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美多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胞菌
  • 1篇点突变
  • 1篇点突变分析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群
  • 1篇牙周
  • 1篇牙周病
  • 1篇牙周病变
  • 1篇牙周炎
  • 1篇牙龈
  • 1篇牙龈卟啉单胞...
  • 1篇突变
  • 1篇突变分析
  • 1篇卟啉单胞菌
  • 1篇龈下
  • 1篇龈下菌斑
  • 1篇外膜蛋白
  • 1篇问号钩端螺旋...
  • 1篇临床菌株
  • 1篇淋病

机构

  • 3篇浙江大学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金华职业技术...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 1篇杭州医学院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胡美多
  • 3篇严杰
  • 2篇罗冬娇
  • 1篇阮萍
  • 1篇胡野
  • 1篇孙百莉
  • 1篇陈莉丽
  • 1篇田菊霞
  • 1篇孙爱华
  • 1篇楼永良
  • 1篇周晓辉

传媒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3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我国主要问号钩端螺旋体血清群lipL21基因序列及其产物免疫反应性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分析我国15群15型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参考标准株外膜脂蛋白lipL21基因序列,构建该基因原核表达系统并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了解lipL21基因自然表达状况。方法高保真PCR扩增上述问号钩体株及双曲钩体Patoc型PatocⅠ株基因组DNA中全长lipL21基因片段,T-A克隆后测序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分别用钩体TR/PatocⅠ和rLipL21兔抗血清为一抗的Western blot鉴定目的重组蛋白rLipL21的免疫原性,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rLipL21兔抗血清的交叉凝集效价。以盐变-去垢剂处理法提取钩体外膜蛋白,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上述钩体株lipL21基因自然表达情况。结果上述钩体株均存在序列高度保守的lipL21基因,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75%~99.82%和99.46%~100%。rLipL21能与TR/PatocⅠ及rLipl21兔抗血清发生结合反应。rLipL21免疫家兔能产生抗体,该抗体对上述15株问号钩体MAT效价为1:16~1:128。问号钩体外膜标本中均可检出LipL21,双曲钩体则否。结论我国钩体群参考标准株均含有序列保守的lipL21基因并自然表达于外膜,双曲钩体PatocⅠ株虽含有lipL21基因但未表达。rLipL21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有可能作为新型钩体疫苗或检测试剂盒的候选属特异性表面抗原之一。
罗冬娇胡野孙百莉田菊霞胡美多严杰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
淋病奈瑟菌临床菌株PⅠ基因型及PⅠB基因点突变分析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分析浙江地区淋病奈瑟菌株外膜孔蛋白PⅠ基因序列及其点突变与耐药性关系,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株PⅠA与PⅠB基因分布及其优势基因型。方法采用高保真PCR扩增34株淋病奈瑟菌全长PⅠ基因序列,T-A克隆后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建立多重PCR同时检测113株淋病奈瑟菌PⅠA和PⅠB基因。分析测序菌株PⅠB基因中与耐药性密切相关的G120和A121变异情况,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确定PⅠB菌株的耐药性。结果11株PⅠA+淋病奈瑟菌均为ⅠA6血清型。23株PⅠB+淋病奈瑟菌中,6株(26.1%)为ⅠB3血清型、5株(21.7%)为ⅠB3/6血清型、2株(8.7%)为ⅠB4血清型、9株(39.1%)为ⅠB3/6-ⅠB2嵌合血清型、1株(4.3%)为ⅠB2-ⅠB4嵌合血清型。所建立的多重PCR可特异和准确地对PⅠA和PⅠB基因分型,检测灵敏度为10 ng DNA模板。113株淋病奈瑟菌中,26株(23.0%)和87株(77.0%)分别携带PⅠA和PⅠB基因。经测序的23株PⅠB+淋病奈瑟菌中,1株(4.3%)G120和A121均未突变,3株(13.0%)G120或A121突变,2株8.7%)G120突变但A121缺失,17株(73.9%)双位点突变。22株G120和/或A121突变的PⅠB+菌株均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结论所建立的多重PCR可用于淋病奈瑟菌PⅠA和PⅠB基因的分型检测。本地区流行的淋病奈瑟菌主要携带PⅠB基因。ⅠA6为PⅠA菌株优势血清型。PⅠB菌株以ⅠB3/6-ⅠB2嵌合、ⅠB3和ⅠB3/6血清型常见,但主要为耐药性G120和,或A121突变株。
孙爱华罗冬娇胡美多周晓辉严杰
关键词:淋病奈瑟菌突变
慢性牙周炎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胶原酶水平与牙周病变程度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检测慢性牙周炎(chronicperiodontitis,CP)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gingivalis,Pg)胶原酶基因prtC及其产物PrtC,了解PrtC水平与牙周病变程度的关系,确定PrtC诱导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采用SDSPAGE检测原核表达系统重组PrtC(rPrtC)表达和NiNTA亲和层析法提取的rPrtC纯度。rPrtC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建立多重PCR检测56例CP患者209牙位的龈下菌斑标本中Pg16SrDNA和prtC基因。建立ELISA检测上述标本中的PrtC,并分析PrtC水平与牙周病变程度的关系。采用ELISA检测rPrtC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VC304分泌IL1α、IL8和TNFα的作用。结果rPrtC表达产量约占细菌总蛋白的50%。提纯的rPrtCSDSPAGE后仅见单一的蛋白条带。96.1%(201209)和92.3%(193209)的龈下菌斑标本分别Pg16SrDNA和prtC基因PCR阳性,91.4%的龈下菌斑标本(191209)PrtCELISA阳性。重度CP龈下菌斑标本中PrtC含量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CP标本(P<0.05),但轻度和中度、中度和重度CP标本之间PrtC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μg的rPrtC作用EVC304细胞24h后,5和10μg的rPrtC作用EVC304细胞12h后均可使EVC304细胞分泌的IL1α、IL8和TNFα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Pg有很高的prtC基因携带率和表达率。CP牙周病变程度与龈下PrtC水平密切相关。rPrtC有直接诱导细胞合成并分泌IL1α、IL8和TNFα的活性。
楼永良陈莉丽胡美多阮萍严杰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牙周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