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鹏辉 作品数:6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兰州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株半夏内生青霉属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对半夏中分离的一株内生真菌BX-9(青霉属)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方法:将一株半夏内生真菌( BX-9)用PDB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菌丝体用甲醇回流提取2次,菌液用乙酸乙酯萃取两次,通过各种柱色谱分离得到次级代谢化合物。采用MTT法和改良的Ellman法测定化合物抗肿瘤和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结果: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为2-Hydroxy-14-tricosenvic acid(1)、4,6,8,22-tetraen-3-one-ergostane(2)、Ergosterol(3)、Ergosterol peroxide(4)、(+)-Brefeldin A (5)、7-oxobrefeldin A (6)、4-epi-Brefeldin A (7)。化合物3~6对Hela、7721、HL60三株肿瘤细胞均有显著活性。这7个化合物均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论:从半夏内生菌BX-9中能分离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其中Brefeldin A含量较高。 杨中铎 魏博 薛鹏辉关键词:半夏 内生真菌 青霉属 抗肿瘤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山莨菪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分离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从山莨菪根部的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分离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方法:山莨菪根经95%乙醇提取、4mol/L HCl和4mol/L NaOH酸碱处理,氯仿萃取,得到总生物碱。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跟踪分离目标组分,再用改良的Ellman法进一步测定抑制率。利用多种柱色谱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1-3),通过1H-NMR、13C-NMR、ESI-MS波谱方法并与文献比对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山莨菪根部的总生物碱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已知化合物,它们分别被鉴定为东莨菪碱,樟柳碱,阿托品,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分别为45.28%,38.08%和25.10%。结论:莨菪碱衍生物具有较弱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杨中铎 薛鹏辉关键词:山莨菪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总生物碱 藏药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筛选 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从8种藏药中筛选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高抑制活性的提取物。方法:药材经乙醇提取、酸碱处理、氯仿和正丁醇萃取后,得到氯仿部分和正丁醇部分。各部分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初步筛选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再用改良的Ellman法进一步测定抑制率及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8种藏药生物碱提取物的氯仿部分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其中止泻木Holarrhena antidysenterica、秦艽花Gentiana straminea、山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抑制活性最强,IC50分别为6.32,28.20,34.80 mg·L-1。正丁醇部分中,山莨菪的抑制活性显著,IC50为51.70 mg·L-1。结论:止泻木、秦艽花、山莨菪具有显著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说明其含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成分,为进一步跟踪分离活性成分奠定基础。 杨中铎 任晋 薛鹏辉 杨明俊关键词:藏药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生物碱 藏药甘蒙锦鸡儿降血糖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 杨中铎 舒宗美 彭程 盛捷 张飞 师音 赖东海 任晋 薛鹏辉 梁冀北 裴英 丁海娥 本项目按照中药五类新药(中药有效部位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对甘蒙锦鸡儿总有机酸提取物进行了临床前研究,包括化学成分、制备工艺、安全性、有效性、作用机理等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蒙锦鸡儿总有机酸提取物在多种糖尿病动物模型上具有明...关键词:关键词:藏药 降血糖作用 锦鸡儿属和杜鹃属植物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从产自甘肃的锦鸡儿属和杜鹃属植物中筛选出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高抑制活性的植物提取物。方法:锦鸡儿属植物经乙醇提取,碱酸处理,乙酸乙酯萃取后,得到多酚提取物。杜鹃属植物经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进行粗分后,得到粗分离组分。总多酚组分和粗分离组分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初步筛选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再用改良的Ellman法进一步测定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率。结果:锦鸡儿属中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的抑制活性最强,在终浓度为100μg.mL-1时,抑制率超过50%。杜鹃属中,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千里香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的抑制活性最强,它们的粗分离组分在终浓度为100μg.mL-1时,抑制率大于60%。结论: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千里香杜鹃(Rhododendron thymifolium),烈香杜鹃(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最强,说明其含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成分,为进一步跟踪分离得到活性化合物奠定基础。 杨中铎 任晋 薛鹏辉关键词:锦鸡儿 杜鹃 阿尔茨海默病 乙酰胆碱酯酶 三种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及一种藏药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本论文对藏药唐冲那保(药学植物名为山莨菪(Anisodus tangutcus))总生物碱进行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跟踪分离的研究及三种药用植物中的三株内生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运用多种现代色谱(硅胶... 薛鹏辉关键词:藏药 药用植物 内生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