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迟玮

作品数:3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膜炎
  • 5篇视网膜
  • 5篇葡萄膜
  • 5篇葡萄膜炎
  • 5篇人工智能
  • 5篇网膜
  • 5篇细胞
  • 5篇小柳
  • 4篇疾病
  • 4篇角膜
  • 3篇蛋白
  • 3篇断层扫描
  • 3篇炎症
  • 3篇眼病
  • 3篇眼科
  • 3篇眼内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视神经
  • 3篇年龄

机构

  • 36篇中山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浙江大学医学...
  • 8篇广州医科大学
  • 8篇昆明医科大学
  • 8篇温州医科大学
  • 7篇南华大学
  • 7篇中南大学
  • 7篇南昌大学第一...
  • 6篇苏州大学
  • 6篇福建中医药大...
  • 6篇深圳市眼科医...
  • 5篇广西医科大学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汕头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4篇南京中医药大...
  • 4篇中国标准化研...
  • 4篇爱尔眼科医院

作者

  • 36篇迟玮
  • 8篇杨培增
  • 7篇杨文利
  • 7篇谭钢
  • 6篇苏兆安
  • 4篇邱坤良
  • 4篇接英
  • 4篇蔡建奇
  • 4篇陈新建
  • 4篇邵婷婷
  • 4篇邵毅
  • 4篇刘昳
  • 3篇易湘龙
  • 3篇黄晓丹
  • 3篇赵慧
  • 3篇侯胜平
  • 3篇黄祥坤
  • 3篇裴重刚
  • 3篇魏雁涛
  • 3篇孙传宾

传媒

  • 7篇眼科新进展
  • 3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6篇2024
  • 9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大致盲性眼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新机制
杨培增侯胜平迟玮杜利平蒋正轩
该项目属眼科学领域。葡萄膜炎是世界范围内常见致盲眼病,Behcet病和VKH综合征是中国最常见且致盲率最高的两种类型。项目开始时,二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无有效治疗方法,约20%-62.2%的患者失明。自1995年起,...
关键词:
关键词:致盲眼病葡萄膜炎发病机制
干扰素刺激基因15在制备自身免疫性眼病早期诊断产品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干扰素刺激基因15在制备自身免疫性眼病早期诊断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干扰素刺激基因15或其表达产物作为与自身免疫性眼病相关的标志物,可以在早期判断受试者是否患有自身免疫性眼病,以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降低自身...
迟玮胡译心
文献传递
Behcet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杨培增侯胜平杜利平柳小丽迟玮毛立明孟倩丽赵长霖陈丽娜李科周红颜黄祥坤方旺朱雪菲董洪涛李兵刘岚邢琳王毓琴杨珂
该项目以Behcet病和VKH综合征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列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临床方面总结和归纳出中国Behcet病(437例)、VKH综合征(410例)的临床特征、致盲规律,第一次完整地描绘出两种疾病的临床谱系;用...
关键词:
关键词:发病机制葡萄膜炎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用指南(2023)被引量:1
2023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早产儿得到了有效救治,但同时也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增加。ROP起病急、进展快,有效治疗时间窗口窄,因此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ROP的有效治疗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疗保健系统智能化进程,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人工智能在眼底疾病的诊断方面的运用也日益广泛。人工智能在ROP辅助诊断中的研究颇多,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应用进展。本文就人工智能辅助诊断ROP的应用形成指南,为人工智能在该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应用指南(2023)》专家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委会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邵毅迟玮刘秋平李世迎魏雁涛谭钢马健许言午杨卫华杨文利陈蔚黄锦海汪朝阳蔡建奇张慧陈新建石文卿邱坤良孙传宾苏兆安彭娟李晶明李中文刘光辉邹文进梁荣斌胡丽丹计丹葛倩敏
关键词:人工智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卷积神经网络
粘小管切开术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评价粘小管切开术(viscocanalostomy)与复合式小梁切除术(trabeculectomy)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4年至2009年(在本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型青光眼患者,其中23例(29只眼)接受粘小管切开术,28例(34只眼)接受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12个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的眼压,角膜透明情况,手术成功率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后1月粘小管组和小梁组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3.51±0.5)mmHg和(14.12±0.5)mmHg,手术控制眼压成功率(术后未用任何降眼压药物IOP<21 mmHg)分别为85.2%和8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2月两组的平均眼压分别为(20.04±0.5)mmHg和(21.74±0.5)mmHg,手术控制眼压成功率分别为66.7%和6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并发症如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在小梁组为38.2%,高于粘小管组27.5%.结论 粘小管切开术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婴幼儿型青光眼疗效相当,但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
黄凌飞迟玮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
CsA抑制Behcet's患者上调的IL-23和IL-17
朱雪菲迟玮杨培增柳小丽林小敏周红颜黄祥坤
CsA对Vogt—小柳原田疾病中IL—23/IL—17的影响
目的:通过比较活动期 Vogt—小柳原田(VKH)病人用 CsA 治疗前后 IL—23,IL—17表达的变化情况,探讨在 VKH 疾病中 CsA 对 IL—23/IL—17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首诊于我中心的未用药物...
柳小丽杨培增迟玮周红颜王丽林小敏黄祥坤
文献传递
一种MHC区域三维基因组结构的高通量长读长测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HC区域三维基因组结构的高通量长读长测序方法。该方法结合MHC 区域靶向捕获和PacBio平台的长读长染色质邻近连接测序技术,采用混合酶解的方式:第一步采用蛋白酶K酶解,第二步采用链霉素蛋白酶、嗜热菌蛋...
迟玮肖传乐白鑫钟嘉泳胡苁连韵钰
青光眼视神经保护和新引流物植入术治疗青光眼机理及疗效研究
卓业鸿葛坚苏文如迟玮黄晶晶颜志超朱颖婷张莹莹
该项目属于眼科学(青光眼)领域。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性眼病。多种机制共同参与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导致患者视功能不可逆性丧失。并没有针对发病机制的有效治疗手段,手术降低眼内压是主要的治疗措施,而对于难治性青光眼,传统抗青...
关键词:
关键词: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疗效
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
2023年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医疗保健系统的智能化进程。神经眼科是眼科领域中新兴的分支学科,其常见疾病包括视神经盘病变和眼球运动障碍等。由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形成指南,为人工智能在该领域中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在神经眼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3)》专家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中国眼科影像研究专家组邵毅龚岚刘婷婷谭钢刘祖国陈蔚张铭志李世迎黄锦海孙传宾计丹迟玮杨卫华许言午接英胡亮魏雁涛马健杨文利张慧蔡建奇苏兆安李程邹文进刘昳王佰亮李贵刚黄晓丹谢华桃李凯军陆培荣邱坤良胡丽丹邓志宏文丹刘春玲姚勇黄明海邵婷婷彭娟赵慧刘光辉温鑫李中文石文卿唐丽颖王燊梁荣斌
关键词:人工智能神经眼科眼球运动障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