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慧敏
-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我国青年公民对民主政治认识的变迁及其启示
- 2011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在探索中不断得以发展完善。与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我国青年公民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也分别经历着从"迷信"到"迷惘"、从"突破"到"愤恨"、从"疏离"到"务实"、从"自发"到"自觉"的嬗变。影响青年公民对民主政治认识变迁主要因素有政治文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民族情感等。思考青年公民对民主政治认识的变迁,从而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
- 谢慧敏
- 关键词:民主政治公民教育
- 我国上市公司推行独立董事制度之法律思考
- 2003年
- 肇始于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是适应英美上市公司董事会制度改革、强化监督职能和优化治理机制的需要而产生的。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法律制度,在实行“二元制”公司治理结构的我国也有其存在的客观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较晚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因而独立董事制度无论在制度设计上还是实际运作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我国必须采取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措施,保证其应有功能得以发挥。
- 石守斌谢慧敏
- 关键词: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制度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结构法律思考
- 国际化城市建设与青少年素质发展的哲学分析
- 2004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批具有经济实力和良好发展基础的城市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发展目标。国际化城市建设一方面可以为青少年素质的发展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发展青少年的素质又成为国际化城市建设的需要,国际化城市的建设必然会对青少年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 谢慧敏
- 关键词:青少年素质哲学分析
- 民主政治建设视野下的公民和公民意识内涵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主张,其首要的就是要对公民和公民意识有所认识和理解。要正确认识公民的内涵,需要走出三大误区。公民意识的内涵丰富而深刻,但从当今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来看,公民意识主要包括:作为前提的主体意识、处于核心地位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起关键作用的民主参与和平等意识以及作为重点的法治意识等几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公民意识是演绎公民角色的逻辑起点。
- 谢慧敏
- 关键词:公民公民意识民主政治建设
- 建构实在论的背景分析与本体论考察
- 2004年
- 建构实在论作出“客体是建构的而不是给定的”的基本预设,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的实在概念—— “环境界”和“现实界”,极力主张科学活动是建构微世界的过程,并试图为学科间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一个新的认识 论框架。
- 谢慧敏
- 从十七大报告透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被引量:6
- 2008年
- 十七大报告对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论述,是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民主建设的具体情况出发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体性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性要求,是世界教育发展大趋势的时代性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自由平等理念、公平正义理念的公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纬度进行。
- 谢慧敏
- 关键词:十七大公民意识公民教育民主法治
- 我国青年公民对民主政治认识的变迁及其启示
- 2011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在探索中不断得以发展完善.与民主政治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我国青年公民对民主政治的认识也分别经历着从"迷信"到"迷惘"、从"突破"到"愤恨"、从"疏离"到"务实"、从"自发"到"自觉"的嬗变.影响青年公民对民主政治认识变迁主要因素有政治文化、经济体制改革和民族情感等.思考青年公民对民主政治认识的变迁,从而获得一些有益的启迪.
- 谢慧敏
- 关键词:民主政治公民教育
-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对青年成长的影响探究被引量:1
- 2010年
-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大致可划分为创立、探索、推进和深化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阶段性特点,都对当时的青年成长有着不同影响。青年的成长深留着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痕迹和时代烙印。
- 谢慧敏
- 关键词:民主政治青年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