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8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子晔
作品数:
3
被引量:10
H指数:3
供职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
更多>>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化科学
1篇
文学
1篇
历史地理
主题
1篇
艺文类聚
1篇
人文
1篇
人文观
1篇
人文观念
1篇
仕履
1篇
手谈
1篇
棋技
1篇
棋谱
1篇
驼鹿
1篇
围棋
1篇
魏晋
1篇
魏晋南北朝
1篇
魏晋南北朝时...
1篇
文类
1篇
名僧
1篇
南北朝
1篇
南北朝时期
1篇
南齐书
1篇
晋书
1篇
考论
机构
3篇
黑龙江大学
作者
3篇
范子晔
传媒
1篇
文史知识
1篇
中国文化
1篇
国学研究
年份
1篇
2003
1篇
2001
1篇
2000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说尘尾──六朝的名流雅器
被引量:4
2001年
六朝时期,士林中流行一种雅器,名曰尘尾。这一微小之物,凝聚了六朝的绮丽与辉煌,昭示着士人的倜傥和风流,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意蕴。可惜明季以前,学林中人很少予以关注。有清学术发达。乾嘉之际,著名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率先揭示了尘尾与六朝清谈文化之关系①。至民国时代,王伊同先生在《五朝门第》②第八章的两篇附录里,对有关尘尾的史料加以梳理,并略作阐发。嗣后,贺昌群先生作《世说新语札记》③(简称贺文)。此文从六朝之文化背景出发,结合东瀛之实物遗存与我国石窟之造像以及壁画之摹绘,初步考察了尘尾的形制特点与日常功用,十分引人入胜。八十年代初,白化大先生著文(简称白文)向文史爱好者介绍尘尾④,详明而严谨,亦足资研究者借鉴。本文之作,实缘于谐家之启迪。
范子晔
关键词:
《高僧传》
《艺文类聚》
名僧
《南齐书》
驼鹿
《晋书》
“手谈”与“坐隐”:魏晋南北朝的围棋风尚
被引量:3
2000年
北齐学者颜之推说:“围棋有手谈、坐隐之目,颇为雅戏。”(《颜氏家训·杂艺》)这两个品目之词分别出自东晋名土王坦之和名憎支遁的构想。《世说新语·巧艺》10:“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
范子晔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
围棋
棋技
棋谱
全文增补中
魏晋之赋首——成公绥考论
被引量:3
2003年
成公绥(231—273)作为魏晋时代著名的词赋家,同时也是一位有一定成就的诗人、书法家和音乐家。本文初步探讨了成公绥的家族历史、生活风貌和诗赋创作的基本形式。在此过程中,笔者试图回归中古文化的“原生态”,将成公绥置于“原生态”的大文化背景中运行考察。本文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重点考察东部成公氏家族的人物以及成公绥本人的生平、交流和仕履情况。第二部分以翔实的材料橙明东郡白马成公氏为尊奉道教之儒学世家,成公绥本人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并由此而创作了他的名作《啸赋》。第三部分阐述成公绥词赋创作的内容特点与艺术特征。首先,成公绥的诗赋创作与“三才”之人文观念有密切关系。其次,与“三才”的人文观念相联系,成公绥退明确提出了一种独到的赋学理论——“分赋物理,敷演无方”,即以艺术虚构的方式深刻地揭示事物之理。这种理论的实践,使成公绥的词赋创作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范子晔
关键词:
考论
人文观念
词赋
赋家
仕履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