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茂莲
-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63例儿童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与护理
- 2009年
- 目的总结263例儿童手足口病护理经验。方法制定统一病情观察指标和专科护理措施,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加强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落实对症护理和出院指导。结果263例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加强临床病情观察,实施专科护理可以预防或(和)减少儿童手足口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
- 赵燕许茂莲胡修玲汤增洁
- 关键词:儿童手足口病护理
- 8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被引量:6
- 2004年
- 先天性心脏病是因胎儿期心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畸形,病死率高.随着先心病的诊断、手术麻醉、体外循环及术后监护水平的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大大提高.我院自2001年12月成立心胸外科至2003年5月,为81例患儿行心脏手术,其中71例在体外循环下进行了心脏直视手术,成功率100%.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手术成功提供了保证.现总结如下.
- 王国琴王宏琴许茂莲袁瑾瑜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心血管疾病
- 儿科病房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探讨
- 本文将“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PFCC)的护理理念运用到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介绍了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病房的具体应用及评价指标,取得良好的效果。
- 赵燕王国琴许茂莲
- 关键词:儿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 文献传递
- 足背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被引量:45
- 2010年
- 探讨足背动脉穿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应用,比较接受足背动脉穿刺和桡动脉穿刺的患儿在穿刺后,穿刺点青紫范围、血肿发生率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足背动脉组(135例)穿刺点的青紫范围小于桡动脉组(120例),血肿发生率也低于桡动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掌握了患儿足背动脉的解剖定位和穿刺技巧后,可在新生儿采血中推行足背动脉穿刺法。
- 金利萍戈道永许茂莲
- 关键词:动脉穿刺术
- 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
- 2009年
- 总结了4例心导管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充分准备,完善各项检查,术后密切监测,加强基础护理等,认为术后及时发现迅速处理,是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关键。
- 黄丽华许茂莲迟海燕
- 关键词: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症护理
- 儿科病房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探讨
- 我国护理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和深刻变革时期,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学模式向生理—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更加注重人的整体性、社会性和以人为本。医学发展正在从强调"治愈"(cure),向强调"关怀照顾(care)"转化,国际医...
- 赵燕王国琴许茂莲
- 文献传递
- 脑瘫患儿家长焦虑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 2007年
- 目的:了解脑瘫患儿住院期间,家长焦虑程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护士做健康教育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100例住院的脑瘫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长焦虑程度与其文化程度、患儿住院时间有关,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儿住院期间,家长存在焦虑,程度表现为文化程度越低、患儿住院时间越长,焦虑程度越重。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缓解家长的焦虑,提高治疗依从性。
- 王国琴许茂莲蒋艳卞基凤
- 关键词:患儿家长焦虑
- 儿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儿童专科医院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方法与成效。方法:2011年5月我院新增7个病区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全院动员和全面培训,进一步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引入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理念,实施绩效考核,完善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定义护理质量95分以上为优秀。结果:6个优质护理病区住院患者满意度等护理质量优秀数与2010年同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适用于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护士整体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 赵燕王国琴许茂莲
- 关键词:儿科优质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
- 探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安全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比两种静脉留置针(以下简称留置针)在临床中的应用,选择一种更为安全实用的小儿静脉留置针。方法:将儿内科12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普通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和安全静脉留置针组(试验组),对比两组留置针使用效果。结果:普通留置针与安全留置针引起针刺伤差异有显著性,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安全留置针,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可以提高医护的职业安全性。
- 黄丽华金利萍许茂莲陈孝云
-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针刺伤
- 两种不同雾化吸入疗法对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对儿童哮喘的疗效影响与护理。方法:将7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39例)予以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疗法;对照组予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法,辅以正确的护理,观察两组雾化吸入前后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结果:两组在改善SpO2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儿童哮喘的疗效有影响,氧驱雾化更适合于儿童哮喘的治疗。
- 黄丽华金利萍齐玲许茂莲
- 关键词:雾化吸入儿童哮喘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