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朗
- 作品数:31 被引量:10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AST创新基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GNSS双频恒包络信号对比分析
- 双频恒包络信号是为了满足现代化GNSS信号需求设计的信号,包括AltBOC、TD-AltBOC、ACE-BOC以及ES ACE-BOC等。这些信号具有类似的功率谱,能够满足互操作的要求,然而实现方式存在差异。本文从频域和...
- 严涛王瑛曲博边朗蒙艳松
- 关键词:星座图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 文献传递
- 导航卫星钟完好性监测发展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研究的深化,完好性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性能指标。卫星钟作为导航卫星的核心部件,其完好性与用户的安全息息相关。针对导航卫星钟的完好性监测,通常有两种方法,分别是以星基增强系统(SBAS)和地基增强系统(GBAS)为代表的地基监测和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SAIM)。地基监测发展较早,但其固有缺陷是信号经多次星地传输造成的时延较长,这使卫星钟故障无法及时告警,只有通过与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相结合才能满足目前越来越高的完好性需求。在分析研究目前卫星钟完好性监测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得出,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是未来导航完好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之中,将星间链路观测与卫星主备钟差观测结合处理,可以实现卫星钟故障的快速监测并降低告警风险,是未来卫星自主完好性监测的发展趋势之一。
- 贾亦哲张立新边朗
- 关键词:卫星导航系统星间链路
- 1553B总线远程终端描述符栈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 2014年
- 基于1553B总线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中,远程终端描述符栈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文章对1553B总线远程终端描述符栈的原理和工作时序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其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范瑞俊吕芝艳陶晓霞边朗
- 关键词:远程终端
- 基于单向无线电和惯性测量的深空实时自主导航
- 现阶段深空探测器无法通过基于双向无线电跟踪实现自主导航,但是对某些深空任务而言自主导航技术十分关键,比如探测器进入深空中一个星球的轨道的入轨阶段。这是由于目前探测器上搭载的时钟稳定度不能实现精度足够高的距离测量。随着深空...
- 雷文英吴国春蒙艳松边朗陶晓霞
- 关键词:自主导航惯性测量单元
- 文献传递
- 地月L2中继星或月球轨道器对月球背面着陆器多普勒定位精度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针对地面站无法对月球背面着陆器定位的问题,分别对月球背面着陆器利用月球轨道器上行信号和地月L2中继星上行信号的多普勒对其定位的两种模式进行了研究。在月固坐标系下,理论分析了两种模式下轨道器的多普勒定位精度,以及几何精度因子及频率稳定度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STK软件中对两种定位模式建模,利用其导出的星历数据定量评估了两种定位模式下着陆器的定位精度,讨论了应用两种定位模式应满足的时间约束和空间约束条件,同时定量分析给出了不同载频、不同观测时间长度下,着陆器时钟应该满足的频率稳定度。
- 雷文英蒙艳松雷文华边朗王瑛
- 关键词:月球着陆器
- 快收敛高可靠PPP-RTK大气改正模型生成方法
- 2022年
- 生成快收敛、高可靠的大气改正模型是PPP-RTK(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real-time kinematic)应用的关键和瓶颈问题。对顾及快收敛和可靠性的PPP-RTK大气改正模型生成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迭代约束和时域约束保证其快收敛与可靠性,利用武汉CORS(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连续运行参考站)进行试验,45 s能够实现水平10 cm(95%)的定位精度。在此基础上利用香港CORS进一步验证与分析得出:增加格网密度能够提升定位精度但会增加信息量,需要综合考虑定位效果和播发的信息量,面向普通用户的格网大小经纬度建议设置为0.5°~0.8°;生成大气改正模型的参考站空间分布必须合理且均匀,同时提出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加入虚拟参考站约束大气改正模型的生成从而保证其收敛性与可靠性。
- 田野张立新边朗
- 关键词:高可靠虚拟参考站
- IMT系统完好性监测算法介绍被引量:1
- 2011年
- 文章详细介绍了斯坦福大学GPS实验室的完好性监测测试平台(IMT)的系统结构、所涉及的完好性监测算法以及对这些算法所进行的综合处理,最后得出完好性标识,播发给用户,可对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完好性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提供参考。
- 边朗张立新张伟蒙艳松
- 关键词:IMTLAAS
- 空间激光时频传递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被引量:6
- 2017年
- 基于激光的空间时频传递主要有基于激光脉冲幅度调制的双向时频传递、空间相干光相位时频传递和基于光梳的光学双向时频传递三种技术体制。对近年来空间和大气中激光时频传递的探索和实验进行了简要介绍,对三种空间激光时频传递技术体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对比了三种技术体制的特点,为未来相关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 姚渊博蒙艳松边朗谢军
- 基于鸿雁单颗LEO卫星和GEO卫星的天基导航备份被引量:7
- 2017年
- 研究基于鸿雁单颗LEO卫星和GEO轨道卫星资源实现天基卫星导航备份问题,提出了基于单颗LEO和3颗GEO卫星和基于单颗LEO和2颗GEO卫星构成的导航备份方案,分别建立了两种系统模型,给出了相应的定位授时体制,并通过数值计算仿真,分析了波束覆盖区域内的GDOP和覆盖性、定位授时的统计分布和不同测距误差下的定位授时精度。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两种导航备份方案有效可行。
- 雷文英李毅松周昀严涛边朗
- 一种GNSS信号基带波形分离方法被引量:1
- 2017年
- 新一代GNSS信号将多个信号分量结合在一起进行播发,导致信号波形更加复杂。而信号分量的时域波形,对分析信号分量的畸变、信号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精度的基带波形分离方法成为关键技术。提出一种加权分组累加(WGA)的基带波形分离方法,首先根据电文符号的值,对码周期进行分组累加,然后对累加后的结果进行加权求和。以Dua QPSK信号为对象进行仿真,结果表明,WGA方法相比于传统的方法,分析精度显著提升,完全消除了其他分量残留的影响,而且对电文符号的随机性没有严格要求。
- 严涛王瑛刘潇王国永雷文英边朗
- 关键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