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伟

作品数:22 被引量:67H指数:6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9篇太子参
  • 12篇基因
  • 6篇外源
  • 5篇克隆
  • 5篇关键酶
  • 4篇蛋白
  • 4篇生物信息
  • 4篇生物信息学
  • 4篇生物信息学分...
  • 4篇脱落酸
  • 4篇酶基因
  • 4篇关键酶基因
  • 3篇外源赤霉素
  • 3篇基因克隆
  • 3篇赤霉
  • 3篇赤霉素
  • 2篇动蛋白
  • 2篇前体
  • 2篇前体蛋白
  • 2篇外源ABA

机构

  • 2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22篇郑伟
  • 21篇周涛
  • 19篇江维克
  • 18篇李军
  • 12篇肖承鸿
  • 9篇丁铃
  • 3篇赵丹
  • 1篇杨昌贵
  • 1篇袁媛
  • 1篇陈敏
  • 1篇张恩

传媒

  • 5篇分子植物育种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草药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药材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 1篇2016首届...

年份

  • 3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源赤霉素对太子参块根中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赤霉素(GAs)与脱落酸(ABA)是块根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为了探讨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本研究采用外源赤霉素及其抑制剂长期处理太子参,并利用ELISA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经处理的太子参块根中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块根中ABA含量随着发育时期的变化逐渐增加,GA_3、GA_3+PBZ处理组ABA的积累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BZ处理组中,ABA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GA_3处理30 d可显著降低PhZEP1、PhNCED1和PhAAO基因的表达水平,而显著上调PhZEP2、PhNCED2的表达水平;GA_3处理组中,PhCYP707A1和PhCYP707A2的表达量表现为先下调后上调的表达趋势。多效唑处理10 d时,PhNCED2和PhCYP707A2基因显著上调;处理30 d时,PhZEP1和PhAAO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BZ处理组中,PhCYP707A1的表达量呈现为先下调后上调的表达趋势。因此,外源GA_3对ABA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与处理时间密切相关。
龚安慧李军郑伟周涛江维克肖承鸿
关键词:太子参块根脱落酸关键酶基因外源激素
外源ABA、GA_3对太子参皂苷含量及其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了探讨ABA、GA3对太子参皂苷生物合成的影响,该研究通过根灌ABA及其抑制剂氟啶酮(Fluridone)、GA3及其抑制剂多效唑(PBZ),利用酶标仪分光光度法测定皂苷和内源茉莉酸甲酯(Me JA)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三萜皂苷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太子参总皂苷总含量与其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外源GA3长期处理后太子参中皂苷的含量明显增加,太子参SE1和IPPI基因的表达量明显上调;施加外源ABA则降低了太子参总皂苷的含量,太子参HMGS、MDD、SS1、SS2和β-A28O各基因表达量均明显下调。因此,我们推测在太子参块根生长发育过程中GA3可能通过影响JA从而促进了皂苷的积累,ABA可能是通过抑制皂苷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进而降低皂苷的含量。此外,在块根发育的不同时期,ABA、GA对Me-JA的影响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张晨周涛郑伟李军肖承鸿龚安慧江维克
关键词:太子参植物激素皂苷关键酶基因
太子参不同提取物及环肽HB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的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研究太子参不同提取物及环肽HB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为太子参用于化妆品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L-酪氨酸作为底物,从马铃薯中提取酪氨酸酶,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太子参不同提取物及环肽HB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以生物美白剂熊果苷和Vc-PMG为对照。结果熊果苷浓度在2mg/ml时对酪氨酸酶活性有较高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9%;Vc-PMG浓度1.67mg/ml时,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率随浓度增加不断上升,抑制率达55%。太子参甲醇提取物生药量在2.53~12.67mg/ml时,抑制率达42%;太子参水提液生药量在1.39mg/ml时抑制率达47%;太子参环肽HB浓度在4.98μg/ml时对酪氨酸酶抑制率达43%。结论太子参不同提取物及环肽HB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可以考虑将其应用于化妆品中。
李军周涛郑伟邵珍
关键词:太子参提取物
太子参细胞分裂素氧化/脱氢酶基因PhCKX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分离得到太子参Ph CKX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表明,PhCKX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 611 bp,编码536个氨基酸,理论等电点为9.02,相对分子质量为61 kD,跨膜分析显示其为膜蛋白,含有CKX基因家族典型的功能位点FAD结合域和CTK结合域,并具有糖基位点。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太子参Ph CKX在块根发育初期表达量最高,随着块根的膨大,表达量逐渐降低。ABA激素处理后,Ph CKX的表达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生长中期达到最大;在GA3处理下,PhCKX的表达量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我们推测PhCKX的变化可能造成内源CTK含量的变化,ABA和GA3对内源CTK变化的调节作用说明ABA、GA3和CTK之间的激素平衡调节是太子参块根膨大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为细胞分裂素对太子参块根膨大及植物对环境刺激响应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张晨郑伟周涛李军龙登凯龚安慧江维克
关键词:太子参基因克隆
