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奕卡

作品数:5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土壤
  • 3篇土地利用
  • 3篇土地利用类型
  • 3篇土壤侵蚀
  • 2篇水流域
  • 2篇坡面
  • 2篇坡面土壤
  • 2篇流域
  • 2篇红壤
  • 2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不同土地利用...
  • 1篇土壤结构
  • 1篇土壤抗蚀
  • 1篇土壤抗蚀性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土壤特性
  • 1篇土壤物理
  • 1篇土壤物理性质

机构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湖南省林业科...
  • 1篇湖南省水文水...

作者

  • 5篇赖奕卡
  • 2篇解明曙
  • 2篇赵辉
  • 1篇周刚

传媒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亚热带水土保...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9
  • 3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湖南武水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结构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了南方花岗岩红壤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结构的分形特征及其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表土层土壤机械组成分维数排序为典型林分林地2.856>疏林地2.74>荒草地2.719>坡耕地2.703>旱地2.693,与小于0.005mm粒径含量呈极显著相关;(2)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分维数排序为荒草地2.167<典型林分林地2.192<疏林地2.195<坡耕地2.243<旱地2.424,与小于0.001mm微团聚体含量的自然对数呈极显著相关;(3)表土层土壤团聚分维数排序为典型林分林地1.512<坡耕地1.852<荒草地1.872<疏林地2.010<旱地2.027,与大于0.25mm团聚体含量呈显著相关;(4)表土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分维数排序为荒地2.268<疏林地2.469<坡耕地2.491<典型林分林地2.542<旱地2.607,与结构破坏率呈极显著相关,与大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呈极显著相关。结果显示,分维数能客观地表征土壤结构特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结构分异规律明显,林分能较好地改善土壤结构。
赵辉陈国玉解明曙赖奕卡
关键词:土壤结构分形维数土地利用类型
坡面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8年
坡面土壤侵蚀的发生是降水、植被、土壤、地形等各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综合结果,本文对坡面土壤侵蚀的降雨、植被、土壤、地形、人为因子及诸因子的综合分析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总结,指出在单因子与土壤侵蚀关系方面,研究得已比较深入,降雨、土壤性质、植被覆盖度等因子对土壤侵蚀的作用已较为清晰。同时,指出了下一步坡面土壤侵蚀研究重点:加强对影响坡面土壤侵蚀多因子综合研究,为今后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合理改变耕作方式、人为活动等控制坡面土壤侵蚀,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赖奕卡
关键词:坡面土壤侵蚀
湘中红壤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以湖南省衡阳县武水流域为例,对湘中红壤丘陵区5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物理性质有显著影响,花岗岩红壤的结构随植被演退和人为耕作的干扰而退化。与林地相比,旱地和坡耕地等耕作土壤砂粒含量增加,黏粒含量相对减少,表土呈现砂化;与林地和疏林地相比,耕作土壤的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减少,水稳性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减小,结构稳定性下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按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持水性能大小排序为林地>疏林地>荒地>旱地>坡耕地。研究结果说明良好的植被条件与合理的土地利用能通过降低土壤容重、增加有机质以及细颗粒含量来改善土壤的团聚能力,并增加土壤蓄水量,从而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鲍文赖奕卡
关键词:红壤土壤物理性质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侵蚀
土地利用类型对花岗岩红壤区坡面土壤侵蚀量的影响——以湖南省衡阳县武水流域为例
现代土壤侵蚀是自然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一种动态过程,并成为当今世界资源和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坡面土壤侵蚀导致土层变薄、土地破碎、生态失衡,并引起泥沙沉积、淤塞河湖水库,这个问题在湘中丘陵花岗岩母质红壤区尤为突出。本文以...
赖奕卡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侵蚀
文献传递
花岗岩红壤区不同地类土壤抗蚀性分异规律研究被引量:24
2008年
选用5类16个指标对研究区不同地类土壤抗蚀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4个主成分因子为无机胶粒类、团聚类、水稳性团聚体类和有机及微团聚类。不同地类各土层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大小排序为典型林分林地、疏幼林地、旱地、荒(草)地、坡耕地,典型林分林地土壤抗蚀性最强,其次为疏幼林地,再次为旱地、荒(草)地,最差的为坡耕地,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坡耕地、荒(草)地、旱地、疏幼林地是研究区主要的流失地类。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抗蚀性可分为5类,抗蚀性最强的一类是典型林分林地各土层。
周刚赵辉陈国玉解明曙赖奕卡
关键词:土壤抗蚀性主成分分析层次聚类红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