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新宇

作品数:43 被引量:208H指数:11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5篇动脉
  • 28篇超声
  • 17篇彩色多普勒
  • 15篇多普勒超声
  • 11篇动脉狭窄
  • 11篇血流
  • 11篇彩色多普勒超...
  • 9篇经颅彩色多普...
  • 9篇颈内
  • 9篇颈内动脉
  • 8篇动脉闭塞
  • 8篇颈内动脉闭塞
  • 8篇病变
  • 7篇血管
  • 7篇血流动力学
  • 7篇再狭窄
  • 7篇颅内
  • 7篇颈动脉
  • 5篇多普勒
  • 5篇重度狭窄

机构

  • 41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1篇赵新宇
  • 38篇华扬
  • 16篇高明杰
  • 16篇王力力
  • 16篇段春
  • 14篇杨洁
  • 13篇贾凌云
  • 13篇夏明钰
  • 10篇凌晨
  • 9篇刘蓓蓓
  • 8篇周瑛华
  • 7篇李秋萍
  • 6篇刘玉梅
  • 4篇孟秀峰
  • 2篇侯伟红
  • 2篇焦力群
  • 2篇李景植
  • 2篇杜利勇
  • 2篇刘然
  • 1篇李响

传媒

  • 10篇中国脑血管病...
  • 8篇中华医学超声...
  • 4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评估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赵新宇高明杰王力力段春凌晨华扬
颈内动脉闭塞病变管腔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
2023年
目的应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急性期和慢性期颈内动脉闭塞(ICAO)的管腔结构特征及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自2017年9月至2021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因ICAO相关的脑梗死住院的患者。根据病程将ICAO患者分为急性期组(≤4周)和慢性期组(>4周)。应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ICAO患者颈动脉管腔结构特征与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联合检测,并比较急性期组与慢性期组的特征参数,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ICAO急性期病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386例ICAO患者被纳入研究,急性期组165例,慢性期组221例。急性期组女性占13.3%,高于慢性期组的6.8%(P=0.031)。急性期组冠心病患者占26.1%,高于慢性期组的16.3%(P=0.019)。急性期组颈动脉斑块以低回声为主占73.3%,高于慢性期组的58.4%(P=0.002)。急性期组患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搏动指数为0.61±0.12,低于慢性期组的0.63±0.14(P=0.03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为女性(OR值:2.124,95%CI:1.042~4.331,P=0.038)、冠心病病史(OR值:2.063,95%CI:1.227~3.470,P=0.006)、斑块以低回声为主(OR值:2.093,95%CI:1.332~3.291,P=0.001)、患侧大脑中动脉血管搏动指数低(OR值:0.183,95%CI:0.036~0.930,P=0.041)是ICAO患者急性期病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期和慢性期颈内动脉闭塞的管腔结构特征和颅内血流动力学特征不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评估患者病变特点,从而有助于临床治疗决策。
刘欢颜华扬贾凌云赵新宇刘蓓蓓
关键词:颈内动脉闭塞脑梗死超声检查多普勒侧支循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患者的术前超声评估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评估颈动脉次全或完全闭塞患者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CEA)前血管结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05年1月-2014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DSA确诊为颈动脉次全闭塞(狭窄率95%-99%)或完全闭塞,并接受 CEA 治疗的患者共107例,平均年龄(61±9)岁。根据DSA结果,将107例患者分为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63例和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44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前病变各段血管内径、病变的位置(颈内动脉或颈总动脉)、管腔内回声特征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是否开放、与血管再通的相关性。结果颈动脉完全性闭塞组患者远心段血管内径较次全性闭塞组明显增宽[(4.1±1.1)、(3.2±0.8) 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闭塞位置与手术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0);血管腔内均质回声(低回声与等回声)充填者的再通率[94.1%(16/17)和86.7%(13/15)]均明显高于不均质回声患者的再通率[0(0/12),P〈0.01]。在颈内动脉完全闭塞患者中,颈内-外侧支动脉开放时CEA的再通率增加[70.0%(14/20)比0%(0/3)]。总体比较,颈动脉次全性闭塞组较完全性闭塞组的再通比率明显升高[90.5%(57/63)比65.9%(29/44),P〈0.01]。结论颈动脉管径正常或增宽、闭塞管腔内均质回声及颈内-外动脉侧支开放与血管再通密切相关。术前超声检查对颈动脉闭塞性病变CEA实施后再通性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刘玉梅赵新宇夏明钰高明杰张楠李莉焦力群华扬
关键词:颈动脉疾病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经颅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基底动脉狭窄的准确性研究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color code sonography,TCCS)评估基底动脉狭窄性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标准...
杨洁华扬王力力赵新宇刘蓓蓓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脑膜支代偿对颅外段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重度狭窄或慢性闭塞性病变患侧大脑前动脉(ACA)软脑膜动脉吻合对于颅外段颈内动脉(I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12月颅多普勒超声(TCD)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诊断为一侧MCA重度狭窄或慢性闭塞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且对侧MCA正常及双侧颅外段ICA管径正常或狭窄率<50%的患者186例,其中,MCA重度狭窄组患者88例,MCA慢性闭塞组患者98例,根据DSA检测结果,ACA存在软脑膜动脉吻合者72例,无软脑膜动脉吻合者114例。采用TCD和(或)TCCS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并记录患侧、健侧A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管阻力指数(RI)测值,患侧、健侧颅外段ICA的PSV、EDV及RI测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及配对t检验比较2组患侧、健侧ACA与I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软脑膜动脉吻合患侧建立与否与ACA及I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患侧ICA及ACA血流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1)MCA慢性闭塞组患侧ICA的PSV及EDV均较重度狭窄组明显减低,RI值明显升高[(71.27±17.84)cm/s vs(78.07±14.69)cm/s,(27.00±8.38)cm/s vs(32.01±7.83)cm/s,0.625±0.056 vs0.591±0.0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0、4.243、4.099,P均<0.01)。2组患者患侧ICA的PSV及EDV测值均显著低于健侧[PSV:(78.07±14.69)cm/s vs(85.26±17.42)cm/s,(71.27±17.84)cm/s vs(83.80±22.11)cm/s;EDV:(32.01±7.83)cm/s vs(34.50±7.36)cm/s,(27.00±8.38)cm/s vs(33.22±9.97)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7、5.209、2.058、5.626,P均<0.05),慢性闭塞组患侧的RI值显著高于健侧(0.625±0.056 vs 0.601±0.0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1,P<0.05),重度狭窄组两侧的R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存在软脑膜动脉吻合时,2组患者患侧ACA的PSV及EDV均较无软脑膜动脉吻合时明显升高,RI值明显减低[PSV:(164.19±22.64)cm/s vs(97.56±19.17)cm/s,(168.95±28.03)cm/s vs(96.72±2
