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老年
  • 3篇肺部
  • 2篇心力衰竭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衰竭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老年脑梗死
  • 2篇老年人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梗死
  • 2篇关节炎
  • 2篇冠状
  • 2篇合并肺部感染
  • 2篇肺部感染
  • 2篇风湿
  • 2篇风湿关节炎
  • 2篇病例

机构

  • 10篇合肥市第一人...
  • 5篇安徽省合肥市...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董文红
  • 5篇程立顺
  • 4篇杨军丽
  • 4篇夏光云
  • 2篇魏洁美
  • 2篇张晓红
  • 2篇李全
  • 2篇张晓猛
  • 1篇孟令毅
  • 1篇章车明
  • 1篇丁震
  • 1篇施有为
  • 1篇高建华
  • 1篇钱龙
  • 1篇刘人华
  • 1篇张尧
  • 1篇梁利民
  • 1篇付敏敏
  • 1篇李建中
  • 1篇郑国华

传媒

  • 3篇安徽医学
  • 3篇安徽医药
  • 3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202例老年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2例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104例,感染率为51.5%。结论:老年人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高,高龄、卧床、意识障碍、后循环梗死、多次发病及合并糖尿病、心脏病,是老年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杨军丽夏光云董文红
关键词:老年人脑梗死肺部感染
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2000年
魏洁美董文红张晓红付敏敏程立顺李建中李全刘人华高建华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COVID-2019)感染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临床进行科学的营养支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3月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9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病人刚入院进行隔离时及经抗病毒治疗病毒核酸转阴后解除隔离出院时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体质量等指标,分析对比前后指标变化。结果入选的2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轻型3例,普通型15例,重型1例,无症状感染者10例;其中男性12例(41.38%),女性17例(58.62%);入院时血清TP(72.49±5.52)g/L、ALB(43.21±4.03)g/L、Hb(140.59±14.28)g/L、体质量(62.12±7.84)kg,出院时TP(69.04±5.25)g/L、ALB(40.65±3.41)g/L、Hb(129.69±14.85)g/L、体质量(59.34±8.15)kg,出院时较入院时各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0.012、0.006、0.023)。新冠肺炎组(包括轻型、普通型、重型)TP、ALB、Hb、体质量指标入院时和出院时前后差值分别为(2.69±5.02)g/L、(2.22±2.89)g/L、(8.37±8.93)g/L、(3.01±1.20)kg,无症状感染组为(4.88±5.81)g/L、(3.21±4.79)g/L、(15.67±9.68)g/L、(2.70±1.42)kg,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8、0.560、0.053、0.69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期间各种营养指标进行性下降,新冠肺炎组和无症状感染组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均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不利于感染的控制,临床上在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营养调配。
褚强强董文红丁震章车明张尧吴政治
关键词:血清白蛋白营养状况
类风湿关节炎出院病人门诊非药物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出院病人门诊非药物干预效果,为临床综合治疗RA提供依据。方法筛选出RA出院病人42例,通过随机编码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1年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关节功能锻炼指导、药物督导治疗等门诊干预措施,对照组仅在就诊时给予口头宣教,嘱定期随访,不做其他特殊干预。通过比较两组病人晨僵、握力、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学检测指标变化,对干预结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1年的干预治疗后,干预组病人平均定期随访率达91.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5);干预组晨僵时间(0.88±1.00)h,低于对照组的(1.38±1.52)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握力(67.52±17.64)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50.33±17.72)mmHg(P<0.05);干预组关节压痛数(8.67±6.37)个;明显低于对照组(15.24±7.71)个(P<0.05);干预组关节肿胀数(4.95±6.18)个,明显低于对照组(11.24±7.68)个(P<0.05);干预组干预后平均ESR、CRP分别为(21.33±7.28)mm/h、(13.55±6.12)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57±10.87)mm/h、(22.48±12.13)mg/L(P<0.05)。结论对出院病人实施1年的门诊非药物干预后,有效提高了病人对RA的知晓率,提高RA的控制率,明显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褚强强夏光云董文红杨军丽张晓猛
关键词:出院后医疗运动疗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评估与治疗进展(综述)
2004年
目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查阅近2~3年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分析、汇总。结果:近年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课题。一种是保守策略,另一种是早期有创干预策略。近期临床研究一致显示,对中、高危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宜实行早期有创干预策略。结论: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宜进行早期诊断,及时危险分层和合理的临床干预。
董文红程立顺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交接区并行心律致伪房室传导阻滞1例
2001年
程立顺梁利民董文红
关键词:并行心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纤颤期前收缩期外收缩心律失常
肺部真菌感染47例分析
2011年
目的总结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对我科近3年来明确诊断的47例肺部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多见于老年患者,合并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全身营养状况较差;大部分发病前有应用抗生素史;住院病死率较高。结论临床医师必须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特别是分泌物的培养和药敏实验;在抗感染治疗时应尽可能根据药敏实验选择窄谱的抗生素。
张晓猛夏光云郑国华董文红杨军丽
关键词:肺部真菌感染
特发性室速终止后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被引量:4
2001年
程立顺董文红孟令毅
关键词:特发性室速电张调整性T波心电图
老年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分析老年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该院的202例老年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02例患者中,合并肺部感染104例,感染率为51.5%。结论:老年人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病率高,高龄、卧床、意识障碍、后循环梗死、多次发病及合并糖尿病、心脏病,是老年人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杨军丽夏光云董文红
关键词:老年人脑梗死肺部感染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qd,连续10d,对照组给予舒血宁20ml+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qd,连续10d。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参数变化。结果:2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平均血流速度(k)椎动脉和椎基动脉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0.01);有效率为治疗组95.0%,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过程中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肯定,且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董文红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