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京元

作品数:16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航天中心医院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腰椎
  • 6篇骨折
  • 5篇椎体
  • 4篇远隔部位
  • 4篇疼痛
  • 3篇压缩骨折
  • 3篇矢状
  • 3篇矢状位
  • 3篇椎间孔
  • 3篇椎间盘
  • 3篇椎体骨折
  • 3篇冠状
  • 3篇冠状位
  • 2篇蛋白
  • 2篇蛋白反应
  • 2篇腰椎椎间
  • 2篇腰椎椎间盘
  • 2篇应激
  • 2篇影像
  • 2篇折叠

机构

  • 14篇航天中心医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航空工业中心...

作者

  • 15篇赵京元
  • 8篇唐小穗
  • 4篇包同新
  • 3篇孙广才
  • 3篇王宇峰
  • 2篇于海涛
  • 2篇薛欣
  • 2篇李永军
  • 1篇李玉梅
  • 1篇王大为
  • 1篇张永祥
  • 1篇张晓锦
  • 1篇舒剑臣
  • 1篇于海涛
  • 1篇孙广才
  • 1篇孙广才
  • 1篇包同新

传媒

  • 2篇毒理学杂志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河北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腰椎后路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不同腰椎术式对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产生的不同影响及DVT产生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行腰椎手术患者158例,根据患者行不同腰椎术式患者为4组,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组(A组)、椎板切除组(B组)、TLIF单节段融合组(C组)和多节段融合组(融合节段≥3)(D组)。所有患者术前1 d、术后1 d、术后1周均进行双侧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对4组的DVT发生率进行评估,比较4组DVT发生率差异;对DVT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探讨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监测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应用ROC曲线评价D-二聚体在腰椎术后DV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D组在4组中有显著的DVT发生率(P<0.05)。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体重指数,心脑血管合并症、糖尿病、术后长时间卧床、D-二聚体含量增高是DVT产生的危险因素(P<0.05),OR值分别为:2.27、1.98、1.68、4.06、2.11、9.62;术后双下肢主被动训练及术后抗血栓药物应用是DVT产生的保护因素(P<0.05),OR值分别为:0.22、0.11。ROC曲线分析D-二聚体含量≥19.5μg/ml为患术后DVT的截断值(cut-off)值。结论腰椎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众多,重点关注DVT发生的高危人群,并通过相应预防措施防止DVT的发生,D-二聚体可作为判断术后DVT产生的重要观测指标。
李永军唐小穗孙广才赵京元韦兴
关键词:腰椎后路手术深静脉血栓
腰椎间盘退变引起腰腿痛的相关化学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2年
20世纪30年代Mixter和Barr首次阐明腰腿痛的真正最常见病因系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此后,近20年里腰椎间盘毫出一直被认为是腰腿痛的惟一主要病因。但后来的观察发见这种观点与临床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
舒剑臣唐小穗赵京元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腰腿痛化学因素常见病因BARR神经根
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TLIF术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及CK水平、NRS、ODI评分的影响比较被引量:22
2018年
目的研究对比Wiltse入路与后正中入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术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及肌酸激酶(CK)水平、数字分级法(NRS)、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TLIF术式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观察组患者采用Wiltse入路。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水平,手术前后CK水平、NRS评分、ODI评分以及视觉模拟(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K水平以及ODI评分分别为(163.5±23.8)U/L、(23.4±2.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7.5±38.6)U/L、(27.9±4.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腰痛、下肢疼痛以及下肢麻木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1.5±0.4)分、(2.1±0.7)分,均显著低于术前,而观察组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Wiltse入路TLIF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更加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CK水平,缓解临床症状,同时促进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有效减轻疼痛。
包同新王宇峰郭文杰张跃钟赵京元
关键词: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正中入路功能障碍指数
腰椎神经根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MR扫描定位诊断腰椎椎间孔狭窄症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腰椎神经根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MR扫描定位诊断腰椎椎间孔狭窄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共21例腰椎椎间孔狭窄患者的相关资料,男10例,女11例;年龄36-65岁,平均45.6岁。病史6~36个月,平均9.4个月。5例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痛,16例为单侧下肢痛。根据腰椎侧位x线片测量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并行腰椎神经根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MR扫描检查,了解神经根周围组织结构的改变,定位诊断神经根受压部位;并通过手术证实影像学诊断的准确性。结果21例患者中9例为椎间盘突出导致椎间孔狭窄,12例为椎问盘弥漫性膨出合并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导致椎间孔狭窄;21例均为下腰椎椎间孔横向狭窄,20例为L4.5,椎间孔狭窄,造成L4神经根受压;1例为L5S1,椎间孔狭窄,造成L5,神经根受压。经手术探查证实与术前定位诊断完全符合,符合率为100%(21/21)。术后20例患者下肢疼痛症状完全缓解,1例下肢疼痛症状缓解不满意。结论腰椎神经根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MRI扫描方法能准确定位诊断椎间孔狭窄,为确定手术方案提供了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赵京元唐小穗孙广才张晓锦于海涛
