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宏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林业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斑翅肩花蝽布丁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评价被引量:6
- 2013年
- 铁杉球蚜Adelges tsugae(Annand)(hemlock woolly adelgid)是斑翅肩花蝽Tetraphleps galchanoides Ghauri的重要天敌。为开展斑翅肩花蝽的人工繁殖,我们自主研制了一种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原料配制布丁人工饲料,所配制人工饲料产率为74.5%,含水率为8.6%,感官评定得分为81.7分。为评价斑翅肩花蝽布丁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在实验室以铁杉球蚜作对照,用布丁人工饲料饲养斑翅肩花蝽,测定了斑翅肩花蝽若虫发育历期、存活率及成虫繁殖力,并调查了若虫和成虫林间捕食量。结果表明:用布丁人工饲料饲养的斑翅肩花蝽若虫发育历期(103.2±6.5d)与对照的若虫发育历期(105.7±8.4d)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用布丁人工饲料饲养的斑翅肩花蝽若虫存活率(73.2%)略低于对照的若虫存活率(77.4%),而且第1,2和3代成虫获得率相近;取食布丁人工饲料的斑翅肩花蝽成虫,在产卵前期、产卵期、产卵量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但孵化率、成虫寿命存在显著差异,取食布丁人工饲料的卵孵化率为85.8%,成虫寿命为51.9±4.0d,而对照组的卵孵化率仅为71.4%,成虫寿命仅为37.4±2.6d。林间释放用布丁人工饲料饲养的斑翅肩花蝽,若虫和成虫均有效捕食铁杉球蚜。因此,此种布丁人工饲料可用于大量饲养繁殖斑翅肩花蝽,满足大面积生物防治铁杉球蚜的需要。
- 李立杨佳妮杨桦胡海宏
- 关键词:人工繁殖生物防治
- 泰国甜角嫁接繁殖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06年
- 对云南省元江干热河谷引进的泰国甜角开展嫁接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切砧高度、砧木类型、砧木龄级、接穗年龄、接穗位置和天气条件等因子对嫁接成活率有明显影响.嫁接方法宜采用技术简单、操作方便的切接法,其平均成活率75.0%~76.4%;嫁接时间宜选在3~4月;用半年生切砧苗作砧木,切砧高度在20~40cm比较适合;接穗的位置效应明显,宜选1年生枝的基部和中部枝段,带1~2个腋芽的穗段为优;此外,天气状况对嫁接成活率也有显著影响,以阴天或雨后晴天嫁接为宜.采用常规管理技术。嫁接后3个月可育成甜角嫁接苗进行造林.
- 赵一鹤杨时宇王兵益胡海宏温琼文赵宝荣
- 关键词:嫁接成活率
- 信德紫胶虫胶质特性研究被引量:3
- 1991年
- 我国紫胶生产虽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由于虫种单一,胶质较差,不能满足一些特殊部门的需要。据国内用户反应,国产虫胶存在颜色深、变色快、稠度大、粘着力差、抗腐蚀性弱、漆膜透明度差等缺点。为改善我国虫种单一、胶质差的状况,1980年以来,由国家科委和林业部派出紫胶考察组,先后对南亚四个生产国进行考察,引进四个虫种,经培育筛选出两个优良虫种,信德紫胶虫是其中之一。确认优良虫种除了生物学指标外,还要看它分泌的胶是否优质。本研究着重从原胶树脂含量、颜色指数及稳定性能等方面来探讨信德虫胶质特性。
- 李金元阎克显王绍云谭大升胡海宏
- 信德紫胶虫气候适应性研究被引量:4
- 1992年
- 1980年,我国从孟加拉国引进信德紫胶虫,经过10年繁殖和多点扩散试验已获成功。该虫在我国的适生区为年平均温度22℃以上,最冷月平均温度14℃以上,绝对最低温度5℃以上(平流低温)或1℃以上(辐射低温)。此外,该虫对空气湿度适应幅度大,喜高温,耐干旱。其最宜适生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则为23℃以上(平流低温)或1℃以上(辐射低温)。在这类地区,该胶虫一年可稳定地完成二个世代,泌胶量多,胶被厚,怀卵量高,繁殖力强。
- 阎克显李金元王绍云谭大升胡海宏
- 关键词:适应性气候
- 甜角良种培育及种植园规范化经营管理技术引进
- 杨时宇赵一鹤胡海宏何承中查伟杨顺林卢品志李志国杨文云童清
- 甜角优良品种及应用,栽培区域选择,嫁接苗快繁技术,甜角生长过程中的密度调控、营养调控和水肥调控技术为该成果关键技术。(1)适宜推广的甜角优良品种为SRITONG和PRAKAYTONG两个品种。(2)限制甜角生长和开花结实...
- 关键词:
- 关键词:良种培育种植园技术引进
- 印度黄檀速生丰产栽培技术
- 石雷邓疆张忠和谷勇孙庆丰胡海宏李正红
- 印度黄檀(DalbergiasissooRoxb.)具有速生、耐旱、耐瘠薄、材性优良等特性,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红木树种之一,该技术在种子采收、处理,育苗,种植,无性繁殖,良种选育等方面集成组装成了“珍贵用材树种印度黄檀高效...
- 关键词:
- 关键词:印度黄檀速生丰产栽培技术良种繁殖
- 胭脂虫繁养试验示范及胭脂红提取工艺技术研究
- 李志国杨时宇张建云赵杰军石雷包松莲梁宁徐珑锋吴昊胡海宏杨家秀
- 主要技术关键:(1)胭脂虫的室内繁养技术;(2)胭脂色素的萃取、沉析、提纯和去除异味的技术参数与工艺;(3)胭脂虫及其优良寄主的生物学与生态适应性;(4)胭脂虫及其优良寄主的培育,种虫的生产、涌散测报与放养技术;(5)我...
- 关键词:
- 关键词:胭脂虫胭脂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