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彦君

作品数:119 被引量:2,255H指数:27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旅游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8篇经济管理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1篇旅游
  • 42篇旅游体验
  • 16篇游学
  • 16篇旅游学
  • 13篇旅游研究
  • 9篇学科
  • 9篇旅游场
  • 8篇景观
  • 7篇乡村
  • 7篇旅游世界
  • 7篇旅游学科
  • 6篇中国旅游
  • 6篇情境
  • 5篇对话录
  • 5篇学术
  • 5篇乡村旅游
  • 5篇旅游体验研究
  • 5篇目的地
  • 5篇教育
  • 5篇范式

机构

  • 82篇东北财经大学
  • 52篇海南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6篇青岛大学
  • 6篇香港理工大学
  • 5篇内蒙古大学
  • 4篇苏州科技大学
  • 3篇天津大学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2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西藏民族大学
  • 2篇大连民族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 1篇山西财经大学
  • 1篇辽宁省旅游局
  • 1篇华盛顿州立大...
  • 1篇天普大学

作者

  • 117篇谢彦君
  • 10篇孙佼佼
  • 7篇樊友猛
  • 6篇保继刚
  • 6篇肖洪根
  • 5篇王宁
  • 4篇武虹剑
  • 4篇王娟
  • 4篇卫银栋
  • 4篇李仲广
  • 4篇徐英
  • 3篇马天
  • 2篇王志文
  • 2篇王泓砚
  • 2篇李淼
  • 2篇周广鹏
  • 2篇余志远
  • 2篇吴凯
  • 2篇王俊亮
  • 1篇尹贻梅

