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和先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髓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骨髓瘤
  • 2篇细胞
  • 2篇难治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地西他滨
  • 1篇血清
  • 1篇血清Β2-M...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血液病患者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异常综合征
  • 1篇预后
  • 1篇增生
  • 1篇增生异常综合...

机构

  • 4篇马鞍山市人民...
  • 3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谷和先
  • 4篇邓娜
  • 4篇杨柳
  • 4篇吴冠宇
  • 2篇舒航
  • 2篇张波
  • 2篇洪有军
  • 1篇洪晓武
  • 1篇杨明珍

传媒

  • 2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遵义医学院学...
  • 1篇白血病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HA加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2例
1999年
谷和先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药物治疗HA方案羟基脲
ESHAP方案治疗难治复发NHL1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谷和先
关键词:NHL疗效观察
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沙利度胺200mg/d,第1天-第14天,每两周增加200mg/d,直到600mg/d。化疗选择VAD方案:VCR 0.5mg采内注射第1天-第4天,ADM(或EADM)10mg缓慢静滴,第1天-第4天,地塞米松30mg/d,口服,第1天-第4天,第9天-第12天,第17天-第20天。结果:5例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3例达部分缓解,2例获得进步。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较好。主要副作用为嗜睡、便秘、呕吐。
谷和先
关键词:沙利度胺联合化疗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H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马鞍山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2例MDS及AML患者,给予地西他滨联合半量HAG方法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4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75%(9/12),平均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10.33月,3例死亡;8例出现IV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6.7%(8/12),6例并发感染,发生率为50%(6/12)。其他不良反应未发现。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半量HAG方案可以有效地治疗MDS及AML,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感染。
杨柳舒航吴冠宇谷和先张波洪有军邓娜洪晓武
关键词:地西他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白血病
13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对我院血液科3年来收治的95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的13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4.54%,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血液、胃肠道为主。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院内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疾病状态、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及血红蛋白数值、血小板数值、白蛋白含量、激素使用、是否接受化疗有关。通过多因素分析发现,疾病状态、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是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多对亚胺培南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其次为真菌及革兰阳性菌。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为院内感染高危人群,降低其院内感染发生率的最主要方法是缩短粒细胞缺乏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效果。
杨柳舒航吴冠宇谷和先张波洪有军邓娜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病原菌
流式细胞术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2年
目的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表型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特点,并分析在疾病不同分型及分期中表达类型的差异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34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双激光四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免疫表型,比较不同分期、不同分型的多发性骨髓瘤疾病中的表达差异。结果CD38、CD138阳性率为100.00%。CD45、CD38、CD19、CD56、CD20、CD28、CD117、CD9、CD23的表达与疾病分型无关(P>0.05),CD33的表达与疾病分型有关(P<0.05)。CD45、CD38、CD56、CD20、CD28、CD117、CD9、CD23、CD33的表达与ISS分期无关(P>0.05),CD19的表达与ISS分期有关(P<0.05)。结论免疫表型的分析更符合诊断标准,能更准确的区分良、恶性浆细胞,对于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及治疗后的监测均有临床意义。
邓娜吴冠宇杨柳谷和先盛德菁周娜王何惧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β2-MG、sRAGE联合PNI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联合预后营养指数(PNI)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初次诊断MM患者,治疗前检测所有患者血清β2-MG、sRAGE、白蛋白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并计算PNI。出院后随访24个月,记录随访期间MM患者存活情况,分析影响MM患者出院24个月死亡的危险因素以及β2-MG、sRAGE、PNI联合预测MM患者出院后24个月内死亡的临床价值。结果:随访期间失访1例,死亡24例,生存55例。死亡组血清β2-MG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血清s RAGE水平和PNI低于生存组(P<0.05)。R-ISSⅢ期、β2-MG水平升高是MM患者出院后24个月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sRAGE水平和PNI升高是其保护因素(P<0.05)。β2-MG、sRAGE、PNI预测MM患者出院后24个月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6、0.720、0.717,联合三项指标预测MM患者出院后24个月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达0.890,高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MM患者血清β2-MG水平增高、sRAGE水平和PNI降低与出院后24个月内死亡有关,联合β2-MG、sRAGE、PNI可有效辅助评估MM患者预后。
邓娜杨明珍吴冠宇杨柳谷和先盛德菁周娜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Β2-MGSRAGE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