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茜妍
-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5
- 供职机构: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踝肱比测定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踝肱比(ABI)测定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以ABI<0.9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低ABI组与对照组,分析比...
- 董茜妍洛伟光旷劲松
- 关键词:下肢动脉病变糖尿病患者
-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 目的:观察蛇毒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for injection,NGF)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4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NGF组与安慰剂组两组。维生...
- 董茜妍
- 关键词:糖尿病并发症神经病变蛇毒神经生长因子疗效评价
- 文献传递
- 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耐量减低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经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干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血脂浓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门诊首次确诊为IGT患者54例,按照数字表法及患者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阿格列汀治疗组(A组)、二甲双胍治疗组(M组)、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组(AM组),每组均为18例,三组患者均制定个性化的生活与运动计划。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的血清CRP及血脂浓度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治疗24周后血清CRP、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A组与M组患者的血清TC、TG、HDL-C、FP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血清TC、TG、FPG浓度均高于AM组,血清HDL-C浓度均低于M组血清CRP浓度又均高于A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均能降低IGT患者血脂浓度与缓解血清炎症反应,且两者联合效果更好。
- 董茜妍赵跃萍梁园园旷劲松侯雨衫
- 关键词:糖耐量异常二甲双胍血脂空腹血糖
-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 XR-36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53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40例正常人(对照组)腰椎(L2~4)的BMD,同时分析其与患者性别、体质量指数(BM 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绝经年限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BM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MD与年龄、HbA1c水平及绝经年限呈负相关,与BM I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BMD有不同程度减低,以女性及低BM I患者降低更明显;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定期测定BMD。
- 郑暄刘聪王玉梅董茜妍王海英
-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性别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
-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多个危险因素的关系
- 目的:检测及计算2型糖尿病患者多个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指标,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多个危险因素的关系。
- 董茜妍辛月颖旷劲松
- 关键词: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胰岛素抵抗指数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甲亢危象1例报告
- 张秀彬刘飞关清华董茜妍旷劲松
- 阿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氧化相关物质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清氧化相关物质活性的影响,并评估该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均为二甲双胍单药控制不佳),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1 000mg bid,po)治疗,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500mg bid,po)联合阿格列汀(25mg qd,po)治疗。2组患者规范治疗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类物质(ROS)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浓度、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ROS、MDA、FBG、2hPBG、HbA1c、BMI、腰围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SOD、GSH-Px活性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纠正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外周血氧化与抗氧化物质的失衡,同时能降低患者BMI、腰围等指标,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具有临床价值。
- 董茜妍旷劲松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二甲双胍
- 阿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阿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并评估该方案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均为二甲双胍500 mg bid,po控制不佳),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1000 mg bid,po),观察组为二甲双胍(500 mg bid,po)联合阿格列汀(25 mg qd,po),两组患者规范治疗24 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肺总量(TCL)、一秒用力呼气流量(FEV1)、一秒率(FEV_1/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最大呼气峰流速(PEF)、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单位体积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外周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i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氧类物质(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其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体重指数、腰围、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C、FVC、TLC、FEV1、FEV1/FVC、PEF、MVV、DLCO、DLCO/VA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ROS、MDA、FBG、2h PBG、Hb A1c、体重指数、腰围,较治疗前均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OD、GSH-Px活性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过程中两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改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外周血清氧化与抗氧化物质的失衡,同时能降低患者的体重指数、腰围等指标,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董茜妍林琳旷劲松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二甲双胍肺功能
- 糖尿病肾病患者AOPP与SOD、MCP-1的关系
-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AOPP水平并与无糖尿病肾病组对照,分析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相关性,研究蛋白氧化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1999年WH...
- 关清华董茜妍旷劲松王秋月张秀彬程岚洛伟光辛月影刘飞辛彩虹
- 肥胖糖尿病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胰岛素敏感性相关性研究
- 目的 通过测定肥胖糖尿病患者、单纯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活性,旨在分析肥胖与RAAS及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肥胖糖尿病患者10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40例,对照组30例...
- 董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