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长青

作品数:2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食管
  • 7篇心脏
  • 6篇食管癌
  • 5篇缺损
  • 5篇间隔缺损
  • 5篇房间隔
  • 5篇房间隔缺损
  • 4篇心肺
  • 4篇心肺联合移植
  • 4篇心脏移植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综合征
  • 3篇单核
  • 3篇单核苷酸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单核苷酸多态...
  • 3篇动脉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机构

  • 13篇江苏大学附属...
  • 11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董长青
  • 21篇陈锁成
  • 19篇丁国文
  • 16篇刘建
  • 12篇王康荣
  • 12篇唐巍峰
  • 11篇戎国祥
  • 11篇孙斌
  • 11篇任正兵
  • 7篇施益军
  • 6篇顾海勇
  • 5篇刘超
  • 4篇马少君
  • 4篇邵爱中
  • 3篇孙扬永
  • 3篇尹俊
  • 1篇唐伟峰
  • 1篇曹士奇
  • 1篇邵东华
  • 1篇宗白鹭

传媒

  • 6篇江苏大学学报...
  • 4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伴艾森门格综合征患者行心、肺联合移植一例被引量:3
2006年
陈锁成王康荣任正兵丁国文刘建孙斌戎国祥董长青唐巍峰
关键词:先天性房间隔缺损艾森门格综合征同种原位生活质量家务劳动
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疾病64例
2012年
目的探讨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疾病的疗效。方法对64例主动脉疾病患者行主动脉支架腔内隔绝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5例,女9例,年龄29~86岁,平均55.7岁。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49例,主动脉瘤8例,外伤性胸主动脉破裂7例。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主动脉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将支架导入胸主动脉。结果 8例(占12.5%)出现内漏,4例术后3月内自行闭合,1例再次植入支架,3例未进一步治疗。死亡5例(占7.8%)均在术后1月内,其中4例死于严重的合并症,1例死于主动脉瘤破裂。生存3年以上者8例(占12.5%),2~3年12例(占18.7%),1~2年20例(占31.3%),1年以下19例(29.7%)。结论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有广泛的适应证,尽管支架系统本身可以带来内漏等并发症,但风险小,死亡率低。
丁国文陈锁成董长青施益军孙扬勇顾海勇邵爱中
关键词:主动脉瘤外伤腔内隔绝术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瘘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胃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例胸胃瘘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胃瘘及后期瘘口较大的12例胃瘘进行再次手术,手术方式包括行胃瘘修补术7例,结肠代食管术2例,坏死胃壁及吻合口切除重新吻合2例,1例行扩清术;中晚期胃瘘瘘口较小的8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包括2例胸腔引流,6例经瘘口内引流。结果:20例患者中有17例治愈出院,3例死亡,死亡率15%。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胃瘘的治疗方式,根据胃瘘发生的时间、范围而定,术后早期胃瘘及晚期胃瘘较大的病例选用手术治疗,术后晚期胃瘘瘘口小的病例适合保守治疗。
丁国文陈锁成孙斌董长青唐巍峰施益军邵爱中孙扬永顾海勇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胸胃瘘
心脏移植供心采取及保护的探讨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手术中较合理的供体心脏的采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以期缩短供体心脏的采取时间 ,尤其是热缺血时间 ,避免损伤 ,使供体得到有效的保护 ,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 :在 18例犬动物实验的基础上于 2 0 0 1年 1月、3月 ,2 0 0 2年 3月共进行 3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手术 ,观测开胸时间、供心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 ,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18例供体犬热缺血时间 4~ 7分钟 ,平均 (5 2± 1 3)min、冷缺血时间 15 0~ 2 0 0min ,平均(16 3± 18)min ,2例电击复跳 ,余均自动复跳 ,且均获短期存活 ;3例原位心脏移植病人的供体热缺血时间分别为 4 5、3 9、4 2min ,冷缺血时间为 85 9、72 9、78 1min ,术毕心脏均自动复跳 ,呼吸机辅助 13~ 16h ,苏醒后 4 8~ 72h内下床活动 ,术后 1周内超声心动图提示心功能正常 ,左室射血分数 (EF) 6 5 %~ 80 %左右 ,随访 8~ 2 2个月未发生心衰。结论 :心脏移植术中供体的正确获取以及有效的心肌保护是心脏移植手术成功的基础 ,并影响到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刘建陈锁成王康荣戎国祥董长青
关键词:心脏移植供体心脏热缺血时间心肌保护
IL-8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性的关系
2011年
