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检察
  • 2篇刑事
  • 2篇刑事和解
  • 2篇刑事和解制度
  • 2篇舆情
  • 2篇网络舆情
  • 2篇检察机关
  • 2篇和解
  • 2篇和解制度
  • 1篇当事
  • 1篇当事人
  • 1篇当事人和解
  • 1篇新闻
  • 1篇新闻传播
  • 1篇新闻传播学
  • 1篇刑事和解程序
  • 1篇舆论
  • 1篇证据法
  • 1篇证人
  • 1篇证人证言

机构

  • 7篇北京市朝阳区...
  • 1篇对外经济贸易...

作者

  • 8篇郗琳
  • 2篇黄福涛
  • 2篇李斌
  • 1篇邱雁
  • 1篇庞玮
  • 1篇王瑀
  • 1篇马艳君

传媒

  • 3篇中国检察官
  • 1篇北京政法职业...
  • 1篇河南警察学院...
  • 1篇第六届国家高...
  • 1篇中国刑事诉讼...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与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近年来,检察机关因为各种事件、案件而卷入网络舆论之中,涉检网络舆情备受关注,所谓涉检网络舆情,是指众多网民通过互联网对涉及检察机关的事件、行为、问题等发表言论,可能或已经对检察工作或检察形象产生重大影响,并进而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的汇总。
郗琳李斌
关键词:网络舆情检察机关网络舆论检察形象检察工作互联网
应对涉检网络舆情的现状与机制研究--以新闻传播学为视角
网络媒介的发展使网络舆论成为检察机关必须直面的新生事物。面对网络舆论场域二元化的发展趋势,检察机关必须突破现有的舆情应对机制。本文认为,在应对涉检舆论时,检察机关必须准确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政法工作规律,积极主动地发挥网络...
郗琳李斌
论新刑事和解制度之检察运行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规定为特别程序之一,从而将作为"司法惯习的刑事和解"正式上升为"制度化的刑事和解"。继承发展的刑事和解制度对检察工作的影响重大且...
郗琳黄福涛
司法改革视阈下证明力规则问题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我国司法改革,自1997年党的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来,至今已有16年。期间,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或立制决策,或身体力行,或献策献计,改革虽是一路坎坷,却也绩效显著。2008年4月26日-2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举行的"依法治国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理论研讨会上,"大多数与会学者认为,10年司法体制改革无论在观念更新、制度变革方面都有明显推进:司法职权配置更为合理,司法制度更为完善,司法效率进一步提高,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郗琳王瑀
关键词:自由心证证据法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法定证据制度死刑案件
论检察环节新刑事和解制度之风险防控
2013年
一、新刑事和解制度之修复风险自1974年世界上第一个"犯罪人-被告人和解程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产生开始,刑事和解便旨在修复加害人与被害人的关系,修复被害人的心理创伤,使加害人早日复归社会.而无论是采取"司法机关-加害人-被害人"构造模式还是"司法机关-加害人-被害人-调解人"构造模式,刑事和解程序都旨在使加害人和被害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对话、协商,通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提供特定服务等方式取得被害人的真心谅解,从而修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进而化解、缓和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维系社会关系的平衡与和谐,而这种平衡与和谐是此项制度建构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和终极的价值目标."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和谐社会理论所要求的价值多元化,以及其所要求的实现社会和谐而需要的解决矛盾的方式多元化,从根本上为刑事和解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刑事和解所体现的重在修复关系、解决矛盾、实现安定有序及解决案件方式的多元化,恰好契合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要求."
郗琳黄福涛
关键词:刑事和解程序刑事和解制度致害人从宽处理当事人和解
基层检察机关队伍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
2012年
从基层检察机关队伍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需求出发,借鉴现代企业和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优点,分析解决现有检察教育管理模式的问题和不足,对应建立分级培养模式,完善师资队伍培养,落实教育质量管理,推动检察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从而提高基层检察机关队伍素质,确保基层检察机关的科学发展。
郗琳庞玮马艳君邱雁
关键词:基层检察机关教育管理模式教育质量管理
检察文化管理模式刍议被引量:2
2011年
近年来,检察文化理论研究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而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是检察文化价值实现的根本,所以将检察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并尝试构建"四位一体"的检察文化管理模式,意在更好地实践检察文化,用检察文化管理检察队伍,实现对检察文化认识的二次飞跃。
郗琳梁奥博
关键词:检察文化
论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及其立法完善
本文着力于揭示目前我国取保候审制度在立法和司法过程中暴露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之所以存在的制度内和制度外的原因,同时,深入研究取保候审制度所应体现的社会和法律价值,从而对其进行正确的性质定位,并结合我国的现实实际,借...
郗琳
关键词:取保候审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