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亚楼
-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 文化认同与东亚共同体的构建被引量:4
- 2007年
- 欧洲一体化建设的成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区域共同体的建设,东亚共同体的构建也成为东亚国家众多有识之士的奋斗目标。但是,相对于欧洲一体化的成功,东亚共同体的构建却要艰难的多,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目前东亚各国缺乏文化上的认同。如果要想成功地实现东亚共同体的构建,文化认同是各国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 邵亚楼
- 关键词:文化认同东亚共同体
- 新安全观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背景被引量:1
- 2004年
- 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世界局势的缓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迅速增加,军事对抗不断下降,虽然地区性的局部冲突不断发生,但大国之间发生大规模的冲突的可能性在不断下降。同时,由于信息革命的带动,全球化的发展更加迅速,各国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紧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非传统性的安全因素对各国的安全形成了新的挑战,促使各国的安全观念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对军事、政治等硬安全、宏观安全的关注转移到对经济、文化、环境等软安全、微观安全以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关注上来,更加强调各国之间的合作与相互依赖,追求世界实现共同安全。
- 邵亚楼
- 关键词:安全观传统安全观新安全观
- 近两年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综述
- 2004年
- 耿春亮邵亚楼
- 关键词:政治文明小康社会阶级性民主政治
- 民族主义与中日关系被引量:2
- 2004年
- 冷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困难,两国在历史、领土等方面的争议和分歧越来越表面化,而由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能通过各种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政府的决策带来影响。更为重要的是由于两国实力时比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历史的不同看法导致双方民族主义情绪持续升温,从更高层次上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 邵亚楼
- 关键词:中日关系民族主义情绪冷战领土分歧
- 关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政策调整的思考——兼论对赫鲁晓夫的评价
- 2007年
- 赫鲁晓夫在作为苏联最高领导人期间,做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这包括他在苏共二十大上的秘密报告、国内政治经济改革、对外战略上的“三和路线”等。这些政策调整产生了重要的后果,无论是对当时整个世界局势、中苏关系还是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这使赫鲁晓夫也成为一位富有争议性的人物。如何看待这些政策调整直接关系到对赫鲁晓夫本人的历史评价。
- 邵亚楼肖建军
- 关键词:赫鲁晓夫中苏关系
- 冷战后中国参与地区安全机制研究
- 本文以冷战后中国参与地区安全机制建设为研究中心,对中国参与地区安全机制的实践进行具体研究分析,共分四部分对此进行阐述。
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关于机制、国际机制和国际安全机制的一般理论。第二章,冷战后,中国积极参与地区...
- 邵亚楼
- 关键词:地区安全机制新安全观冷战后
- 文献传递
- 经济激励与和谐世界的构建
- <正>经济激励与经济制裁是一个国家实施经济外交的两种主要手段。在全球化程度不断深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大大提高,各国之间的利益紧密相关,相互交织
- 邵亚楼
- 文献传递
- 近两年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研究综述
- 2004年
- 关于政治文明的概念、内涵及特征:大多数学者在界定政治文明的概念时,都会提到1844年11月马克思在《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中首次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此后,江泽民在2001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上明确提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中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
- 耿春亮邵亚楼
-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制度阶级性阶级社会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