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玮
- 作品数:36 被引量:111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小分子代谢物图谱及其制作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涉及医学诊断学技术领域,是一种鉴别乳头状甲状腺癌、良性甲状腺肿或正常人的血液小分子代谢物图谱及其制作方法。所说的小分子代谢物为2个血液代谢标志物,即1-磷酸鞘氨醇(Sphinganine)和羟基丁酸(Hydroxy...
- 姚真真焦炳华施俊义苏东玮逄志骏马龙
- 文献传递
- 乳腺导管内癌的个体化治疗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根据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探索其个体化治疗方式及其预后观察。方法根据每例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采用个体化综合治疗方式,观察其预后。结果本组67例患者根据肿块大小,术中冰冻病理切缘情况,来确定手术方式。其中象限切除术18例,肿块切除活检术10例,乳房单纯切除术16例或加I期乳房假体植入术14例,乳腺肿块切除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4例,保乳术5例。术后辅助化疗33例,放疗23例,内分泌治疗42例。5年随访,2例死亡。不同术式组五年复发率和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导管内癌的治疗主要根据肿瘤大小来决定不同手术方式,同时结合肿瘤组织学特点、性激素受体等因素综合设计个体化治疗。
- 马刚陈英男苏东玮
-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个体化治疗
- 谈住院医师在急诊培训的重要性
- 2014年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急诊科的轮转学习,培养一个合格的医生,急诊科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 苏东玮盛湲陈晰辉薛春雨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生
- 多巴胺受体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9年
- 多巴胺受体在调节人体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众多的研究发现多巴胺受体信号途径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多巴胺受体有可能成为靶向治疗乳腺癌的新靶点。笔者就多巴胺受体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给乳腺癌的防治带来新启发。
- 林健方敏吴雅妮刘超乾苏东玮于跃李恒宇盛湲
- 关键词:乳腺肿瘤
- AMPK/PPARα通路在应激状态下调控CPT1C表达影响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存活的研究
- 研究目的: 甲状腺癌作为内分泌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头颈部肿瘤中占有很大比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四位,其中乳头状甲状腺癌占绝大多数。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1)作为一种β-氧化途径的关键酶,对脂肪酸分解代谢具有重要调控作...
- 苏东玮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存活应激状态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文献传递
- 乳腺恶性腺肌上皮瘤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宋庆鑫苏东玮盛湲王洋施俊义
- 关键词:乳腺肿瘤恶性腺肌上皮瘤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体表定位贴膜及定位套装
- 本实用新型涉及乳腺癌前哨淋巴结体表定位贴膜及定位套装,包括敷贴,敷贴上分布有两条相互垂直的坐标带,每条坐标带上等距排布一组由显影材料制造的定位栅;敷贴外围有粘贴带;敷贴上还有麻醉区域,附着有一层麻醉乳膏层;所述敷贴表面有...
- 程超左长京王秋虎苏维维孙高峰王涛苏东玮潘桂霞
- 文献传递
- 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调节Cpt1c表达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增殖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尽管TSH被认为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和预后密切相关,但是具体潜在机制还没有被阐明。本研究拟探讨乳头状甲状腺癌中TSH是否能调控Cpt1c表达,同时研究TSH对Cpt1c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首先收集甲状腺癌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利用qRT-PCR法检测Cpt1c基因在35对乳头状甲状腺癌标本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其次分别在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上检测TSH对甲状腺癌细胞株B-CPAP中Cpt1c表达的影响;最后构建Cpt1c干扰RNA,转染B-CPAP细胞株,利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和qRT-PCR方法对肿瘤细胞转染干扰RNA效率进行鉴定。鉴定完毕后,利用CCK-8和FACS细胞仪分别检测TSH刺激下的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结果 Cpt1c在乳头状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于正常癌旁组织;TSH可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株B-CPAP中的Cpt1c表达,并且呈浓度依赖性,随着浓度的增高,Cpt1c表达亦增加;Cpt1c干扰可通过S期停滞影响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同时可通过促进Cpt1c表达引起细胞进入G2期从而引起更强的增殖能力。结论 TSH通过调节Cpt1c表达可以促进乳头状甲状腺癌细胞增殖,Cpt1c基因将来可能成为乳头状甲状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王瑞逄志骏周鑫宇程令涛巩博深何晓波缪明永姚真真苏东玮
- 关键词:乳头状甲状腺癌促甲状腺激素基因治疗
- 血液小分子代谢物特征图谱的制作和诊断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学诊断学技术领域,甲状腺肿瘤可以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类。临床上难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即使病理活检,有时甲状腺腺瘤与结节性增生,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也不易明确辨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鉴别乳头状甲状腺癌、良...
- 姚真真焦炳华苏东玮施俊义王梁华程令涛逄志骏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 2009年
- 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治愈率最高的癌症,文献报道早期乳腺癌术后5年生存率达85.16%。上肢淋巴水肿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10-35%患者出现上肢水肿,就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国内外做了许多研究,但结果不一,分歧较大。方法:抽取60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调查统计可能与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相关的8个因素(变量):年龄、临床分期、是否放疗、是否出现延迟愈合/感染/积液等术后其它并发症、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是否是优势侧,平时是否参加体育锻炼,是否有高血压等合并症。数据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以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四项关联因素分别为:1、是否放疗(OR=8.966)2、延迟愈合/感染/积液等其它术后并发症(OR=8.493)3、术后上肢功能锻炼(OR=0.194)4、高血压(OR=5.609)。结论:放疗、其它术后并发症、高血压为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风险因素,而术后上肢功能锻炼为术后水肿的保护因素。
- 杨潜苏东玮施俊义盛湲
-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上肢淋巴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