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伟群

作品数:97 被引量:602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电气工程
  • 15篇兵器科学与技...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7篇电磁
  • 26篇电磁发射
  • 19篇脉冲
  • 17篇电流
  • 13篇电枢
  • 11篇大电流
  • 10篇脉冲功率
  • 10篇纳秒
  • 10篇纳秒脉冲
  • 9篇电接触
  • 9篇滑动电接触
  • 8篇电容
  • 8篇绝缘
  • 8篇放电
  • 7篇脉冲大电流
  • 7篇发射器
  • 5篇闪络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导轨

机构

  • 89篇中国科学院
  • 2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2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 5篇太原理工大学
  • 5篇北京特种机电...
  • 3篇西北核技术研...
  • 3篇天津职业技术...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 2篇中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航空工程...
  • 1篇国家电网公司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电力科学...
  • 1篇黑龙江北方工...
  • 1篇上海市计量测...
  • 1篇常州容大结构...

作者

  • 97篇袁伟群
  • 77篇严萍
  • 18篇徐伟东
  • 16篇赵莹
  • 12篇张东东
  • 12篇徐蓉
  • 12篇王珏
  • 11篇邵涛
  • 10篇王志增
  • 8篇张适昌
  • 8篇栗保明
  • 8篇孙鹞鸿
  • 7篇陈允
  • 7篇潘洋
  • 6篇孙广生
  • 6篇徐蓉
  • 6篇任成燕
  • 6篇成文凭
  • 5篇霍荣岭
  • 5篇付荣耀

传媒

  • 22篇强激光与粒子...
  • 16篇高电压技术
  • 11篇电工电能新技...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高压电器
  • 2篇弹道学报
  • 2篇第九届高功率...
  • 2篇首届全国脉冲...
  • 2篇第2届全国脉...
  • 1篇电机与控制学...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计量学报
  • 1篇绝缘材料
  • 1篇电工技术学报
  • 1篇兵工学报
  • 1篇中国电机工程...
  • 1篇光通信技术
  • 1篇火炮发射与控...
  • 1篇电气应用

