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长沙市中心医院2016年7月—2018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头痛、发热)消失时间、相关指标(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并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和发热消失时间,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蛋白、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 吴术其蒋之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置换
- 初治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前后检测IL-2、SIL-2R及IL-4的临床意义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2、SIL-2R及IL-4检测在初治肺结核患者强化治疗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涂阳初治肺结核病患者40例(结核组)及正常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空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IL-2、SIL-2R及IL-4。结果结核组治疗前3种细胞因子IL-2、SIL-2R及IL-4较对照组和结核组治疗2个月后的值差异均有显著性。40例结核涂阳患者,治疗2个月后31例转阴,痰菌转阴率77.5%。结论检测细胞因子IL-2、SIL-2R及IL-4,对于结核患者免疫状况、治疗方案有效与否及病情变化的判断有一定作用。
- 高智蒋之万轲
- 关键词:肺结核细胞因子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 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疗效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呼吸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环甲膜穿刺术加全身化疗,对照组只进行全身化疗。比较2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1)喉结核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4%、41.7%(P<0.01);(2)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5%、31.2%(P<0.01);(3)支气管结核并肺不张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22.2%(P<0.01);(4)多耐药菌和空洞型肺结核治疗组及对照组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1.7%、62.5%(P<0.01),空洞闭合率分别为58.3%、25.0%(P<0.01)。结论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疗效显著,可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推广应用。
- 朱勇峰蒋之胡珊
- 关键词:环甲膜穿刺术结核病呼吸道
- 耐药脊柱结核的临床分析及疗效研究
-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探讨CT介导的椎旁穿刺及注药局部治疗联合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脊柱结核的疗效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长沙市中心医院结核科2005年6月至2013年9月确诊为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1...
- 蒋之屈满英万轲
- 文献传递
- 多发骨与关节结核病一例诊治分析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多发骨与关节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发骨与关节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左侧颧骨处脓肿穿刺液分枝杆菌快培阳性,细菌分型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联合药敏发现对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均低耐,系耐多药颧骨结核。全身多部位出现结核病灶(颧骨、颈椎、胸椎及横突、肘关节、心包),明确诊断为多发骨与关节结核病(双侧颧骨结核并脓肿形成、右侧肘关节结核、C7~T3结核并椎旁脓肿形成、T9~10右侧横突骨结核、结核性心包炎)。经积极规律全身及局部抗结核治疗,预后良好。【结论】耐多药颧骨结核临床少见,多发骨与关节结核易被误诊及漏诊。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影像学检查,确诊依靠抗酸染色(AFB)、结核分枝杆菌核酸(TB-DNA)和脓液分枝杆菌培养,以及病变骨关节组织活检病理诊断。规范抗结核对预防耐药骨与关节结核病具有重要意义。
- 屈满英蒋之万轲
- 关键词:结核结核穿刺术
- 痨康汤对复治性肺结核阴虚毒瘀证疗效及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研究痨康汤对复治性肺结核阴虚毒瘀证患者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将96例阴虚毒瘀型复治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并设立正常组4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痨康汤,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对CD3+、CD4+、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与对照组66.7%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CD4+、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治疗前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T淋巴细胞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4+/CD8+比值的升高、CD8+的下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痨康汤治疗阴虚毒瘀型复治性肺结核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而起作用。
- 邓红霞易刚强蒋之刘艳科
- 关键词:复治性肺结核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沙参麦冬黄芩
- 耐药脊柱结核的临床分析及疗效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 分析脊柱结核的结核菌培养及药敏情况,探讨CT介导的椎旁穿刺注药联合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脊柱结核的疗效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长沙市中心医院结核科2005年6月-2013年9月确诊为脊柱结核的住院患者1156例。通过椎旁穿刺获得骨病灶中的脓液及干酪样物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进行耐药分析。耐药脊柱结核均采用CT定位椎旁穿刺注药联合全身抗结核药物治疗,按结核临床治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分枝杆菌培养阳性286例,阳性率为24.74%(286/1156);确诊为耐药脊柱结核82例,耐药率为28.67%(82/286);耐异烟肼(H)、利福平(R)及链霉素(S)分别为52、50和44例,占18.18%(52/286)、17.48%(50/286)和15.38%(44/286);耐多药结核(MDR-TB)23例,占阳性患者的8.04%(23/286)。初治组182例,初始耐药率为18.13%(33/182);复治组104例,获得性耐药率为47.12%(49/104);两组的总耐药率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耐药脊柱结核患者通过内科保守治疗临床痊愈,12例转外科手术。随访1-3年,所有耐药脊柱结核患者无复发。结论 CT定位椎旁穿刺注药有利于尽早明确耐药脊柱结核的诊断;联合规范且个性化的全身抗结核药物对治愈耐药脊柱结核、预防并发症、预防获得性耐药具有重要意义。
- 蒋之屈满英万轲
- 关键词:脊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CT引导
- 应用环甲膜穿刺术治疗呼吸道结核的疗效分析
- 2009年
- 2003—2008年我科对喉结核、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支气管结核并肺不张和多耐药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采用环甲膜穿刺术进行治疗。现将疗效报道如下。
- 朱勇峰蒋之胡珊
- 关键词:环甲膜穿刺术结核病
- 肺癌误诊为血型播散性肺结核24例分析
- 2007年
- 朱勇峰蒋之胡珊
- 关键词:误诊
- 苦参碱对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HYP与HG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HYP与HGF在肺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不同浓度苦参碱对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HGF及HYP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6组。应用气管内给予博莱霉素(5 mg/kg)制作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各组动物大鼠在造模7、14、28 d时分三次取材。检测肺组织HYP的含量。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肺组织中H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肺组织中,HGF及HYP均有表达。肺纤维化时,肺组织中HYP的含量较正常组织明显上升(P<0.01),而HGF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高、中剂量苦参碱与泼尼松,均能减轻肺间质纤维化程度,以苦参碱高剂量组和泼尼松组明显(P<0.01)。苦参碱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其肺组织HGF、HYP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抑制肺纤维化的机制之一可通过增高HGF的活性实现,这种作用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 蒋之万珂肖霞
- 关键词:苦参碱肺纤维化羟脯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