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坚铃 作品数:52 被引量:688 H指数:14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被引量:10 2021年 目的探讨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工作中,实施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1月本院内科护理学74名护生为对照组,2018年9月-2019年1月本院内科护理学57名护生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比较两组教学结束时的教学内容考核成绩以及护生对授课方式的满意度。结果教学结束时的考核成绩上观察组在A1型选择题考核成绩上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在A2型选择题考核成绩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授课方式的满意度为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97%(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学的教学工作中,实施基于慕课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教学满意度。 郑晶 赵娟娟 李琨 尤黎明 谭坚铃关键词:内科护理学 教学 满意度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调查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对13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回收有效率为80.77%。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为(41.87±7.47)分,中等水平者占61.0%,高等水平者占39.0%。其中主观支持得分为(24.43±4.08)分,位于该维度的较高水平;客观支持得分为(10.45±2.39)分,位于该维度的较低水平;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为(6.99±2.44)分,位于该维度的中等水平。患者的自我效能总分为(48.53±7.78)分。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r=0.601~0.835,P〈0.01)。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社会支持呈中等以上水平,主观支持水平较高,客观支持水平较低;患者的自我效能在慢性病中处于较高水平;患者的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自我效能越强。 郭晓迪 谭坚铃 陈琪尔关键词:肝炎 病毒性 肝硬化 社会支持 自我效能 冠心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调查 被引量:38 2008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为提高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为描述性研究方法,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9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理技能、自理责任感、健康知识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影响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社会支持度越高的患者,自理责任感越强,健康知识掌握越好,自我护理技能越高,自我护理能力水平越高。 申铁梅 苏小茵 谭坚铃 陈凌 杨满青 林丽霞关键词:冠心病 自我护理 社会支持 有肝癌家族史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调查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监查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探讨如何对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方法建立调查表,包括一般资料问卷、监查依从性问卷、Champ ion健康信念量表,方便抽样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83名为观察组,对照组为正常人群70名。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仅29人知道需要定期检查血清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其中15人能进行定期检查,34人得到医生的指导和建议定期检查,40人得到护士的指导和建议定期检查,11人认为不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监查依从率为18.1%。对定期检查的认知和感知的障碍是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的影响因素。结论有肝癌家族史的肝癌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希望医护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指导,提高对定期检查的认识,减少定期检查的障碍,而医护人员的指导和建议是影响肝癌高危人群预防肝癌、定期检查的重要因素。 文朝阳 尤黎明 谭坚铃 陈秀云 梁卫萍 覃惠英关键词:肝癌 家族史 高危人群 依从性 徒步行走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徒步行走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将81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验组增加徒步行走训练与指导,并于训练后第4w、8w、12w、16w、20w、24w分别测量两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6MWT)的距离。结果两组患者于上述6个时间段6MWT的距离分别为,实验组:268.72±57.55m、313.54±51.39m、340.87±52.41m、355.36±47.01m、385.42±45.84m、404.50±38.05m;对照组:264.87±60.31m、298.56±60.28m、324.75±56.29m、338.59±60.80m、349.03±57.25m、378.96±49.41m。训练后20w、24w两组患者6MWT的距离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训练前和训练后4w~16w两组患者6MWT的距离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持之以恒、规律性的徒步行走训练能提高CHF患者的运动耐量。 谭坚铃 胡运秋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运动疗法 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观与教学能力的调查研究 研究目的(1)描述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观,并探讨其影响因素.(2)描述护理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不同角度评价的差异.(3)探讨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观与教学能力的相关性.研究结论:(1)护理带教... 谭坚铃关键词:教学能力 文献传递 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的疾病感知与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取样的方法,选取2011年8—12月在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门诊随访的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95例,采用疾病感知问卷修订版、服药依从性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PCI术后患者疾病感知状况:症状识别平均(4.87±3.50)分;病情认知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病程(3.68±1.10)分、个人控制(3.59±0.83)分、治疗控制(3.54±0.65)分、疾病一致性(3.02±1.04)分、后果(2.79±0.87)分、情感陈述(2.24±0.86)分、周期性(1.92±1.06)分;疾病归因部分得分最高的是食物或进食习惯(3.35±1.83)分。(2)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分平均为(14.52±1.99)分,完全依从率为35.8%。(3)PCI术后患者的症状识别与服药依从性总分呈正相关(r=0.203,P〈0.05);个人控制维度(r=-0.236,P〈0.05)及情感陈述维度(r=-0.228,P〈0.05)分别与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结论医护人员应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症状识别能力,强调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及时疏导不良情绪,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王菊 陈琪尔 谭坚铃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依从性 1例多发性硬化症患者行双重血浆置换的护理 被引量:3 2018年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变化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多在成年早期发病,女性多于男性,大多数患者表现为缓解与复发的神经功能障碍[1]。疾病常侵犯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以及小脑白质等。临床表现多为分布广泛的神经功能缺失。约2/3的患者在20~40岁之间发病,10岁以下发病者占3%,50岁以上发病者占5%,60岁以上仅占1%[2]。 朱丽娜 刘爱群 赵春香 曾冬冬 赖彩群 谭坚铃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症 双重血浆置换 护理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希望水平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和生活质量量表(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head and neck scale,FACT-H&N)对110例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进行调查。了解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状况及其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放疗期间鼻咽癌患者希望水平总分(34.80±2.64)分,生活质量总分为(91.34±13.19)分,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关系(r=0.253,P<0.01)。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希望水平呈中等水平,希望水平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希望水平越高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王明珠 陈琪尔 谭坚铃关键词:鼻咽癌 放疗 生活质量 卒中患者便秘影响因素分析及函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66 2004年 目的 调查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便秘发生的函数预测模型。 方法 对2003年11月至2004年3月收治的64例卒中患者进行便秘的前瞻性调查,并对随访资料进行生存分析;建立便秘发生的函数预测模型及便秘是否发生的判别函数,并对资料进行回代检验。结果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率为60.93%(39/64),影响卒中患者发生便秘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和发病1周时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的评分。卒中患者便秘发生的模型为h(t,X)=h0(t)exp(0.84X1+0.03X2);便秘发生判别函数为Y(1)=-27.67+4.84 X1+0.30X2。 结论 卒中患者发病后10 d内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较大且生活能力状态较低的卒中患者比较容易发生便秘。 苏永静 张振路 张小燕 谭坚铃 曾进胜关键词:卒中 便秘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