质体中有机质的形成、演化过程密切相关,但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它们对沉积有机质中生物标志物的影响较少报道。对四川盆地固体沥青样品开展在单质硫(S^(0))和含硫矿物(黄铁矿、硫酸亚铁、硫酸铁和硫酸钙)存在条件下的加水热模拟实验,进而探讨上述含硫物质在固体沥青热演化过程中对其赋存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单质硫和含硫矿物对固体沥青中可溶有机质产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它们的影响程度顺序是:S^(0)>Fe_(2)(SO_(4))_(3)>FeSO_(4)>CaSO_(4)>FeS_(2)。对于反映成熟度的生物标志物参数,单质硫和含硫矿物对甾烷C_(29)-αββ/(αββ+ααα)、C_(29)-20S/(20S+20R)和藿烷C_(31)H-22S/(22S+22R)的比值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甾烷(S_(21)+S_(22))/C_(27–29)、藿烷Ts/(Ts+Tm)和规则甾烷系列比值有影响。单质硫和含硫矿物会显著改变反映生源的生物标志物参数,不同含硫物质对甾烷S_(21)/S_(22)、藿烷C_(29)H/C_(30)H、三环萜C_(23t)/(C_(21t)+C_(23t))、三环萜/藿烷比值(C_(23t)/C_(30)H)和伽马蜡烷/藿烷比值(Gam/C_(30)H)这5个指示母源的生物标志物参数的影响程度类似于其对有机质产率的影响。除S^(0)外其他含硫矿物对三环萜C_(23t)/(C_(23t)+C_(24t))比值无显著影响。因此,在对富含单质硫及含硫矿物的固体沥青进行生物标志物分析时,需要特别慎重。
张延延李水福胡守志方新焰吴亮亮
关键词:固体沥青热模拟实验生物标志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