关键词:腰椎脊神经根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ATF6、IRE1介导的未折叠蛋白反应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小鼠纤维母细胞(L929)中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protein78,GRP78)、X盒结合蛋白1(X 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表达的影响,探讨TNFα信号传导通路与内质网应激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L929细胞,分别用TNFα、Tunicamycin作用0、24、、68、和10 h,以Western Blot、North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的标志分子:GRP78蛋白的表达,以及非折叠蛋白反应中的关键分子:XBP-1蛋白及mRNA水平表达;用RT-PCR结合Pst1酶切法检测XBP-1 mRNA的剪接作用。结果TNFα作用于L929细胞即可以引起GRP78蛋白、XBP-1蛋白及XBP-1mRNA表达的升高,又可以诱导XBP-1mRNA的剪接作用;且这些分子表达的升高及mRNA的剪接作用均发生在TNFα作用的早期(开始于TNFα作用的2 h,4 h达到高峰,6 h后逐渐减弱)。结论TNFα作用于L929细胞可以诱导内质网应激,由此引起的活化转录因子6(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6,ATF6)、ER转膜蛋白激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介导的未折叠蛋白反应对细胞具有促生存作用。
薛欣赵京元张永祥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内质网应激GRP78XBP-1
基于影像的腰椎椎间孔狭窄的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影像的腰椎椎间孔狭窄的检测方法,包括:神经根冠状位扫描、神经根轴位扫描和神经根矢状位扫描;其中,神经根冠状位扫描中确定神经根冠状位扫描定位线,行腰椎椎间盘水平轴位薄层扫描,于椎体的后外侧缘确认“梭形”神经根切面,...
赵京元于海涛
文献传递
基于影像的腰椎椎间孔狭窄的检测方法
一种基于影像的腰椎椎间孔狭窄的检测方法,包括:神经根冠状位扫描、神经根轴位扫描和神经根矢状位扫描;其中,神经根冠状位扫描中确定神经根冠状位扫描定位线,行腰椎椎间盘水平轴位薄层扫描,于椎体的后外侧缘确认“梭形”神经根切面,...
赵京元于海涛
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白介素6与椎体骨折并发远隔部位疼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出现远隔部位疼痛的病因。方法选取Denis分类屈曲型骨折的手术病例62例,腰痛伴远隔部位疼痛11例为实验组,腰痛不伴远隔部位疼痛51例为对照组。术中取多裂肌标本,制作冰冻切片,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白介素6(IL-6)抗体免疫组化染色;计算椎体前缘高度和后缘高度的比值来衡量伤椎的压缩程度;手术前及手术后2周分别行VAS、JOA、ODI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68.73±11.91)%、VAS(8.09±1.51)分、ODI(40.45±3.48)%、JOA(14.00±3.80)分,术后椎体压缩程度(84.00±6.08)%、VAS(5.00±1.34)分、ODI(21.73±3.80)%、JOA(15.36±3.56)分;对照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75.27±14.14)%、VAS(7.65±1.43)分、ODI(39.24±4.64)%、JOA(11.90±3.59)分,术后椎体压缩程度(83.75±8.89)%、VAS(2.76±1.18)分、ODI(15.82±3.65)%、JOA(20.84±3.71)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椎体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椎体压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前VAS、ODI、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ODI、JOA评分对照组优于实验组(P<0.05)。免疫组化:实验组11例标本SP、CGRP、IL-6染色结果均为阳性。对照组51例标本SP、CGRP、IL-6染色结果阴性。结论屈曲暴力造成脊柱后方组织损伤,SP、CGRP、IL-6介导的炎症反应刺激脊神经后支,是产生远隔部位疼痛的重要原因。
包同新赵京元唐小穗
关键词:压缩骨折脊神经后支
微创小切口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小切口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severe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s,sOVCF)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65例sOVCF患者纳入本研究,损伤节段为T108例,T117例,T1219例,L123例,L25例,L43例,共累及73个椎体,椎体高度压缩均超过2/3,所有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以上。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X线使用次数,并记录术前、术后3d、术后1年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度,统计骨水渗漏、肺栓塞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8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骨水泥渗漏,其中椎间盘内渗漏5例,渗漏至椎旁软组织3例,均无神经及脊髓压迫症状,均无硬膜外血肿、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每个椎体平均手术时间(25.4±8.7)min,平均使用C形臂次数(12.4±8.3)次,术后3d和术后1年VAS评分、ODI和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椎体前方高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下椎体成形术治疗sOVCF,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中穿刺及透视次数,节约手术时间,不同程度地恢复椎体高度及Cobb角,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疗效满意。
李永军赵京元韦兴唐小穗
关键词:骨折压缩性椎体后凸成形术微创小切口
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远隔部位疼痛与胸腰段压缩骨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远隔部位疼痛与胸腰段压缩骨折的关系。方法:选取胸腰椎脊柱压缩骨折病人65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胸腰椎脊柱压缩骨折是否伴发远隔部位疼痛,将病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52例。取手术切口邻近多裂肌组织作为标本,冰冻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神经递质与隔部位疼痛的相关性;通过椎体前缘与后缘高度比例计算伤椎压缩度;比较2组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以及JOA评分。结果:2组病人手术前后伤椎压缩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伤椎压缩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2组病人VAS和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OD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JO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观察组SP、CGRP、IL-6抗体均呈阳性,血管内皮细胞胞浆、血管邻近组织中可见棕黄色颗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SP、CGRP、IL-6抗体均呈阴性。结论:SP、CGRP、IL-6神经递质介导的炎性反应对脊神经后支造成一定刺激,可能是胸腰段脊柱压缩骨折病人远隔部位疼痛的重要原因。
包同新王宇峰郭文杰张跃钟赵京元
关键词:压缩骨折免疫组织化学炎性反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