传媒

  • 49篇旅游学刊
  • 13篇旅游科学
  • 11篇旅游论坛
  • 4篇人文地理
  • 4篇财经问题研究
  • 3篇北京第二外国...
  • 3篇旅游世界(旅...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东北财经大学...
  • 2篇旅游导刊
  • 2篇2014《旅...
  • 1篇青年探索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桂林旅游高等...
  • 1篇华侨大学学报...
  • 1篇技术经济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16篇2019
  • 6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旅游学科之路:“桥”以抵“岸”,“用”不噬“体”
2023年
2023年,从某种意义上说,或许会是苏醒的一年。回望过去,新冠病毒整整肆虐了3年,在此期间,人们所遭受的,除了生命和健康的威胁外,还有流动性的限制。不过,老子说过这样的话“: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道有常,物极必反。尽管3年的寂静减少了人的物理流动性,却没有能够禁锢思想的畅游,知识生产工作不仅没有停止,而且还得以在新的时空框架中面对新的对象展开,使人们有机会探索世界运行的新规律,发现新视角,拓展新疆域。幸与不幸,旅游和旅游学,恰恰就是这样一个领域。所以,如果2023年果真会是苏醒的一年,那么,它的第一缕阳光,或许也应该洒向旅游和旅游学吧。在经历了3年冰与火的洗礼之后,这个直接与物理流动性相关的产业和学科,太需要阳光的呵护了。
谢彦君
关键词:旅游学科物极必反流动性阳光
旅游体验研究的具身范式被引量:60
2019年
学界对旅游者具身体验的研究积累了一定成果,已具备推动旅游体验研究范式转型的能力。首先,文章总结本真性、凝视、表演等范式演进的动因和过程,提出具身理念在理解和解释旅游体验现象时的优势。继而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阐释具身范式的内涵,总结该范式的基本原则与理论框架。研究认为,具身范式秉持"身体-主体"本体论,旅游具身体验是旅游者经由自我身体与旅游世界发生交互从而获得存在意义的过程。对旅游具身体验的呈现,需要综合符号学和非表征理论,依据"超表征"的认识论来理解。与之相应,提出获取现场数据、加深现象描述、揭示行动过程和涉入研究情境的方法论原则。
樊友猛谢彦君
关键词:旅游体验身体
中国旅游40年研究中的理论发育及其角色演变被引量:6
2019年
从1978年到2018年,中国旅游研究经历了整整40年的时间。对于一个知识领域的成长而言,40年可以说是一个不短不长的历史。言其不短,是它可以用将近半个世纪来计量;言其不长,是说即使在一些主流的知识领域,一个新的思潮或理论架构的诞生与发展.
谢彦君那梦帆
关键词:体系化旅游研究
旅游体验——旅游世界的硬核被引量:142
2005年
构建一个能描述旅游现象全貌的基本范畴,并发掘出构成旅游现象硬核的要素,是本文的主要目标。用旅游世界来界定纷繁复杂的旅游现象,并认为旅游体验是这个世界最核心、同时也最具有衍生能力的成分。由此,作者希望寻找到一个可以统驭整个旅游学科以及旅游研究思想的基本范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也对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做了评述。
谢彦君
关键词:旅游体验旅游世界旅游研究
黑色旅游的愉悦情感与美丑双重体验被引量:15
2016年
黑色旅游是一种复杂的旅游现象。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旅游,黑色旅游者面对的是具有美与丑双重特性的凝视对象。从价值和情感两个方面而言,旅游者的体验兼具积极与消极双重价值取向和审美与审丑的双重情感历程。也正因为如此,在一般的大众认知与专门的学术研究中,黑色旅游所具有的愉悦性本质常常处于被隐藏或被曲解的状态。鉴于黑色旅游体验所兼具的愉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提出黑色愉悦这一概念,并对黑色愉悦的多重来源,即直接获得的积极情绪、反向获得的积极情绪以及直接获得的消极愉悦进行了抽象和论证;对黑色愉悦得以实现的前提,即多样性距离的存在进行了阐释;对黑色愉悦的在场体验进行了剖析;对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美丑双重体验进行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黑色旅游体验所具有的个人建构和社会建构功能。通过以上尝试,本文力求对黑色旅游的本质——即黑色愉悦,给出一个更为彻底、全面以及客观的说明,以期对该问题给出一个综合的理论解决方案。
谢彦君孙佼佼
关键词:黑色旅游
旅游体验的两极情感模型:快乐—痛苦被引量:72
2006年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用来表达旅游体验的情感状态的模型,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旅游体验的本质性和过程性的特征。笔者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旅游体验的目的是获得愉悦,旅游愉悦的产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结果,甚至不排除要借助某种工具性的痛苦。根据这种观点,指出了该模型的基本假定,笔者讨论了旅游体验的快乐原则,并分析了旅游愉悦的类型。
谢彦君
关键词:旅游体验模型分析旅游心理
旅游场中的互动仪式: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72
2016年
在旅游体验研究领域,旅游场已经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范畴。然而,针对旅游场内旅游体验的内容、机制和规律的深入研究依然还有很多学术上的空白或薄弱之处,其中,以互动仪式为研究对象并探讨其对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影响的研究即属此类。为了拓展这方面的研究,本文全面探讨了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在解释旅游体验情感能量聚集现象时所具有的可能性及其局限性,并借助于特纳的"反结构"理论对柯林斯"结构观"下的情感能量匹配理论做了修正,进而将这种改进纳入格雷本的神圣游程模型,使之成为可以系统解释旅游体验情感能量的聚集、形成和衰减现象的动力机制模型。这一模型,概括了旅游体验中群体互动行为发生的原动力,建立起了旅游场、互动仪式和情感能量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旅游体验研究中关于旅游场的深度探讨具备了进一步理论演绎的一个基本假设。同时,本文还将"旅游体验共睦态"这一概念与"集体欢腾"概念结合,用以解释旅游场互动仪式中旅游体验达到高峰状态时情感能量聚集的路径和形式。
谢彦君徐英
关键词:旅游场旅游体验
食在异乡:旅游世界的极端饮食体验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该文以日常生活世界和旅游世界二元对立的视角,针对旅游世界中地方性极端饮食文化体验现象及相关问题展开思辨性研究,研究发现:首先,相较日常生活世界的饮食活动,旅游世界的饮食消费行为体现出功能异化的体验性特征和极化倾向;其次,旅游世界饮食功能异化的内在动力是旅游世界和日常生活世界的二元对立;第三,旅游者的极端饮食体验活动中存在生理、心理、知识技能和社会维度上的四重障碍,并在层级上呈现出超越难度依次递减的规律;第四,基于地方性的饮食生产与基于流动性的饮食消费在旅游世界中实现了对立统一。该文最终将这些理论认识纳入旅游情境理论的理论框架中,构建旅游情境中地方性饮食体验的理论模型,为情境理论在旅游世界的应用拓展了新的方向。
史艳荣谢彦君曾诗晴
关键词:旅游体验
“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续)”之引子篇:这五年
2019年
2013年初,谢彦君、王宁、马波、肖洪根、保继刚五位教授在大连东北财经大学针对旅游学界、学科和学术进行了两天的对话,并出版了《旅游学纵横——学界五人对话录》,传为佳话。2018年底,他们五人再次相聚在广州中山大学,依然针对旅游学科的方方面面又进行了两天的对话。征得他们同意,将对话分为若干个专题先在本刊连载,以飨读者。
谢彦君王宁马波肖洪根保继刚
关键词:THOUGHTSDIALOGUEFIVEFIVE
作为景观的乡愁:旅游体验中的乡愁意象及其表征被引量:26
2021年
文章对图像中所蕴含的乡愁情结进行分析,以此理解人们在乡愁意识主导下所形成的图像诠释行为,进而探讨乡愁作为一种旅游需要所对应的景观形态特征。研究发现,乡愁可以呈现为一种景观形态,具有可感知的景观特征,并综合体现为具身状态下多感官的情境化体验对象。对图片资料的内容分析表明,乡愁具有色彩倾向,总体上呈现出对那些能够铭刻过往记忆的色彩的追求;从物象上看,表征乡愁的物象多以景物为主体,器物和人物为陪体。其中,自然景物多为水域景物和生物景物,生物景物以家养动物为主;人文景物以古村、老城景物为主体;器物中用以作为乡愁表征的主要是一些颇具地方性特征的用具类器物。同时,该研究还表明,人们心目中的“乡愁”景观具有个体建构特征,可划分为“共相乡愁”与“异相乡愁”两种类型,两种不同的乡愁景观是由于立场不同而造成的景观解读差异,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基于体验视角的旅游景观打造和解读的辩证法。最后,该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旅游世界中为旅游者所凝视的乡愁景观是一处“似我非我”的旧时光、老地方,它与曾经的自我相联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归纳出6类乡愁景观,并依从符号学理论中的明示、暗示和喻示分析框架,形成了乡愁景观与旅游情境中的“信息”“氛围”和“情感”3个符号诠释范畴之间的对接。
谢彦君于佳王丹平陈枫
关键词:旅游旅游体验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