太子参肌动蛋白基因PhACT2的全长cDNA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根据太子参肌动蛋白基因PhACT2的已知片段设计特异引物,采用RACE技术扩增全长cDNA,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进行结构分析。通过测序及序列拼接获得PhACT2全长cDNA序列,开放阅读框为1 134 bp,编码377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41.79 k D,理论等电点为5.30。与其他植物同源序列进行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与甜菜的同源性较高为88%,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均在95%以上。进化分析表明,PhACT2与拟南芥At ACT7的氨基酸序列仅存在4个特异位点的氨基酸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PhACT2在太子参的不同器官、组织中具有稳定的表达,可作为内参基因。PhACT2全长cDNA序列的成功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丁铃江维克周涛龙登凯郑伟李军肖承鸿
关键词:太子参肌动蛋白RACE
太子参分解代谢关键酶8'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ABA 8'羟化酶是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分解代谢中的关键酶基因之一。采用同源检索的方法从太子参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7个ABA 8'羟化酶(abscisic acid 8'-hydroxylase)基因家族成员,对各家族成员进行转录分析组数据以及ABA 8'羟化酶关键基因ABA8ox1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ABA8ox1基因CDS全长1 401 bp,编码480个氨基酸残基,等电点为8.55,相对分子质量为53 k Da,跨膜分析显示其为膜蛋白,1-21个氨基酸残基位于胞内,22-466个氨基酸残基位于胞外。转录组数据分析及定量PCR技术共同证明ABA8ox1在块根的韧皮部及须根中有较高的表达。多序列比对及聚类分析显示与其他植物CYP707A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且与模式植物拟南芥中ABA分解关键基因At CYP707A1和At CYP707A3聚为一类。该研究为太子参块根膨大及对逆境胁迫响应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李军龙登凯周涛丁铃郑伟江维克
关键词:太子参脱落酸
太子参类胡萝卜素双加氧裂解酶家族4成员的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讨太子参环肽成分与品质形成的分子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太子参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出太子参类胡萝卜素双加氧裂解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CCDs)新基因,并设计引物对其进行全长扩增及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表达分析。克隆得到的4条CCDs序列全长分别为1 617,1 461,1 746,1 875 bp,并根据其功能依次命名为Ph CCD1,Ph NCED2,Ph NCED3,Ph CCD4。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个基因均含有REP65结构域,且均含有与亚铁离子结合的位点。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h NCED2,Ph NCED3聚为NCEDs一支,Ph CCD1,Ph CCD4聚为CCDs一支,且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At CCDs家族相比,Ph CCD1与At CDD1同源性最高,Ph CCD4与At CCD4同源性最高,Ph NCED2,Ph NCED3与At NCED3同源性最高。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显示Ph CCD1和Ph CCD4 2个基因的表达主要在地上部分,其中Ph CCD1在叶中的表达量最高,Ph CCD4在茎叶具有高表达,可能参与太子参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Ph NCED2和Ph NCED3 2个基因的表达主要在地下部分,其中Ph NCED2在须根中表达量最高,Ph NCED3在块根木部和皮部表达量较高,可能是脱落酸生物合成的关键酶基因。研究首次得到太子参CCDs基因,为进一步阐明太子参植株对于外界胁迫的应答机制,进而探讨太子参品质形成的生物途径奠定基础。
龙登凯李军周涛郑伟丁铃江维克
关键词:太子参生物信息学分析
外源PBZ和GA3对太子参发育过程内源IAA积累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9年
探明外源PBZ对IAA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YUCCA和GH3表达模式的影响,为太子参栽培提供理论参考。以太子参为实验材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外源PBZ和GA3处理条件下太子参块根内源IAA的含量及其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PBZ处理后太子参中内源IAA的含量在第1次处理后10、20和30d均高于对照组,随后则低于对照组;经GA3处理后,除20 d外,其他时期内源IAA含量较对照组高。另外,内源IAA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在外源PBZ和GA3处理后第50天时块根中的相应情况显示,GH3(Unigene37777)受外源PBZ的诱导而表达量上调,GH3(Unigene43146)和GH3(Unigene43412)的表达却受到抑制,但这3个基因均受外源GA3诱导;YUCCA(Unigene49937)对外源PBZ和GA3处理呈现相反的表现形式,受PBZ诱导,而受GA3抑制。PBZ和GA3对太子参发育过程中内源IAA的积累表现为诱导,同时对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响应作用。
郑伟郑伟周涛江维克李军肖承鸿杨昌贵龚安慧韦德群毕艳
关键词:太子参多效唑吲哚-3-乙酸
一个太子参环肽HB前体蛋白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个太子参环肽HB前体蛋白基因PhHB的序列、克隆方法及其应用。该基因核苷酸序列长477bp,其中,编码区(CDS)为108bp(编码35个氨基酸),含有172bp的5′非编码区(5′UTR)及197bp的3′...
周涛江维克郑伟李军赵丹丁铃龙登凯
文献传递
太子参醛氧化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获取太子参醛氧化酶(abscisic acid aldehyde oxidase,AAO)基因。方法:基于AAO基因的同源性和太子参转录组数据库,以块根为材料,利用3'-RACE技术和PCR技术克隆获取AAO基因序列,通过qRT-PCR技术检测该基因在太子参茎、叶、须根,不同生长时期及经外源脱落酸及其抑制剂处理后的块根中表达情况。结果:克隆获得太子参Ph AAO基因序列长6 773 bp,含完整开放阅读框(4 053 bp),由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组成,氨基酸结构预测其含有钼-黄素酶家族基因特有的结构域。qRT-PCR分析显示Ph AAO基因在太子参叶、须根中显著表达,在块根形成的关键时期6月中旬表达量最高;脱落酸和氟啶酮处理后PhAAO基因表达上调,其中氟啶酮处理组较为明显。结论:获得太子参Ph AAO基因序列,并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其功能特点,探讨太子参脱落酸生物合成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龚安慧郑伟周涛江维克李军肖承鸿
关键词:太子参基因分析外源脱落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