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彬
- 作品数:124 被引量:42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术后肠梗阻的治疗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ileus)是一种许多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虽然最常见于腹部手术,但其他复杂的大手术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引起术后肠梗阻,最终会导致相同的临床综合征。术后肠梗阻通常是指肠蠕动停止^[1],表现为排气、排便延迟和腹胀。虽然术后肠梗阻并不被认为会威胁生命,
- 王培胡彬
- 关键词:肠梗阻手术后并发症
- “挑厌式”盲探插管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21例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挑厌式"盲探插管用于困难气管内插管的可行性。方法 21例应用普通弯喉镜经口明视、气管内插管3~5次失败患者,改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监测同一患者不同气管内插管方法的血流动力学、SpO2变化,插管时间。结果 21例患者采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获得成功,插管用时少,血流动力学、SpO2变化轻微。结论经右口角入路"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是一种能解决困难气管插管的好方法。
- 胡彬任斐李玲霞薛鹏秦妮娜
- 关键词:插管法气管内
- 临床测量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与鼻、口、咽腔解剖结构方面的关联,以便为经鼻气管内插管做前期准备。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拟行气管内麻醉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快速诱导,普通弯喉镜经口明视下测量口咽部解剖距离,麻醉平稳后测量颌面部部分解剖距离。结果:鼻耳距(BEJ)男女直距分别是10.9、10.2 cm,弧距分别是12.1、11.3 cm;鼻壁距(BBJ)男女分别8.5、8.4 cm;腭壁距(EBJ)男女分别3.0、2.8 cm;杓高度(SGD)头端约0.3~0.4 cm、尾端1.4~1.6 cm;鼻后距(BHJ)男女分别5.4、5.3 cm;孔喉距(KHJ)男女分别是12.4、11.9 cm;杓壁距(SBJ)男女分别是1.5、1.4 cm。孔喉距与鼻耳距的弧距长度相当(P〉0.05);男女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翼根部至耳垂根部的弧线距离大约等于鼻后孔下缘至喉口的距离;按照这一长度和导管前端略翘起塑形导管,形成两个弯曲有利于从下鼻道经鼻后孔拐弯到口咽腔;导管进入咽腔导管头已接近喉口;导管前端略翘起有利于越过杓状软骨间切迹至食道后壁这一“台阶”进入声门。
- 胡彬吴仲烨李玲霞刘磊薛鹏秦妮娜任斐陈彬张兆伟
- 关键词:颌面部经鼻气管内插管
- 不同麻醉方式对2型糖尿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2型糖尿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拟行二尖瓣置换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用七氟醚全程吸入麻醉,观察并比较2组c Tn I、MDA水平及CK-MB、SOD活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以及左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 2组c Tn I水平和CK-MB活性在t1、t2、t3、t4时较t0时明显升高(P均<0.05),MDA水平t1、t2、t3时明显高于t0、t4时(P均<0.05),SOD活性在t1、t2、t3时明显低于t0、t4时(P均<0.05);观察组c Tn I水平在t1、t2、t3、t4时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CK-MB活性在t2、t3、t4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SOD活性在t1、t2、t3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2组房颤、心肌缺血的发生率,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七氟醚对2型糖尿病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的心肌有明显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CK-MB和c Tn I水平,清除氧自由基,提高SOD水平相关。
- 白延斌高慧陈彬胡彬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七氟醚
- 经口Tys术导管插入深度旋转角度后退距离临床探讨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口"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经口Tys术)导管插入深度及旋转后退距离。方法:选择60例气管内麻醉患者男女各30例,应用"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术,观察:导管插入喉咽腔受到阻力时的深度、旋转的角度及后退的距离。结果:60例患者一次插管成功分别27、28例,成功率分别90%、93%;"深度"分别是13.3±0.7、12.4±0.4cm,"距离"分别是0.9±0.5、0.8±0.4cm。各组内"距离"与"梨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口Tys术,导管送入喉咽腔受到阻力时,导管插入的深度男女分别是13.3±0.7、12.4±0.4cm,"稍内旋转"角度是30度及"稍后退"距离男女分别是0.9±0.5、0.8±0.4cm。掌握这些数据有利于经口"挑厌式"盲探气管内插管,可以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成功率,降低组织损伤。
- 胡彬李玲霞任斐吴仲烨薛鹏陈彬
- 关键词:插管法导管插入术