李响杨洁贾凌云赵新宇华扬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多普勒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
脑颈血管超声对脑卒中高危人群精准一体化评估及推广应用
华扬贾凌云刘玉梅焦力群杨洁周瑛华李景植刘蓓蓓赵新宇杜利勇夏明钰李秋萍王力力陶昀
脑卒中是导致国人死亡的主要慢病之一。具有3个及以上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既往脑卒中病史等)者,即为脑卒中高危人群(population with high risk of stroke,PHRS)。在中国,缺...
关键词:
关键词:脑卒中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股腘动脉TASC Ⅱ A、B型病变支架治疗有效性的评估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评估股腘动脉TASCⅡA、B型病变支架治疗的有效性、支架通畅率及再狭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接受股-腘动脉(femoro-popliteal artery,FPA)支架成形术治疗,并进行超声术前评估及术后规律随访的股腘动脉TASCⅡA、B型病变患者。通过CDU观察支架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计算术后3、6、12、24个月的支架通畅率,分析支架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入组患者139例(191个支架),平均支架总长度(12.34±5.71)cm。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术后3、6、12、24个月的支架累及通畅率分别为97.0%(130/134)、88.3%(106/120)、73.6%(78/106)、61.1%(55/90),TASCⅡB型患者各时期通畅率均低于TASCⅡA型患者(χ2=12.396,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证实,TASCⅡ分级、糖尿病、性别及术前病变类型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股腘动脉TASCⅡA、B型病变支架治疗效果较好,CDU可用于FPA支架术后通畅性的评估;TASCⅡ分级、糖尿病、性别及术前病变类型是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赵新宇华扬高明杰凌晨段春夏明钰
关键词:股动脉
血管超声对于椎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介入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评价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和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检测评价颅内椎动脉(IVA)重度狭窄支架置入治疗前后及再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2011年11月-2013年11月经C...
周瑛华华扬赵新宇段春刘玉梅孟秀峰
急性期和慢性期颈内动脉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类型对颅内血流灌注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探索急性期和慢性期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侧支循环对颅内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9月至2021年10月因脑梗死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住院的ICAO患者386例,根据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到入院治疗的时间间隔,将其分为急性期组(≤4周)和慢性期组(>4周)。联合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两组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和侧支循环类型进行检测,同时应用血管造影检查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并对超声检查与血管造影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心房颤动、脑梗死、冠心病)及血管超声参数[管腔内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侧支循环开放情况(侧支循环数量、开放类型)],并进行组间比较;对不同侧支(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颈外动脉侧支)开放与否的血管超声参数进行比较。计算超声检查对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类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1)386例ICAO患者中,急性期组165例,慢性期组221例。急性期组ICAO男性比例低于慢性期组,冠心病比例高于慢性期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心房颤动、脑梗死、体质量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超声检查显示,慢性期组后交通动脉开放率高于急性期组[52.5%(116/221)比40.0%(66/165),χ^(2)=5.913,P=0.015]。急性期组侧支循环开放数量主要为1~2支,占比分别为33.3%(55/165)、52.1%(86/165);而慢性期组侧支循环开放数量主要为1~3支,占比分别为24.0%(53/221)、53.4%(118/221)、19.0%(42/221),侧支循环数量分布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94,P=0.010)。(3)超声检查显示前交通动脉、后交通动脉、颈内-颈�
刘欢颜华扬贾凌云赵新宇刘蓓蓓
关键词:颈内动脉动脉闭塞性疾病前交通动脉
应用超声随访颈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应用超声检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08年1月—201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CAS治疗的患者485例(502枚支架)。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24、36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测,评估CAS术前、术后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再狭窄发生情况。应用COX回归分析支架置入术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同声波特征、形态,置入的支架类型(开环式或闭环式),术后残余狭窄及疾病危险因素对CAS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结果随访中位数时间为24个月(1~36个月),随访期间支架再狭窄的检出率为8.2%(41/502)。CAS后1~、3~、6~、12~、24~36个月累积再狭窄的发生率分别为2.4%、5.9%、9.2%、11.3%和11.3%。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脂血症(OR=2.905,95%CI:1.483~5.694,P=0.002)、术后残余狭窄(OR=3.689,95%CI:1.891~7.197,P=0.000)是影响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开环式支架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OR=0.428,95%CI:0.218~0.842,P=0.014)。结论 CDFI可用于CAS术后再狭窄的评估。使用开环式支架可以降低再狭窄的发生率;术后残余狭窄及高脂血症是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唐旸烁华扬贾凌云王力力赵新宇周瑛华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多普勒再狭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