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伟刚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杂化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原子
  • 3篇原子转移
  • 3篇原子转移自由...
  • 3篇原子转移自由...
  • 3篇自由基
  • 3篇自由基聚合
  • 3篇分子
  • 3篇白质
  • 2篇自组装
  • 2篇高分子
  • 2篇丙烯
  • 2篇丙烯酸
  • 1篇蛋白质变性
  • 1篇蛋白质分子
  • 1篇药物缓释
  • 1篇杂化材料
  • 1篇色谱

机构

  • 7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赵伟刚
  • 6篇何乃普
  • 4篇杜曦
  • 4篇黄思凯
  • 1篇张玉梅
  • 1篇王晓强
  • 1篇王荣民
  • 1篇韩小茜
  • 1篇黎白钰
  • 1篇王玥

传媒

  • 3篇应用化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的ATRP聚合被引量:1
2013年
2-溴代异丁酸-N-丁二酰亚胺酯(NHS-BIBA酯)由2-溴代异丁酸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以它为引发剂,2,2'-联吡啶(bpy)/CuBr为催化体系、水为溶剂,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合成了带有功能基团的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PDMAEMA)高分子。研究了引发剂、温度、反应时间、pH值和浓度对聚合产率的影响,利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核磁共振(1H NMR)测定了聚合物的分子量、多分散指数(PDI)和链结构。由GPC可知在最高产率下,M n和M w/M n分别为8 674和1.59,结果表明,NHS-BIBA酯引发的PDMAEMA实际数均分子量高于理论分子量,并具有低分散度,链结构上氢原子出峰符合特有的化学位移。
黄思凯韩小茜赵伟刚逯盛芳杜曦何乃普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凝胶渗透色谱数均分子量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在蛋白质杂化体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14年
"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LPR)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其当前主要包含引发链转移终止剂法(Iniferter)、氮-氧稳定的自由基聚合(NMP)、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特别是近年来将"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LPR)所得聚合物以共价键耦合到蛋白质杂化体中的应用特别多。根据一些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概述了这4种LPR体系在蛋白质上应用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历程,及在蛋白质杂化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赵伟刚鹿振武逯盛芳何乃普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温度响应性蛋白质杂化材料
何乃普黎白钰王晓强鹿振武王玥杜曦黄思凯逯盛芳赵伟刚
成功制备了两种ATRP引发剂,并引发发单体聚合,制备了分子量可控并末端功能化的温度刺激响应性高分子。通过合成高分子端基实现与蛋白质的共价结合,成功制备了2个系列蛋白质-高分子杂化体材料。两类蛋白质-高分子杂化体均表现出温...
关键词:
结合位点确定的高分子杂化体的制备及其功能研究
蛋白质由于本身的低溶解性、低生物药用率和低稳定性限制了它的临床医疗应用,而将聚合物以共价键的方式接枝到蛋白质上形成聚合物-蛋白质杂化体,这种杂化体同时具备了聚合物和蛋白质的双重性质,使蛋白质具有稳定性、良好的溶解性、生物...
赵伟刚
关键词:自组装生物相容性药物缓释
文献传递
基于蛋白质分子自组装体系的构建被引量:6
2014年
蛋白质是一类功能丰富、结构独特的生物大分子,具有高度的自组装特性。氨基酸通过酰胺键形成序列确定的肽链,是蛋白质的基本构成单元。肽链通过弱相互作用控制肽链折叠以及蛋白质高级结构的形成。同时,蛋白质是一种来源丰富、生物可降解以及生物相容性可再生资源,利用蛋白质的自组装特性构建具有生物功能的可控自组装体系是纳米科学、材料科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学科潜在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从分子科学的角度解析了蛋白质三维结构的自组装特性,进一步探讨蛋白质热变性后自组装、金属诱导的蛋白质自组装、蛋白质与高分子的自组装以及蛋白质杂化体的自组装。旨在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蛋白质的自组装特性,并为设计和构建结构可控及功能独特的自组装体系提供思路。
何乃普逯盛芳赵伟刚杜曦黄思凯王荣民
关键词:蛋白质自组装金属诱导蛋白质变性
大豆分离蛋白与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被引量:4
2015年
蛋白质与多糖的静电作用是生物体内一个基本医学-化学现象,是实现自组装的主要驱动力,可利用这种非共价作用设计和构筑理想的微结构。以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SPI)和壳聚糖(Chitosan,CS)为原料,采用浊度法考察了配比、溶液p 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对SPI与CS在溶液中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p H值影响静电作用强度,从而成为影响SPI与CS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其中,当p H值为5.5~6.6时,SPI与CS可以实现有效结合。在较低的离子强度下,有利于形成具有紧凑结构的CS/SPI聚集体,较高离子强度下聚集体发生解离。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多肽链上的疏水氨基酸残基暴露在溶液中,导致与壳聚糖链的疏水作用增强。DLS结果显示,CS与SPI自组装形成了分布均一的纳米粒子,变性后的SPI与CS形成的纳米粒子粒径有所增大,分布均一;经戊二醛交联,粒径有所减小。SEM显示,壳聚糖单层膜表面存在龟裂现象,与SPI形成双层膜后龟裂消失;同时,单层膜厚度约为300 nm,双层膜厚度约为500 nm。
赵伟刚鹿振武逯盛芳何乃普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静电作用双层膜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聚丙烯酸钠的研究
2013年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在水溶液和N,N-二甲基甲酰胺的混合溶液中一步合成了聚丙烯酸钠。考察了反应温度、溶液pH、维生素C(Vc)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ATRP技术可以制备得到数均分子量为6.8 kDa以及分散度2.4的聚丙烯酸钠。
杜曦张玉梅逯盛芳赵伟刚黄思凯何乃普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丙烯酸聚丙烯酸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