- 妇科手术患者术中泵注丙泊酚预防恶心呕吐的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硬—腰联合麻醉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术中泵注丙泊酚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择在硬—腰联合麻醉下行妇科盆腔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A组)24例和对照组(B组)24例。对照组手术开始前给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强化,自手术开始至腹膜缝合完毕用麻醉输注泵持续静脉泵注生理盐水。研究组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强化后自手术开始至腹膜缝合完毕用麻醉输注泵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 h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术中泵注丙泊酚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 管朝勇王春华刘梅胡彬罗志锴宁静
- 关键词:妇科盆腔手术丙泊酚
- 全子宫切除术后用左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比较左布比卡因和布比卡因用于全子宫术后硬膜外止痛的的镇痛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ASA分级~级全子宫切除手术接受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n=45)用左布比卡因;B组(n=45)用布比卡因,行全子宫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观察患者12 h和24 h的镇痛效果、镇痛满意程度、各组药物需求量(PCA按压次数×1 ml)以及有关的副作用。结果:两组均可达到完善的镇痛效果,均无剧痛病例,均未见局麻药毒性反应和并发症。结论: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全子宫切除手术后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效果相似,安全可靠,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
- 陈锴袁清霞胡彬
- 关键词:子宫切除术布比卡因
- 探讨瑞芬太尼(国产)在诱导插管中的应用
- 2004年
-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应用于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的可行性及用量。方法 ASAI—Ⅱ级择期全身麻醉病人60例,随机分为 A、B、C 三组,各2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20~60岁之间,体重46~85 kg,排除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气管插管困难者除外。诱导:咪唑安定40μg/kg 瑞芬太尼(A 组1μg/kg、B 组1.5μg/kg、C 组2μg/kg),万可松80μg/kg,异丙酚1 mg/kg,顺序静脉注射(诱导药的静脉推注控制在2min 以内)。1~2min 后气管时是否有呛咳,GEEagle4000监测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观测各数据的时间: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插管后1~5min。结果一般情况均无差异。三组均无肌肉强直发生。插管时呛咳的发生情况 A 组18例明显多于后两组(B 组2例和 C 组没有)(P<0.01)血流动力学改变:三组比较,A 组插管时、插管后的血压、心率明显升高,反应强烈。C 组诱导后的循环抑制太强,插管后尚平稳。B 组全程较平稳。结论瑞芬太尼与咪唑安定、异丙酚复合诱导气管内插管是可行的,瑞芬太尼1.5μg/kg 是较为合适的剂量。
- 胡彬罗志锴李刚刘梅李玲霞马涛郑军
- 关键词:瑞芬太尼诱导插管
- 一种便于收纳的遮阳帽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收纳的遮阳帽,包括帽体,帽体上设置有可折叠帽檐,所述可折叠帽檐包括依次铰接的帽檐第一部分、帽檐第二部分及帽檐第三部分,帽檐第一部分与帽檐第二部分之间、帽檐第二部分与帽檐第三部分之间通过弹性导向机构...
- 封帆胡彬
- 文献传递
-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单次注药在人流镇痛术中的应用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单次注药在人流镇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门诊要求人流镇痛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42例)和对照组(C组42例)。D组入室后,20ug右美托咪定入壶,10min后给予芬太尼0. 05mg和适量丙泊酚维持麻醉深度。C组入室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其余方法相同。监测指标:给药前(T0)、右美托咪定给药10min(T_1)、睫毛反射消失时(T_2)、清理宫腔时(T_3)、手术结束时(T_4)、术后15min(T5)、术后30min(T6)的MAP、HR、SPO_2;体动反应和舌后坠发生次数;手术持续时间;停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患者自觉舒适度评分。结果 HR:T_1-T5时D组低于C组(T_1-T_4时P <0. 01,T5时P <0. 05);与T0比较,D组T_1-T5均低于T0,术中波动较C组小(P <0. 05)。MAP:T_3,T_4时D组低于C组(P <0. 05),T_2时D组高于C组(P<0. 05);与T0比较术中D组HR、MAP波动较C组低(P <0. 05);丙泊酚总用量、体动反应和舌后坠发生次数D组均低于C组(P <0. 01);停药后苏醒时间和患者自觉舒适度评分D组高于C组(P <0. 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单次注药有利于人流镇痛中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对呼吸影响小,能减少麻醉药用量,患者自觉舒适度佳,值得推广。
- 张兆伟邹雨霞秦妮娜陈锴胡彬尤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