年份

  • 6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10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3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磁轨道发射装置中导轨几何参数对电感梯度的影响被引量:22
2009年
利用Ansoft-Maxwell电磁场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两根平行长直铜导轨简单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模型。在导轨材料、求解器、求解精度等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选取轨道发射装置中可能采用的几种主要截面形状(包括矩形、T形、环形以及盈月形)的导轨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单独改变某一参数,研究了导轨的宽度、高度、间距、内径、角度等各种几何参数与其电感梯度的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电感梯度随着两导轨之间的间距/(环形及盈月形)导轨的内径的增大而增大;导轨的宽度(矩形)/厚度(环形)、高度(矩形)/角度(环形)越小,电感梯度越大;导轨间距一定时,导轨截面面积越小,导轨的电感梯度越大;而当导轨间距一定时,对相同截面积的矩形截面导轨,宽高比(w/h)越大,电感梯度越大。采用非常规截面形状导轨,有可能获取更大的电感梯度值。
周媛严萍袁伟群孙立强
关键词:电磁发射有限元分析
高频电磁轨道发射器的滑动电接触实验研究
电磁轨道发射器通过大电流产生的电磁力推动在导轨间自由滑动的电枢进行高速度发射。由于电枢高速度运动,在大电流驱动、摩擦生热和电流加热的作用下,电枢与导轨之间的滑动电接触性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整个发射器的寿命和效率。高...
徐伟东袁伟群陈允戴艺波杨丹严萍李军
关键词:电磁发射滑动电接触
一种数字化高压直流电源
一种数字化高压直流电源,包括功率主电路,基于DSP的数字化控制电路和基于PC机的上位机控制程序。功率主电路包括三相整流单元[1]、软启动单元[2]、滤波单元[3]、谐振逆变单元[4]、高频高压变压器[5]、倍压电路[6]...
严萍张春林高迎慧袁伟群
文献传递
电磁轨道发射系统建模与试验研究
本文对电磁轨道发射中的电动力学和牛顿力学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轨道发射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可对发射过程中的电流、电压、速度等进行仿真计算;通过实际发射试验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了检验与校正,结果表明该模型的仿真结果与轨道发射实验结...
孙立强袁伟群严萍
关键词:电磁发射仿真模型脉冲功率PSPICE电动力学
文献传递
计算焦耳温升作用的电磁轨道发射中电枢尾翼转角处受力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在电磁轨道发射中电枢尾翼转角处的受力过程是焦耳温升作用下的动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发生断裂失效,进而影响电枢和电磁轨道发射系统性能。为此,在构建电枢静止、加速和减速运动状态下尾翼转角处受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电枢材料电阻率和比热容随焦耳温升的变化,对电枢尾翼转角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然后通过电磁轨道发射试验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显示:电流峰值为600 kA时,考虑电阻率和比热容变化时温升的计算结果比不考虑时的结果高171.23 K;当电流峰值达620~640 kA,但未达到电枢材料6061铝合金的“载流特征量”时,电枢尾翼转角处就会发生拉伸断裂失效。观测发射试验后回收电枢的形貌,电枢尾翼上存在符合拉伸断裂特征的收缩断裂缝,初步验证了理论计算分析结果,为后续电枢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陈少辉陈少辉成文凭袁伟群徐伟东
关键词:转角受力分析
重复推进滑动电接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重点研究了低速条件下重复推进对电枢与导轨的接触状态、初速等的影响。试验采用6路时序脉冲功率电源、10 mm方口径装置和U型单体铝电枢,利用建立的试验系统进行重复推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重复次数增加,电枢和导轨的接触状态趋于良好,电枢启动时间提前,初速增大。说明在电枢低速运动条件下,重复试验中导轨表面遗留富含铝的堆积物对下一次试验的滑动电接触有积极作用。
刘传谱袁伟群严萍孙鹞鸿孙连华
关键词:滑动电接触电枢
小口径电磁轨道发射装置重复发射试验的不确定性被引量:6
2016年
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初速精度受到电磁发射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影响。通过避免预紧力、安装方式及初始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在小口径电磁轨道发射器进行了多次发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射过程的滑动电接触性能良好。分析了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初速测量误差为0.56‰。在多次重复发射时,获得平均速度为1 853.2 m/s,其相对误差为4‰,或然误差为3.06 m/s,并分析或然误差的几种可能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复发射过程中,由于电磁轨道发射初速已经具有较高的精度,所以只需较小的速度调节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初速精度,为今后高精度发射试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徐伟东袁伟群成文凭付荣耀张东东严萍
关键词:电磁发射滑动电接触初速误差分析
电磁轨道发射的瞬态温度效应被引量:24
2016年
为了更加合理有效地设计轨道冷却系统,对轨道温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及仿真计算。搭建电磁发射实验及轨道温度测量系统,利用热电偶对电磁发射过程进行轨道温度的实际测量,在线获得轨道瞬态温度。在此基础上,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平台,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轨道横截面二维模型,对发射中轨道温升这一瞬态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在电磁场与温度场耦合的情况下,求解轨道横截面的电流与温度分布。结果显示:轨道尾部的温度高于出口处,电枢起始位置附近温升最高;轨道温度在焦耳热的作用下逐渐升高,高温集中在轨道内表面。根据实验和仿真的温度分布结果,可以更加合理地设计轨道冷却系统。
林灵淑赵莹袁伟群严萍
关键词:电磁发射温度测量温度场
电磁轨道发射装置内膛绝缘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脉冲大电流放电过程中的高温烧蚀将降低绝缘支撑的绝缘性能,影响系统的寿命和效率。为研究烧蚀对环氧树脂绝缘性能的破坏作用,开展了模拟实验,利用氩弧焊对环氧树脂样品进行高温烧蚀处理,通过改变烧蚀电流、时间、距离和面积,获得不同烧蚀情况的样品。从表面电阻率和沿面闪络电压两方面对样品的绝缘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在高温烧蚀后绝缘性能大幅度降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样品表面粗糙度增大,成分中氧化物的含量上升,导致了绝缘性能降低。
赵伟康徐蓉袁伟群严萍
关键词:环氧树脂绝缘性能表面电阻率
脉冲大电流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特性被引量:6
2014年
为获得大电动力、低温升、高结构强度的轨道型电磁发射器,分析了脉冲大电流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工作性能,对电感梯度、通流能力进行了判定,并分析了重力、电枢电动力与螺栓预紧力共同作用下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导轨长度及截面宽度固定的情况下,截面厚度越小,电感梯度越大;截面厚度越大,温升越低。为了获得大电感梯度、低温升并考虑材料成本,应合理设计各个部件的形状及尺寸。
赵莹徐蓉袁伟群严萍徐伟东谢克瑜王咸斌
关键词:电磁发射力学特性导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