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喜永

作品数:21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机械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大学生
  • 4篇教育
  • 4篇仿真
  • 3篇液压
  • 3篇接触刚度
  • 3篇结合面
  • 3篇高校
  • 2篇大学生创新
  • 2篇大学生创新创...
  • 2篇电液
  • 2篇电液伺服
  • 2篇电液伺服系统
  • 2篇信心
  • 2篇液压系统
  • 2篇应力
  • 2篇应力分布
  • 2篇润滑
  • 2篇润滑状态
  • 2篇伺服
  • 2篇伺服系统

机构

  • 18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商洛学院
  • 1篇西安墙体材料...

作者

  • 18篇裴喜永
  • 6篇原思聪
  • 5篇李玲
  • 3篇蔡安江
  • 2篇王凯
  • 2篇林艳
  • 1篇程雪莉
  • 1篇段志善
  • 1篇王贝贝
  • 1篇褚崴
  • 1篇张晓伟
  • 1篇樊文端
  • 1篇滕维淑
  • 1篇刘永强
  • 1篇岳毅蒙
  • 1篇郭铁能
  • 1篇陈宜通
  • 1篇韩杰斌
  • 1篇张晓卫
  • 1篇张龙

传媒

  • 2篇机械设计与制...
  • 1篇中国商人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煤矿机械
  • 1篇液压气动与密...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砖瓦
  • 1篇机械设计
  • 1篇知识经济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南方论刊
  • 1篇企业家信息
  • 1篇经贸实践
  • 1篇中国冶金教育
  • 1篇商洛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合润滑状态下结合面法向动态接触刚度与阻尼模型被引量:1
2021年
机械结合面的动态接触特性对评估机床整机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混合润滑状态下固定结合面复杂的接触特性,提出了一种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与阻尼模型。采用三维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获得粗糙表面形貌,并基于分形理论建立了结合面固体部分的接触刚度与接触阻尼模型;根据平均流动的广义雷诺方程建立了液体油膜接触刚度与阻尼模型,其中油膜接触刚度是固体表面接触刚度的函数,实现了油膜接触刚度与固体接触刚度的耦合。通过仿真分析了固体、液体油膜以及结合面的刚度阻尼特性,结果表明:液体油膜接触阻尼远大于固体接触阻尼,结合面的接触阻尼特性主要取决于油膜接触阻尼;在接触前期油膜接触面积所占比例较大,结合面的接触刚度主要由油膜接触刚度主导,随着固体真实接触面积的增加,液体油膜接触刚度占结合面接触刚度的比率越来越小,最后转变为固体接触刚度主导结合面的接触刚度。
李玲裴喜永史小辉蔡安江段志善
关键词:结合面混合润滑接触刚度接触阻尼
基于Pro/E的直齿圆锥齿轮参数化建模与运动仿真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借助Pro/E3维建模软件,根据渐开线形成原理,对直齿锥齿轮参数化建模、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等进行研究。参数化设计方法提高设计的柔性和敏捷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林艳原思聪季文祥裴喜永
关键词:PRO/E直齿锥齿轮参数化建模仿真
球-球接触条件下扭动微动应力数值模拟
2019年
在扭动微动的应力分布解析计算中,通过接触表面切应力可以推导出接触体内部的应力。而转矩卸载过程中,由于接触表面切向力表达式复杂,难以推导出接触体内部的应力。为此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对球-球接触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以此获得卸载时接触体内部的应力分布。首先,计算出接触表面加载时的应力分布,并得到转矩与扭转角之间的迟滞曲线。然后,分析法向力和加卸载转矩共同作用下接触体内部的应力分布,以及最大应力的大小与位置。最后,在迟滞曲线上标明最大应力点位置,并分析黏着区半径c和摩擦因数f对最大应力位置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卸载时表面切向力qr沿半径方向,先增大再减小最后持续增大;法向力在较大范围内影响接触体应力分布,而转矩主要在深度0~0.5a范围内起作用;黏着区半径c越大,摩擦因数f越小,最大应力点更可能位于接触体内部。
杜文刚原思聪李玲裴喜永王永滨
关键词:扭动微动快速傅里叶变换应力分布
现代环境下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与对策被引量:4
2009年
本文提出,高校怎样在当代社会发展大的环境下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素质来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并从管理与指导等方面提出了素质教育实施对策,对于高校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理论参考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
刘永强裴喜永王贝贝
关键词:高校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
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建模新方法被引量:11
2020年
建立精确、有效的结合面接触刚度模型是进一步开展机床整机动力学建模与分析的基础。提出了一种新的弹性接触刚度模型,该模型考虑基体变形的同时,对GREENWOOD和WILLIAMSON提出的粗糙表面微观接触模型(GW模型)进行了修正。为分析基体对接触变形的影响,首先建立含有基体的单个微凸体接触模型,并基于HERTZ接触理论,获得结合面的接触参数;然后,通过引入三角分布函数和解决GW模型在模拟微观接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建立了新的弹性接触刚度模型,并揭示了分布函数、基体变形以及表面粗糙度对结合面接触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三角分布函数能有效地表征表面微凸体高度分布;基体变形的影响是由基体和微凸体相互作用引起,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而明显;表面粗糙度是影响接触刚度的主要因素,相同载荷下,表面粗糙度越大,接触变形越大,接触刚度越小。
李玲王晶晶裴喜永褚崴蔡安江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接触刚度
高校生源质量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被引量:5
2017年
优质生源作为高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成为制约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从高校综合实力、就业层次和就业率、招生宣传力度、学校政策4个方面分析影响高校生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升生源质量的对策,对高校生源质量提高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裴喜永王凯张鑫龙
关键词:高校生源质量
混合润滑状态下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针对润滑条件下机械结合面的接触特性受油膜影响的问题,基于结合面接触刚度由油膜接触刚度和固体表面接触刚度组成的思想,建立混合润滑状态下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模型。采用三维的Weierstrass-Mandelbrot函数获得具有分形特征的粗糙表面,并基于统计学方法建立干摩擦条件下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模型,考虑了微凸体的完全弹性变形、弹塑性变形以及完全塑性变形过程。在此基础上,求解了油膜的等效厚度并建立油膜的接触刚度模型。结果表明:结合面的法向接触刚度随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加,且混合润滑状态下结合面的接触刚度大于干摩擦条件下结合面的接触刚度;该模型避免了油膜厚度测量难的问题,为机械结构的润滑状态预测提供了帮助。
李玲裴喜永史小辉李治强蔡安江
关键词:机械结合面混合润滑法向接触刚度
PID控制器在混凝土疲劳试验机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分析了公路混凝土疲劳试验机电液伺服系统控制原理,对其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主要借助MATLAB语言详细介绍了PID控制器的设计步骤,提出了其设计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并通过仿真对加入PID控制器后的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能够使系统满足工作要求。
原思聪林艳裴喜永张晓伟
关键词:电液伺服控制PID控制器MATLAB仿真
基于PID控制的实验液压机电液伺服系统的仿真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以QD-100型实验液压机电液伺服系统为例,利用PID控制器设计的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液压机电液伺服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裴喜永原思聪张亚磊
关键词:液压机电液伺服系统PID控制器
基于ADAMS的80T液压裂管器液压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在分析80T地下管道液压裂管器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虚拟样机仿真软件ADAMS建立系统的可视化模型,在Adams/Hydraulics环境下对裂管器的液压子系统进行性能和参数的仿真分析研究,提高了液压系统的性能。
原思聪裴喜永刘波李志远
关键词:ADAMS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