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情况是决定患者预后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现有的影像学方法对于发现早期淋巴结转移能力较差,因此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淋巴结转移的分子机制非常有必要。最近研究发现C-反应蛋白(CRP)1846C〉T多态性位点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马少君刘超顾海勇唐巍峰董长青丁国文陈锁成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食管癌淋巴结转移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食管、肺术后单纯胸膜腔感染的处理体会
2002年
刘建陈锁成董长青丁国文
关键词:食管手术肺癌手术术后
食管、肺术后单纯胸膜腔感染的手术治疗
2003年
目的 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食管、肺术后单纯胸膜腔感染的效果。 方法  1985年 5月~ 2 0 0 0年 5月共行食管、肺手术 2 4 80例 ,术后单纯胸膜腔感染 38例 ,保守治疗 11例 ,再次手术治疗 2 7例 ,总结其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 结果 保守治疗组死亡 3例 ,自动出院 2例 ,余 6例于发现胸膜腔感染后 2 6~ 75d痊愈。再手术组 1例胸膜腔感染未能控制死于呼吸衰竭 ,1例术后切口感染经保守治疗一月痊愈 ,其余均于再次手术后 10~ 15d痊愈出院。 结论 胸膜腔感染是食管、肺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再次手术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缩短治愈时间。在病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积极主张手术治疗。
刘建陈锁成董长青丁国文
关键词:食管手术肺手术再次手术治疗
hTERT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生危险的关系。方法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法分析384例食管癌和384例非肿瘤患者hTERT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的食管癌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CI)并进行遗传平衡检验。结果 hTERT rs2735940 C>T3种基因型CC、CT、TT在食管癌组和非肿瘤组的频率分别为41.0%(CC)、44.1%(CT)、14.9%(TT)和37.0%(CC)、45.9%(CT)、17.1%(TT)。与CC基因型个体相比较,TT型与食管癌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调整OR=0.79,95%CI=0.52~1.21)。结论 hTERT rs2735940 C>T基因多态性可能不是食管癌发生的易感因素。
马少君刘超顾海勇唐巍峰董长青丁国文陈锁成
关键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食管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单核苷酸多态性
肺癌侵犯气管及心血管的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总结肺癌侵犯气管及心血管的外科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年6月~2006年12月外科收治的局部晚期肺癌75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18例,中位年龄54岁。右肺支气管或隆突重建49例,左肺支气管或隆突重建26例。同期肺动脉成形26例,左心房部分切除8例,上腔静脉置换或侧壁切除6例。临床分期(UICC1997):ⅡB期12例,ⅢA期30例,ⅢB期33例。本组49例术前接受1~3周辅助化疗。结果本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发生各类早期并发症25例(33.3%),其中肺不张11例,胸腔感染6例,呼吸功能不全5例,心功能不全3例,经治疗后均痊愈。本组失访8例,其余67例随访3个月~16年,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3%、52.5%、26.8%。结论外科治疗侵犯支气管、隆突、肺动脉、上腔静脉及左心房的局部晚期肺癌,能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陈锁成丁国文任正兵王康荣刘建孙斌戎国祥董长青唐巍峰施益军
关键词:存活率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生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小片段扩增子法分析260例食管癌患者和384例非肿瘤患者的IGF-1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的食管癌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IGF-1 rs7965399 T>C多态三种基因型TT,TC,CC在食管癌组的频率分别为44.2%(TT),48.8%(TC),6.9%(CC),在非肿瘤组的频率为55.7%(TT),38.0%(TC),6.3%(CC);与携带IGF-1 rs7965399 TT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IGF-1 rs7965399 TC等位基因型可以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调整后OR=1.63,95%CI=1.17~2.28)。结论:IGF-1 rs7965399 T>C基因多态性TC基因型可能是食管癌发生的危险因素,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董长青刘超马少君顾海勇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食管癌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单核苷酸多态性鳞状细胞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