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秀兰

作品数:17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3篇历史地理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佤族
  • 4篇神话
  • 2篇傣族
  • 2篇审美
  • 2篇生态
  • 2篇生态和谐
  • 2篇史诗
  • 2篇同姓
  • 2篇亲属称谓
  • 2篇作家
  • 2篇佤语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1篇傣族文化
  • 1篇堆砌
  • 1篇异文
  • 1篇语境
  • 1篇语义
  • 1篇人兽
  • 1篇审美本质

机构

  • 17篇云南民族大学
  • 3篇云南大学

作者

  • 17篇赵秀兰
  • 2篇袁娥
  • 1篇安晓红

传媒

  • 3篇思茅师范高等...
  • 2篇黔南民族师范...
  • 2篇民族文学研究
  • 2篇红河学院学报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保山师专学报
  • 1篇昆明学院学报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普洱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语、双文化视野下的佤汉双语教育——对佤族地区小学教师双语培训的总结和思考被引量:3
2011年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情景下,近年来云南省教育厅连续举办了几届双语教师培训,其中佤族小学教师占了一定的比例。从双语、双文化的角度对2005年至2008年双语教师培训中的佤汉双语教学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关的思考。
赵秀兰
关键词:双语双文化双语教育
生态和谐:花腰傣神话《南朋冬》的审美理想被引量:2
2013年
艺术是人类审美理想的载体。花腰傣神话《南朋冬》描述了人类形象的蜕变、神的生态调节机制功能的发挥以及滔天洪水的颠覆性暴发,以此深化了构建和谐生态的主题,彰显了傣族的审美理想——生态和谐。
赵秀兰
关键词:傣族神话生态和谐审美理想
佤族文学三十年——浅谈佤族作家文学的发展被引量:1
2009年
从口头文学的盛行到书面文学的出现再到作家文学的诞生,是佤族文学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佤族作家文学得以诞生,并不断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佤族文化领域的一次革命。经过佤族作家近三十年的共同努力,进入21世纪后的佤族作家文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成果,这也意味着佤族作家文学正在稳步发展。
赵秀兰
关键词:佤族作家文学
非和之和:佤族神话中人兽婚的生态审美本质被引量:1
2016年
人兽婚是佤族神话中关于再生的重要主题,它既是洪水劫难后的一种生存选择,也是一种生态选择。佤族人认为同姓婚或血缘婚会引发生存危机,并以人兽婚对之进行否定。人兽婚的形式是非和谐的,甚至是丑的、反生态的。然而,人兽再生的"葫芦"构建了新世界的生态美:整生了人类和自然,规范了万物和人类的生态位,并达到万物和谐、各族和谐、天人和谐的多维系统性和谐,即最高形态的生态和谐,亦即最高形态的美。
赵秀兰
关键词:生态和谐
论佤族神话《司岗里》中美的原则
佤族创世神话《司岗里》是佤族原始先民对自己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的认识和描述,它展现了人类与客观世界的各种实践关系,包括最原始的审美关系,充分体现了佤族原始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的各种实践体验。在此过程中,人类面前的各种自...
赵秀兰
文献传递
云南西盟大马散佤族婚俗浅析被引量:2
2009年
文章以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勐卡镇大马散村佤族婚俗为例,分析了在整个婚姻仪礼的过程中,男方家在不同的时期要杀四头猪一头牛的惯习,对佤族社会结构的超稳定性以及这一惯习在佤族家庭和社会网络中都有重大的影响。
袁娥赵秀兰
关键词:佤族婚俗惯习
佤族“司岗里”史诗异文的边界
2021年
“司岗里”是中缅佤族重要的口头传统(狭义),主要表现为神话、传说和史诗三种文类,“司岗里”史诗基本整合了神话传说的内容。从其生成语境和具体文本的历史文化内涵考察,阿佤方言区阿佤支系和巴饶方言区巴饶支系各自演述的“司岗里”史诗应该属于不同的异文,两者之间既具有共性,同时也形成比较清晰的边界。
赵秀兰
关键词:佤族异文
王学兵微型小说与佤族文学传统——以《萨姆森·雅奥西涅》为例
2019年
佤族作家文学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即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从此佤族文学以汉语创作的新特点融入了中国文学传统当中。王学兵是90年代崛起的佤族作家群成员之一,其创作涉猎各种体裁,其中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较多,微型小说颇有特点。代表性作品《萨姆森.雅奥西涅》在佤族传统文学中有一些原型或母题可寻,其艺术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主题都彰显了对佤族文学传统的继承和超越,同时也包含着中外文学传统的一些因素。
赵秀兰
关键词:微型小说
佤族神话及史诗语境中“司岗”的“图腾”之义被引量:1
2020年
司岗里是佤族神话体系的关键语汇,通常被视为母体生殖功能和特征的隐喻,具有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文化内涵。司岗有石洞、葫芦等义,被认为隐喻母体。综观佤族神话、史诗以及相关文化事象,司岗可能是佤族先民早期对图腾的称呼,而图腾应该是司岗的一个语义。
赵秀兰
关键词:佤族神话图腾
莽语与佤语的基本词汇比较——兼谈莽语与佤语吸收外来词的方式被引量:3
2011年
实地调查和微观比较的结果显示,中国境内的莽人和佤族分别使用的莽语和佤语之间存在很多相同的语言现象。两种语言的基本词汇在构词方式、表示概念的方法上都有共同点,更为重要的是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同源词。此外,在吸收外来词的方法方式上,这两种语言也趋于一致。
赵秀兰
关键词:佤语基本词汇外来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