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奥美拉唑
  • 2篇拮抗剂
  • 2篇西咪替丁
  • 2篇细胞
  • 2篇门脉
  • 2篇门脉高压
  • 2篇溃疡
  • 2篇钙拮抗
  • 2篇钙拮抗剂
  • 2篇肝硬化
  • 1篇地平
  • 1篇血浆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 1篇药物治疗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抑郁
  • 1篇抑制剂
  • 1篇硬变

机构

  • 1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作者

  • 11篇胡颖
  • 7篇李定国
  • 3篇陆汉明
  • 3篇王秀玲
  • 2篇陈源文
  • 1篇顾鹤定
  • 1篇姜靖寰
  • 1篇吴建新
  • 1篇周惠清
  • 1篇罗声政
  • 1篇章莉
  • 1篇王如涛
  • 1篇程枫
  • 1篇董国芳
  • 1篇潘志红

传媒

  • 4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消化病杂...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家庭医药(就...
  • 1篇家庭用药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3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硬化患者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与肾功能关系
2004年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 (ATⅡ )水平与腹水、肾功能状态的关系。方法  39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放射性核素肾图评价肾功能状态 ,同步测定血浆中ATⅡ、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钠以及 2 4h尿钠排泄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浆ATⅡ水平为 (2 90 .31± 4 7.4 5 )pg/ml,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 (34.30~ 90 .70 pg/ml,P <0 .0 5 ) ,合并腹水者的血浆ATⅡ水平为 (386 .2 3± 76 .4 2 ) pg/ml,明显高于无腹水患者的 (112 .86± 2 2 .5 4 ) pg/ml(P <0 .0 5 ) ;ChildC级患者的ATⅡ水平明显高于ChildA及B级患者 (P<0 .0 5 ) ;2 4h尿钠排泄量与血浆ATⅡ水平成负相关 (r =- 0 .5 2 ,P <0 .0 5 ) ,但与腹水、肾有效血浆流量不相关 ;血钠水平与血浆ATⅡ水平成负相关 (r =- 0 .6 7,P <0 .0 1) ,血钠水平下降者的血浆ATⅡ水平为 (5 4 6 .2 3± 131.5 9)pg/ml,明显高于血钠正常者的 (12 0 .74± 17.15 )pg/ml(P <0 .0 1) ,但与肾有效血浆流量无关 ;血浆ATⅡ水平与Ccr及肾功能不相关。结论 在肝硬化疾病的不同阶段 ,血浆ATⅡ水平存在差异。血浆ATⅡ可能参与肝硬化腹水形成 ,其机制与水钠潴留有关 ,并有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的倾向 。
胡颖李定国陈源文
关键词:肝硬化腹水肾功能
HCFU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
1995年
HCFU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细胞免疫状态的影响王如涛,潘志红,胡颖,王平肿瘤患者,尤其在进展期普遍存在着细胞免疫抑制状态。晚近的研究显示,部分化疗药物在小剂量应用时表现出免疫增强效应,与免疫疗法等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1,2]。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
王如涛潘志红胡颖王平
关键词:胃癌细胞免疫状态
肝硬变与钙及钙拮抗剂被引量:5
1996年
本文就肝硬变的一些进展、钙在肝硬变形成中的作用及钙拮抗剂在肝硬变中的防治综述如下。 1 有关肝硬变的一些进展 1.1 细胞因子与肝硬变分子免疫生物学研究,发现许多可传递不同细胞与组织之间相互作用的激素样蛋白质-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其本质为多<800000的糖蛋白。它由许多细胞产生,反之又影响许多细胞的增殖和功能。肝脏既是其来源又是其清除器官。目前认为,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中,细胞因素起主导作用,而体液因子则通过细胞上的受体或其它途径促进或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
胡颖王秀玲李定国
关键词:肝硬变钙通道阻滞剂
肝乐片与凯西莱合用致黄疸型肝炎1例报道
2005年
黄庆荣胡颖李定国
关键词:凯西莱
胃溃疡的克星——奥美拉唑家族
2002年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病,人群中约5%~10%的人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人的胃壁最表面为一层薄薄的胃粘膜,它由上皮、固有层、粘膜肌层三层组成,当胃粘膜少损穿透至粘膜肌层以下时,称为胃溃疡.
李定国胡颖
关键词:胃溃疡奥美拉唑药物治疗
细胞生长因子和维拉帕米在肝细胞胶原合成和前胶原基因表达中的作用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索肝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中的可能作用。方法:用核酸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和3H脯氨酸掺入法,观察原代培养大鼠肝细胞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刺激前后胶原合成和Ⅰ、Ⅲ型前胶原mRNA的表达及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对此作用的影响。结果:肝细胞培养一定时间后能够合成胶原,能够表达Ⅰ、Ⅲ型前胶原基因。PDGF能促进肝细胞的胶原合成和前胶原基因表达。但此刺激作用为维拉帕米所抑制。结论:这些研究为肝细胞参与肝纤维化形成提供了实验依据。
胡颖陆汉明李定国程枫
关键词:细胞生长因子胶原合成胶原基因表达
急性胰腺炎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类型和预后被引量:71
2004年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 )的患者临床特点 ,旨在加强对高脂血症影响急性胰腺炎发病类型和预后的认识。方法 随机选择 2 0 0 12 0 0 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住院 4 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分为高脂血症 (11例 )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两组。结果  4 3例患者中 ,7例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 (高脂血症组 5例 ) ,计数相关分析显示 ,急性坏死型胰腺炎的发病比例增高与高脂血症呈正相关 (χ2 =6 5 8,P <0 0 5 ,r =0 4 6 )。高脂血症组患者中酗酒者、体重超重 (BMI>2 4 )合并有糖尿病者明显高于胆源性胰腺炎组 ;2例重症患者血淀粉酶正常 ;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显著多于胆源性组。结论 高甘油三酯血症与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发病呈显著正相关。教育患者饮食控制、减轻体重或应用降脂药物等 ,有助于防治急性胰腺炎复发。
吴建新陈源文罗声政胡颖董国芳李定国陆汉明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合并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病类型预后
功能性消化不良找上门怎么办?
2004年
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包括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经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时,这一临床症候群便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需支付相当多的医疗费用,因此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胡颖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促胃肠动力药抗抑郁药微生态制剂
钙拮抗剂对大鼠肝硬化模型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本文旨在观察细胞膜和细胞内钙拮抗剂单独与联合使用对正常大鼠和肝硬化门脉高压大鼠门脉压力的影响。实验分两部分进行:(一)钙拮抗剂对钙离子诱导大鼠门脉压力升高的影响;(二)钙拮抗剂预防及阻止鼠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研究。结果表明,硫氮酮(DIL)能有效地预防CCl4诱发的鼠肝硬化门脉高压;联合使用尼卡地平(NIC)和DIL可有效地降低肝硬化门脉高压和抑制钙离子所引起的门脉压升高,与二者单独使用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
胡颖王秀玲李定国陆汉明顾鹤定施佩蘅陆玲娣顾巧德
关键词:门脉高血压钙拮抗剂硫氮卓酮尼卡地平
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被引量:1
1999年
周惠清胡颖章莉姜靖寰
关键词: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酶抑制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